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民族文化融合语境下东北地区新民族图形的研究价值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kui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我国东北地区新民族图形的研究来发现和整理新民族图形创造的方法,进而指导设计实践。用善的设计理论研究体系,为东北地区的设计实践活动提供指导性理论。
  关键词:东北地区;新民族图形;研究价值
  一、东北地区新民族图形研究的文化背景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之下,中国传统文化须汇入全球化的大潮之中,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识别的需求,使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寻找文化归属的外在动力。在视觉文化领域,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也都敏锐的抓住了这一契机,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在视觉领域的这种创造不是简单的“贴上标签”和传统图形的拼凑。而是以中国传统图为设计元素,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再创造,以构成符合现代审美需要的新的民族图形。
  二、东北地区新民族图形研究的经济背景
  东北地区既是中国地理大区,也属于第二阶梯的经济大区,发展区域经济成为东北地区近期以及中远期的主要发展目标。
  经济的发展伴随于文化的发展,经济的振兴应植根于文化的振兴。图形设计正是文化在视觉领域的具体体现。它植根于文化,在各种文化的支撑下为广大的受众建立起可视的、传达思想、理念、诉求的视觉体系。同时,民众对文化多样性的需求也为我们传播传统文化提供了市场。图形设计可以提升产品、企业、团体乃至地区的整体形象,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东北地区新民族图形研究的历史背景
  东北地区在地理范围上应该包括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东北地区的人口主要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则以满族、朝鲜族、赫哲族和鄂温克族为主。随着历史发展、民族的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关东文化风貌。
  中国东北地区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祖先留给我们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对于这些传统艺术的发展和再创造就是对它们的保护和发扬。所以,创造、应用新民族图形,让人们在新的视觉语境下重新认识传统图形,也是对大众的一次传统文化教育。
  四、目前东北地区新民族图形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对于新民族图形的研究在我国虽然还处在起步阶段,但其可喜的成果已经被世人所关注。如“中国印”、“祥云”,世博会标志等,打破了传统图形与现代图形对接的坚冰,在世界面前展示了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的魅力。
  但另一方面,在全国范围来看,我们的民族图形又显得缺乏地域特色、流于泛泛。尤其在我国东北地区,由于长期的历史、地域、经济等多方面原因,图形设计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的、能体现东北地域特色的图形体系。
  如何才能在设计中体现东北文化特征,或是如何将东北地域和民族文化的特色融入现代设计,借以弘扬东北地区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区位特色,这将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现实问题。
  五、东北地区新民族图形的研究和开发
  新民族图形是相对于传统图形体系而提出的词汇。新民族图形的关键在于“新”。它从传统图形中衍生出来,但绝不是前者简单的复制。它是传统图形的再创造,它富有时代特征,符合现代审美意识,同时又具有传统民族艺术的神韵。
  (一) 东北地区新民族图形研究和开发的方法
  传统图形的再创造是中国传统图形再生必须经历的过程。加入现代审美意和合理的艺术想象,对原有的传统图形素材以及其内在的信息进行深入的挖掘,扩展其内涵和辐射范围,是新民族图形诞生的复杂过程。虽然新民族图形展现在人们面前时是直接和毋须赘述的,但其产生过程是相对复杂的。所以,东北地区新民族图形的研究是在在一定范围内的方法论的研究,这需要涉及到多个学科的整合。
  同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将研究结果导入到设计实践中去,用以检验结论的正确或适用性,并用问卷调查法、访谈、个案研究、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将结论进行比较研究,去伪存真,将研究成果最终导入设计实践之中。
  (二)东北地区新民族图形研究和开发的难点
  难点之一是传统民族图形向新民族图形转化的方法问题。
  新的时代、新的经济大环境,使人们的审美意识、审美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是中国传统民族图形重生所必须经历的创造性历史变革。长期以来,设计领域在继承中国传统艺术的问题上,摆脱不了旧模式的束缚,创作上没有大的跨度,关键在于创造意识上的局限。传统民族图形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和锤炼,不管在表现技巧和表现形式上都趋于完美化,其形式和形态也相对较为稳定,这也加大了再创造的难度。
  此转化首先是建立在形式美法则基础之上的转化。其次,转化的过程是传统民间文化和哲学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再次,融入现代审美意识也是新民族图形的形成关键。
  难点之二就是新民族图形的应用问题。
  纵观东北地区的区域经济情况,在全国范围内还是相对落后的。没有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大型企业作为龙头,有的只是发展滞后的劳动密集型的国企改制后的企业集团和一些亟待发展的中小企业。企业之中根本没有形成对于企业形象识别的图形系统的重视。并不是企业的领导者没有品牌和区位特色的意识,原因还是经济实力的欠缺。
  东北地区新民族图形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为东北地区一些相关的形象活动和部分企业提供服务,用东北地区新民族图形为整个东北地区和企、事业单位树立区域形象,帮助其发展,其内容将涉及到VI设计的各个方面。同时,也成为本项研究成果向实际转化的一个实验的平台,成为研究成果调整和更新依据。这样,如果效果良好的话,将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六、东北地区新民族图形的具体研究方法。
  首先,搜集和梳理东北地区各民族传统图形,以多个角度展开研究。如:不同地域的图形文化特征和典型传统图形样式(河滩文化、山地文化、平原文化等);不同民族的图形文化特征和典型传统图形样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等);不同生存方式的图形文化特征和典型传统图形样式(农耕式、狩猎式等);不同载体的图形文化特征和典型传统图形样式(纺织品、印刷品、工艺品、生产工具等)。
  其次,对收集、整理的东北地区传统民族图形进行分类和比较研究。并探究其形成的深层次文化根源(如历史史实、民间传说、生活习惯、应用环境等),借以分析东北地区传统民族图形的造型特征和装饰风格。为具有东北地区特色的新民族图形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由于民间艺术浩如烟海,对于典型形象和典型个例的筛选也是此部分研究的重点。
  再次,运用现代图形设计的原理为指导(装饰基础理论、平面构成理论、现代图形基础理论等)对东北地区传统民族图形进行开发和再创造。并根据再创造的过程整理出一系列创造的方法,用以解决东北地区传统民族图形在现代设计中的延伸和拓展的问题。
  第四,结合东北地区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对新民族图形进行哲学层面的分析,寻找图形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用哲学指导艺术创作,是一切艺术成功的关键,图形设计更是和社会文化、和民族哲学不能割裂的。站在哲学的高度才能让新民族图形以优势的态势持续发展。
  结语
  东北地区新民族图形的研究应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形成和发展趋势,其重点是再创造之后的应用部分。其创造和应用是一个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关系,以东北传统民族图形为基本元素,在此基础上“自主创新”,是东北地区新民族图形的研究和开发的基本思想。研究成果的应用将为东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将带来一定的文化效应和经济效果。
其他文献
我国的绘画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对世界文明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并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如水墨山水、水墨人物、水墨花鸟、中国书法等艺术门类,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它国家的艺术形式同时也影响着我们,并且一些教育形式、艺术形式对我国的艺术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在社会进程加快和新兴事物多发的今天,我们也在变。在美术教学方面我们也在探索。那么我今天就谈谈美术教学中的基础素描教学。  
期刊
摘 要:本文探讨了传统书籍装帧艺术的美感。主要从人的肉体感觉,精神感知以及人文关怀三大方面进行阐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传统书籍装帧艺术设计不仅是满足了感官享受,更温润着人类的心理世界,承载着人类的精神文明。  关键词:装帧艺术;书籍设计;美感体验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格哈特·约翰内斯·罗伯特·霍普特曼(Gerhart Johann Robert Hauptmann,1862年1
期刊
摘 要:中国插画历史上千年,文化积淀极其丰厚。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现代插画虽然符合这个“速食”时代的步调,却失了传统插画的韵味,欧美化、日韩化严重,我们要如何打造新时代具有中国风格的插画“名片”  关键词:插画;发展历程;文化传承  中国插画的历史闻名世界,是一部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它的形式内容不同,表现手法各异,随着朝代更迭又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内涵和新的思想意识。插画是伴随着书籍的发展而发展
期刊
摘 要:教育模式完善的荷兰艺术博物馆为不同年龄的参观者提供艺术教育,并特别重视小学生的基础教育。本文通过实地考察与调研,分析荷兰艺术博物馆针对小学生课堂内外的艺术教育模式,总结其成功之处,为我国艺术博物馆教育模式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荷兰艺术博物馆;艺术教育;基础教育;小学生教育  作为尼德兰艺术的重要发源地,荷兰可谓盛产艺术家的国度,从“黄金时代”的伦勃朗、维米尔,到现代的梵?高、蒙德里安
期刊
一、高等艺术院校教育管理的现状  近二十年来,随着高等学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等艺术院校在办学规模和生源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扩充, 据教育部2007年不完全统计,全国1683所高校中,80%以上设立了艺术类专业,而十年前设立艺术专业的院校不足百所,艺术学科已从小型学科发展为规模相对较大的热门学科。但是近些年,不可规避的事实证明,数量的增长并没有带动质量的提升,反而,高等艺术院校成为艺术人才发展和社会人才
期刊
摘 要:我国当代的水彩画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风格,上海水彩的特点是水色淋漓;广州水彩特点是厚实、气势磅礴;湖南水彩画特点是细腻;东北水彩画的特点是朴素、简洁;湖北水彩画的雅致。  关键词:地域性;融合  引言  学习水彩画已经将近四年,开始的时候对水彩不是很了解,所以常常因为盲目追求某一种感觉和刻意的临摹而陷于十分苦恼的状态,也因此对自己所要学习的专业几乎丧失了信心,后来经过翻阅大量的书籍,看各种
期刊
一、传统图案和艺术设计,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图案,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是中国设计艺术发展的源泉。现代的设计更多的是能够体现艺术与设计教育相结合,还必须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我们必须搭建一个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教育体系。中国传统图案,在艺术设计和艺术教育中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是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让学生熟悉并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
期刊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越来越发达,每当我们走进商场超市,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我们在享受商品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是否注意到这些商品的包装设计。优秀的包装设计是建立企业良好形象,体现企业先进文化,推销产品的重要手段之一。出色的产品包装设计都有着自己独特鲜明的风格,在既考虑到现代人审美习惯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加入体现浓郁中国特色的包装设计,可以更快地达到吸引消费者,产生购买欲
期刊
直译的网文,降低了原作“神格”?  逐渐覆盖东南亚、东北亚、北美、欧洲、非洲等全球大部分区域的中国网文,正在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新名片。  据《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网络文学出海市场规模增速为145%,海外市场规模达11.3亿元;用户规模增速160.4%,达8316.1万人。预计在2021年,市场规模仍将翻倍增长。  其中,一些热门题材不仅在国内经久不衰,还让许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设计类艺术院校中传统的、客观的色彩基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开设带有表现主义色彩的表现性色彩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拓展和延伸色彩的概念,同时把如何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到首要位置,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创造能力和设计能力的提升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入手,做出一些针对色彩教学改革方面的尝试性研究。  关键词:色彩教学改革;传统色彩;表现性色彩;创造性思维;学习热情  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