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中被告举证制度研究

来源 :进出口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ocoo_dani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行政诉讼是“民告官”的制度,它解决的是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侵犯公民合法权益、调节行政权的职能问题,是为公民合法权益提供司法救济的制度,是推行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制度作为确定行政诉讼胜诉和败诉的制度,设定被告履行举证责任的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行政诉讼;行政主体;举证责任;制度
  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行政机关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将会越来越多。行政机关如何正确参加行政诉讼,本文就行政机关在讼诉举证环节提出几点拙见。
  一、在法定期限内依法举证积极应诉
  《行政诉讼法》第34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六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交答辩状,并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依据;如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的,应当认定该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行政诉讼中往往行政机关法治意识淡薄,在不规定的举证期间内按照法定要求进行举证、提交答辩状导致败诉。这要求行政机关法治思维、法治理念有待进一步提升。
  取证期限的例外情况,根据《解释》只有两种情况,一是被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已经收集证据,但因不可抗力等正当理由不能提供的,二是原告或者第三人在诉讼过程中,提出了其在被告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没有提出的反驳理由或者证据的。
  二、依法提供全部证据和规范性文件
  被告应在法定期间内依法提供与被诉行政行为合法性相关的所有证据来证明其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一般而言,被告若要证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提供证据:一是有关主体合法的证明材料,如果原告对行政主体的合法性存在争议的,应该提出有关其职权依据的证据。二是有关行政程序的证据材料。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程序要合法。程序合法性也是法庭审理的重要内容。行政程序应包括作出行政行为的方式、步骤、顺序和时限等,对此被告也要提供其执法过程是否存在违法性。三是有关被诉行政行为认定所认定事实的证据材料。主要提供书面决定中已经记载是否得到了行政相对方的认可的事实或列入行政案件卷宗被行政主体采纳的事实。四是自由裁量合理性。行政机关对案件的处理往往存在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在这个具体案件中是否超越了自由裁量权的范围。没有事实根据的自由裁量往往存在滥用职权的问题,因此法律要求被告应提供自由裁量合理性的证据材料。
  三、高度重视特殊情形及时提出申请延期提交证据
  《行政訴讼法》第43条第2款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2]21号)第1条第2款都相应规定“被告因不可抗力或者客观上不能控制的其他正当事由,不能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提供证据的,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延期提供证据的书面申请。人民法院准许延期提供的,被告应当在正当事由消除后十日内提供证据。逾期提供的,视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在规定的举证期间不提供证据又不申请延期举证,法院应该依法作出败诉的判决,行政机关应该承担败诉的法律责任。
  四、时刻牢记裁决后不得再行收集证据的原则
  行政机关应当依法行政,以证据证明其行政行为认定的事实,以法律为依据作出行政行为,是对行政机关的基本要求。如果行政机关先作出行政行为,等行政行为被诉到法院后,再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就意味着行政机关违反了“先取证后裁决”,这就纵容行政机关在程序上违法,是与依法行政的原则相悖的。被告违反本条规定自行收集证据的,法院对该证据不能作为认定被诉行政行为合法的根据。
  并非在诉讼期间被告绝对不能再搜集证据,被告只有在人民法院准许的特殊情况下,可以收集证据。如原告或者第三人提出了其在行政处理程序中没有提出的理由或者证据的,经人民法院特许,被告可以补充收集证据。
  五、充分举证应对不作为案件
  在不作为案件中,原告仅仅需要提供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经提出申请的证据材料就可以了,原告不负有的举证责任。被告则应根据案件不同情形向法院提供已履行法定职责、不符合履行法定职责的法定条件或者不能履行法定职责或不具有法定职责的各种证据和举证材料:
  首先需要证明自己依法行政而相对人的要求不合法。被告应提供其已经履行法定职责或义务的证明材料,同时被告也应提供原告的要求不属于其法定职责或义务的材料。其次被告因履行职责条件未成就而不作为的案件。因原告未按要求补正材料而未作出决定的案件,被告应当提供原告材料欠缺的证据材料、有关补正通知、送达回执等证据材料。再其次针对因履行期限尚未届满而未作答复的案件,被告应当提供有关案件办理期限、延期理由及核准程序等证据材料。最后被告作出否定性答复的案件,被告应当根据拒绝或否定的理由提供证据。
  参考文献:
  [1]蔡小雪.关于行政诉讼被告举证责任范围问题的研究[J].中国卫生法制,2006(01).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重点分析了机械加工的几道关键工序, 采用车削、电加工等工艺,对加工工艺参数的设计、计算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验证了工艺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低压导向叶片、电加工、气膜孔、车削  一、叶片特性分析  1、叶片结构分析。低压涡轮导向叶片的叶身为无余量精铸结构毛料,带有上、下缘板,留有机械加工余量,安装板具有空间角度;叶片内腔空心,壁薄,加工易变形。  2、叶片材料特性。低压导向叶片的材料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受到地质条件以及开采技术的限制导致石油的开采效率并不高。因此,在实际开采中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不断寻求技术的发展突破。  关键词:采油;新技术;研究;展望  在石油的开采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的创新技术,对新技术的研究做出不懈的努力。并且还需要不断的创新技术运用模式,在多领域运用新技术,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从而为油田企业整体的经济发展提
期刊
摘 要:舞蹈,即动作艺术。这门艺术是舞蹈者通过肢体语言,将本我与舞蹈本身合二为一。在塑造典型的人物,描画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表达舞蹈者的所看所想,与观众在舞蹈过程中达成共鸣,与观众进行对话和交流。舞蹈者的表演意识是指演员在舞蹈过程中,所发挥的丰富的想象力,对人物情节的情感把握以及对观众心里猜测的的思维。本文通过研究舞蹈与表演的关系、舞蹈意识对舞蹈的作用,对如何提高舞蹈学习中的表演意识进行思考。  关
期刊
摘 要: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房屋建筑工程事业发展越来越快,这也使得传统的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已经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如何在传统技术基础上对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合理创新和优化,这也成为当下房屋建筑相关企业所需要思考的难题。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房屋建筑施工现状以及施工技术的创新举措,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举措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往往与一般技术具有相同的目标,不断提高实
期刊
摘 要:智能化变电站是未来电力发展的趋势,未来新建变电站主要是智能化变电站,常规变电站将逐渐退出电网建设,做好智能化变电站的研究和总结工作,将直接影响未来检修和运行工作水平。智能变电站验收工作是验证其能否满足设计要求,实现成功投运的关键,将决定以后整个变电站的检修及运行水平。  关键词:500kV;智能化;继电保护;验收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30多年发展,国内变电站继电保护水平高速发展,
期刊
摘 要:优化、升级残极运输拖车的结构、提高传统电解铝残极运输效率,降本增效。  关键词:电解铝;残极拖车;残极倒运;平板车技改  传统电解铝拉运残极工艺中,残极车每次只能拉运2组残极,并使用残极托盘,叉车配合翻盘,劳动强度大、倒运效率低,车辆运行费用高。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拉运效率,我部自助研制、升级残极拖车,拉运效率从以前的每趟两组提高到现在的每趟5组,提高效率250%,经济效益明显。  如图1
期刊
摘 要:根据目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高职高专院校在课堂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就会极大的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严重的阻碍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是对目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以期能找到合理的解决对策来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问题;对策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日益凸显,文化交流以及国际贸易往
期刊
摘 要:申请人就一项发明创造要求获得专利权的,应当根据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专利申请的方式有两种:纸件申请、电子申请,本文笔者就纸件申请进行一下简单介绍。本文针对专利申请方式中,专利纸件申请方式最常见问题进行介绍,以供申请人参考。  关键词:纸件申请;电子申请;受理  一、申请专利需要提交的申请文件  专利申请分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发明专利提交的申请文件:发明
期刊
摘 要:随着大批铁路工程的开工,T梁预制、架设施工纷纷展开。铁路中的小曲线半径地段较直线地段更容易受到碾压和冲击,轨道的磨损较为严重,而且T梁和桥面系的施工质量也严重影响到铁路的整体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曲线半径跨铁路32.6mT梁预制和架设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进而对铁路桥面系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曲线半径;T梁预制及架设技术;桥面系施工  一、铁路单线T梁的预制 
期刊
摘 要:机电安装工程的专业性较高,安装过程比较复杂,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由于机电安装工程涉及的环节较多,质量监控的要点也比较多,如何有效的达到预期质量管理目标,通常采用EPC总承包的模式进行工程的具体实施。本文分析了机电安装工程前期准备阶段的控制、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期间的监控和协调工作以及设备的验收工作三个部分。EPC总承包模式对机电安装工程的工程质量和工程成本都能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对机电安装工程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