关注学习细节 构建高效课堂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huishup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学校组织“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是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找规律》。
  第一节课是年轻的王老师的教学。
  课开始了,王老师先是让学生猜电子白板拉幕后面的小圆片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兴趣很浓厚,从刚开始的七嘴八舌到最后能异口同声地猜出图片的颜色。王老师抓住时机问:“为什么?”学生很自然地想到了这些图片有规律。王老师也顺势板书“找规律”。
  揭示课题后,王老师在课件上出示例题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提问:盆花是按什么规律摆放的?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请大家在小组中交流,然后在作业纸上做一做。过了几分钟,学生开始汇报,有画图的,也有计算的,但是分类思考,通过单双数来思考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这种思路竟然没有,没有办法,学生没有发现,老师只有讲解。师:采用计算方法的举手。学生举手后,我们原以为王老师会追问一句“为什么”,但是他却转入了下一个环节。
  ……
  新课学完后开始练习:照样子摆一摆,猜一猜,第21枚棋子摆的是白子还是黑子?请大家将袋子中的黑白两种棋子倒出来,同桌两人合作,一人负责白子,一人负责黑子。摆的结果一定要成为一排有规律的棋子。少部分学生在王老师说要求的时候,已经开始倒出棋子了,学生兴致勃勃的玩了起来,整个课堂看起来非常热闹,五分钟过去了。王老师宣布活动结束,然后指名两位学生一人摆,一人说规律。
  ……
  几个练习处理的差不多时,下课铃声响了。
  这节课的教学,从课的引入,到规律探究,教者能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探究规律,自主练习,但是感觉这节课好像缺点什么。首先是在导入部分的设计,电子白板的拉幕功能增强了神秘感,激发了兴趣,但是这组题要揭示什么呢?怎样让它更好地为这节课服务呢?其次,新授部分的自主探索是不是放的太多了,没有教师引领的自主探索有那么高效吗?《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与引领,在与学生沟通交往的过程中,教育本身赋予教师一种特殊身份,但教师同时又是“平等中的首席”。另外,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尤其是在进行操作时,更是随着自己的兴趣爱好随意地交流、操作,有时却忘了自己操作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在操作时间和内容上却难以控制。要真正体现它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重视它,更要关注课堂中的操作效果。
  第二节课是张老师的教学。
  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我们先做一个猜谜游戏好吗?
  生:好。
  师:这里有很多个圆形,猜猜看,第一个圆片是什么颜色的?
  生:蓝……(齐答)
  师:一起看一下(出示圆片)
  师:你们猜对了吗?
  生:对了(错了)
  师:再猜猜看,下一个是什么颜色的?
  生:……
  师:再猜
  生:……
  师:看一下。猜对了吗?再看
  生:……
  师:再猜
  生:……
  师:猜对的举手。
  再出示几次
  师:同学们,这下怎么这么快就全猜对了啊?
  生:这是有规律的。(板书“规律”)
  师:能告诉老师,有什么规律吗?
  生:每四个为一组,按照一红,两黄,一篮的顺序出现的。(红粉笔板书“顺序”)
  师:(指着一组的四个圆形)一次,两次……它们是依次重复出现的(红粉笔板书:依次重复)
  ……
  教学片段二
  师:同学们,这幅图上的三种事物,它的排列都是有着不同的规律,但是都是按照不同的规律依次重复出现。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盆花的规律,看,第一盆是什么颜色?第二盆?第三盆?第四盆?第九盆?(点课件屏幕)第十盆是?(点)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点)你有什么样的方法解决,把你的想法写在作业纸上,写好后和同座位同学交流交流
  师:现在,谁来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交流。学生交流时教师参与其中。
  作业纸上呈现:如果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
  我是怎么想的?(把你的各种想法写在题纸上)
  我是画图的:
  我是计算的:
  我还有其它的方法:
  师:现在,谁来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交流
  生:画图,(怎么画的?)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单双数(如果看不到学生想到此方法,可以小声的提示某一个人)
  师:我们一起看,在这些花中,哪几盆是蓝花?
  生:1,3,5,7,9
  生:第2,4,6,8是红花
  师:15是什么数?
  生:单数 15是单数 单数——蓝花
  师:所以,第15盆花是(蓝色)(板书:双数——红花)
  师:还有什么想法吗?
  生:计算【15÷2=7(组)……1(盆)】
  生:一共15盆花,每两盆是一组,一共有7组,多一盆,是蓝色
  师:为什么除以2?
  师:哦,可以看成是每2盆一组。
  师:15÷2=7,表示 15里面最多有这样的( )组,7后面的单位是什么?【点】师:7组是多少盆?15÷2=7(组)还余1(盆),1后面的单位是( )这余下的1盆就是左起的第几盆?那第15盆在第几组?是第8组里的第几盆?
  师:可是在图中,我们只看到五组,看不到第八组呀,怎么知道第八组的第一盆一定是蓝色的?
  ……
  师:用计算方法的举手,你为什么采用计算的方法?   ……
  教学片段三
  师:接下来,我们就要用这些好方法来接受老师的挑战,有信心吗?
  生:有
  师:(出示课件“摆一摆,猜一猜”) 这个游戏需要同桌两人合作才能完成,请大家将袋子中的棋子倒出来,一人专门负责白色的,一人专门负责黑色的。(点规则1)同座位分工一下,好吗?下面就是两个人交流摆棋子,摆的结果一定要成一排有规律的棋子。(点规则2)好,先听我的要求跟着摆一摆。白子,(负责白色的同学摆出一粒),再摆一粒白子。黑子,(负责黑子的同学在后面摆一粒黑子),现在我说快了,白子,白子,黑子,白子。后面1个摆什么?现在桌上的棋子有规律吗?什么规律?现在快速回答提出的问题,照这样摆下去,第21粒是什么颜色的?(点规则3)你是怎么想的?第13粒呢?你又是怎么想的?同桌位互相提个问题,看看谁回答的准,回答的快。这个游戏会玩了吗?同桌先合作用两种颜色的棋子有规律地摆成一排,然后互相提问,比比谁回答得准,回答的快。
  ……
  听课老师认为这节课的效果好,主要体现在:
  1、导入部分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利用电子白板的拉幕功能,分步出示图片,循序渐进,由慢到快,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观察,比较中发现规律,归纳出“有序,依次重复出现”的特点,分散了学习的难点。
  2、新课的教学中,张老师采用了扶放结合,分层递进的方法。彩旗、彩灯、盆花的规律,采用分步处理的方式。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设计自主探究作业纸,给学生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了重要的“拐杖”。使他们的研究不再盲目,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学生找到彩旗规律后,教师没有把最佳方法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找彩灯,盆花的规律。学生汇报时,教师还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环节,用计算方法的举手?为什么?让学生自主选择算法。把选择、判断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比较体验中认识到差距,产生修正自我的内需,从而“悟”出属于自己的最佳方法。
  3、操作练习设计有序,高效。体现在:
  (1)摆棋子这一环节设计,先让学生快速分工,再示范,最后同桌合作。这样的设计井然有序,丝毫不乱。
  (2)儿歌小兔乖乖教师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通过师生的演示,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了知识,师生的情感达到了交融,整节课也达到了高潮。
  回望这节课,新课部分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逐步发展探究与应用意识,形成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过程,培养数感,符号感及空间观念,认识数学化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每一个细节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我们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细节,才能构建高效的课堂。
其他文献
体验式学习就是通过实践来对事物进行认知,或者是通过使学习者完完全全的体验整个学习过程,让学习者成为学习知识的主角,而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进行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求,有一种求知的欲望,在亲身实践或体验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整个知识。整个过程是通过给学习者一种新鲜感、刺激感,从而加深学习者对知识的印象,加强学习者的记忆,深化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  一、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  1.学习没有兴趣,积极
评价不是分出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泵;评价不是老师沉重的负担,而是分享学生快乐的蜜!  评价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者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它对人今后的行动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评价。  批改作文是作文评价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人逐步认识到目前作文批改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1、批改过于“细致”。  对于语文教材中规定的作文,教师批改过于“细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缺乏持久的参与热情、缺乏有效地合作经验、缺乏应有的实践能力,同时缺乏指导老师对他们有效地指导,使得“折扣现象”屡屡出现。面对这些现象,作为指导老师不能听之任之,而应另辟蹊径,理性面对。  学生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思想上的懈怠或行为上的懈怠。所谓思想上的懈怠,是指学生在活动不断纵深推进的过程中,其参与活动的热情就如一堆燃燒的干柴,其火焰会
幼儿园的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提出:“应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支持性的环境”。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环境的认识是感性具体的、形象生动的、老师需要把环境的创设与生活经验相联系,与游戏情景相结合,在一种生活化、情景化的环境中与其产生互动,才能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生动、活泼、
除了汉语,英语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英语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学好英语,我们可以轻松阅读懂各类读物,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学好英语我们可以浏览网页,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学好英语,我们可以出国旅游,出国留学。英语让我们了解世界,走向世界。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英语阅读不仅是学习的目的,而且是英语学习的主要手段和途径。英语阅读能力是发展其他语言技能的必要前提。英语阅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还能促进词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它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领会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  朗读的三个层次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其中前两个是底线,只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应该不成问题。而“有感情”,则是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学生阅读的
相信大家一定耳闻过这样的故事:管仲和鲍叔牙是一对好朋友,鲍叔牙的仆人多次在鲍叔牙面前指责管仲,说管仲的不是,但是鲍叔牙都是耐心解释,替管仲开脱。后来因为管仲得罪了齐王,齐王要杀管仲,也是鲍叔牙在齐王面前费尽口舌,力保管仲,最后齐王非但没有杀管仲,还让管仲和鲍叔牙一起治理齐国,齐国很快就富强起来。管仲和鲍叔牙互相信赖、真诚相待,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管仲和鲍叔牙能够互相信赖、真诚相待。那,我们的
儿童天性活泼、好奇,可塑性强,只有遵循他们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采用儿童喜欢的活泼多样的教学手段方式,才能让学生走进英语。于是纵观当下众多的小学英语教材如:《PEP小学英语》、《趣趣英语》、《牛津英语》、《剑桥英语》、《新标准英语》等,发现教材中都针对学习内容,编入了大量的英语歌曲。编者用心良苦,我们应该好好地加以研究、分析,进而更好地巧借这些音乐元素,促进英语教学。  小学生对于英语歌曲这样一种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单词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玩,不愿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记单词上,因此,几乎所有的学困生一提起背诵英语单词,就感到很头痛,不愿意去背。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教学方法,充满爱心和耐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单词教学贯穿到娱乐之中,使学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乏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如何使学困生以积极的态度,易、快、多地牢记
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信息技术课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计算机作为新兴的科目,它独特的社会地位使作为计算机老师的我们更应该考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