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来源 :中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m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我们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呢?怎样做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呢?笔者总结出几点看法: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堂好的政治课怎么上呢?笔者认为在政治课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首要条件。我们在教学中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尽最大努力引起探究动机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源泉动力。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一事物,力求参加该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这就是兴趣。
  孔子的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学生对于政治学习如果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那就会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从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由原来机械地单向性教学向互动的交往性教学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初中生本身学习兴趣就浓厚,求知欲的产生需要新奇的刺激,课堂上千篇一律地讲解,只会让学生感到乏味,因而不断地丧失学习的兴趣。只有巧设疑问,才能让学生急于探知其中的奥秘。教师要想一些灵活多样的办法,将让人反省的寓言,回味无穷的诗歌,曼妙动听的音乐,幽默感人的漫画以及国内外重大问题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等引入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们每节课都有新的感觉、美好体验,让他们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是政治教学不可或缺的。
  二、课上理论,课下实践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学应由课堂中心向课外活动扩展,通过不断开设实践课,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机会。课本知识点、面结合,教给学生抽象的理论知识。而实践可以丰富学生的阅历,把理论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真正地在生活中进行应用。这就要求教师也以“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观念变成转向学生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真正地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专长,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堂上通过模拟现实,体验生活。在学习内容上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新闻、实事报道的重要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在班上可以通过讨论,同学们群策群力想办法出主意。可以通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专题对话、小论文竞赛、辩论比赛等开展生动有趣的互动。
  一系列的事例表明,社会实践活动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而且还锻炼了学生敢求疑、坚持真理品质,让学生从小就树立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不断增强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例如,讲营销时,我们和超市进行联系,分成几组在卖水果、卖衣服、卖家电、卖日化用品等处帮助促销,并做好记录。学生通过亲自体验,感受到了营销的方方面面。并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因为这些知识在书本上是学不到的,体会也没有这么深刻。同学们懂得了这样的道理,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让知识活学活用,才不会成为纸上谈兵的死学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每天让学生用记录的方式收录时事政治的内容,可以把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作为每天的必要课程;并且从课外读物和报纸上摘抄重要时政,并对信息进行归类总结达到升华的目的。可以利用班会、课上十分钟、黑板报、橱窗栏等多种形式把一些好的时政新闻向全班展示,通过点点滴滴的积累使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时事形势,开阔眼界,增长新知识。通过积累学生掌握了时事,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实践获得新知识的途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每时每刻都要关心时事,关心每一天的生活,并让学生们懂得如何从实践中掌握新知识获得新信息。特别是要思考所学知识与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是否相结合。比如,讲到清除封建残留思想时,就要联系生活中人们的信仰缺失,批八字、算命在社会中随处可见,以及 “法轮功” 邪教的危害等;讲到社会主义国力提升时,就要联系党中央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意义及“解放思想”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应用等;讲到维护祖国统一时,就要联系藏独分子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的危害等;讲就业难时,就应联系学生走高考独木桥,对职业学校的认识缺少的现实;在讲考公务员热时,可拿出一些自主择业的典范;通过讲解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案例,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而且增长了生活常识与经验。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对书本知识提出疑问,并带领同学们解决问题,对回答积极的同学进行赏识赞扬,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地成为学生的朋友。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勤于思考、敢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更多的学习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课学习,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实效,是高中数学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教学策略和方式。可以通过构造创造和谐氛围、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等环节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对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对实现数学课教学目标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模块建构 以生为本 自学质疑 互动探究  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主体参与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