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常见的药品管理问题,并且探讨改善药品管理的措施。 方法:采用资料分析的方式研究医院药品管理的问题,成立药品质量监控小组,针对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措施,加强药品的有效管理。 结果:经过6个月的药品强化管理,药品管理问题有效改善。 结论:为了避免医患纠纷,提升诊疗质量,需要严格药品管理。
【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361-01
随着我国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颁布实施,对于药品的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药品管理质量对于患者治疗具有直接的影响,为了做好药品管理,应该对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升医院药品监管水平,杜绝假冒伪劣药品流通,并且进行安全合理给药,保障用药安全[1]。为了提升药品管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本院构建药品质量监控小组,对于药品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并且运用三级监控,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管理,经过6个月之后,药品的管理得到明显改善。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 医院药品管理常见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1.1 药品过期
在针对常备药品区的调查中,一些普通的针剂只印有生产批号,而有效期主要是在包装盒上,因此病区的散装针剂的有效期不明,容易采用过期药品,从而影响临床护理工作。常备药品中,因为护士工作繁忙、不同药品混放、有效期不明等问题,造成药品过期,影响用药安全性。
1.2 药品保存不善
为了保证用药安全,确保药品质量,需要根据药品的性质进行严格管理。但是在调查中,发现药品保存过程存在以下问题:(1)药品混放,因为普通针剂没有包装盒,而且一些药品与药柜的标签不符,因此造成药品混放,容易引发用药问题。在片剂补充过程中,不同厂家、种类的药品婚房会造成用药不准确,从而影响患者治疗安全;(2)未低温保存,药品的有效期受到温度、湿度、光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药品需要低温保存,但是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些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品并未合理保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护士对于药品的认识不足;(3)未避光保存,对于见光激发氧化反应的药品,应该避光保存,但是因为部分护理人员的认识不足,造成如维生素K等药品变色,影响药效[2]。
1.3 药品基数不合理
因为疾病种类的构成比例发生变化,因此医院的用药种类以及数量出现更新,但是由于消耗量大的药品配备紧张,从而造成药品基数不合理,影响了给药效率。
2 改进措施
2.1 成立药品监控小组
药品监控小组是院内对药品管理的主体,由护士长担任组长,两名主管护师担任组员,并且对医院药品管理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常规化药品检查监督,对问题进行整改。药品监控小组采用三级监控的方式进行管理:监控小组对于责任护士进行督促,做好责任监督,保证药品得到有效管理;监控员对于负责病区的药品进行定期抽查,并且设立“药品监控备忘簿”,对于抽查情况进行记录,由护士长对结果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调整措施。
2.2 完善药品准入机制
对于医院药品管理而言,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做好藥品准入,把握药品进入医院的质量与数量,保证进入医院的药品证件齐全,产品合格。对于进入医院的药品,药品监控小组进行严格管理,保证药品标签准确,有效期标记清楚[3]。
2.3 强化药品管理与临床药学监督
为了保证药物的有效性,需要对已有的药物构建档案,对于应该避光、低温保存的药品,进行合理保存,并且做好档案记录。药品保存应该对于不同的药品进行分类,根据医院药物需求制定药品采购计划,保证药物的齐全性与基数准确。将计算机技术与药品管理相结合,对于药品管理进行监测,提升药品的使用质量。在药品管理中,为了确保药品临床应用,需要结合患者的用药实际,做好临床应用管理,并且针对新品种引进药,需要提供必要的用药指导,对于用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反馈与调整,保证临床用药安全[4]。
3 效果
在针对医院药品管理进行加强管理后,管理前1个月与管理后6个月的药品检查中,相比于加强管理前,82例检查药品中,管理后的混放例数由8例减少为1例,过期药品由6例到未发现过期药品。加强管理前1个月数据与加强管理后6个月的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病房药品管理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病房的药品管理不合格,会影响临床安全,可能引发护患纠纷。本院采用药品监控小组对医院药品管理进行监控,通过采用有效管理,医院的药品混放与过期失效药品明显减少,提升了医院的管理质量。因此采用药品监控小组的方式,对药品进行三级管理,保证药品的渠道可靠,药品管理符合药品说明书,定期清理过了有效期的药品,从而提升药品管理质量[5]。开展医院药品监督管理时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采用科学手段进行管理,落实药品监管责任,并且不断的利用新材料、新技术与新方法,保障药品管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吴中琴.县级医院药品的规范管理[J].海峡药学,2010,6(22):263.
[2] 郑咏池,任强,周明勇.基层医院药事管理现状与成立区域性药事管理专业质控组织必要性的调查分析[J].中国药房,2011,22(24):2228.
[3] 贺颖.医院药品管理刍议[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2(17):101.
[4] 郝国洲,杨艮艮.对医院药库管理的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l1,8(4):124—125.
[5] 赵鑫鑫,孙丹.力口强医院药品管理——制定有效的药品管理制度[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1):103
【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361-01
随着我国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颁布实施,对于药品的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药品管理质量对于患者治疗具有直接的影响,为了做好药品管理,应该对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升医院药品监管水平,杜绝假冒伪劣药品流通,并且进行安全合理给药,保障用药安全[1]。为了提升药品管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本院构建药品质量监控小组,对于药品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并且运用三级监控,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管理,经过6个月之后,药品的管理得到明显改善。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 医院药品管理常见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1.1 药品过期
在针对常备药品区的调查中,一些普通的针剂只印有生产批号,而有效期主要是在包装盒上,因此病区的散装针剂的有效期不明,容易采用过期药品,从而影响临床护理工作。常备药品中,因为护士工作繁忙、不同药品混放、有效期不明等问题,造成药品过期,影响用药安全性。
1.2 药品保存不善
为了保证用药安全,确保药品质量,需要根据药品的性质进行严格管理。但是在调查中,发现药品保存过程存在以下问题:(1)药品混放,因为普通针剂没有包装盒,而且一些药品与药柜的标签不符,因此造成药品混放,容易引发用药问题。在片剂补充过程中,不同厂家、种类的药品婚房会造成用药不准确,从而影响患者治疗安全;(2)未低温保存,药品的有效期受到温度、湿度、光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药品需要低温保存,但是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些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品并未合理保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护士对于药品的认识不足;(3)未避光保存,对于见光激发氧化反应的药品,应该避光保存,但是因为部分护理人员的认识不足,造成如维生素K等药品变色,影响药效[2]。
1.3 药品基数不合理
因为疾病种类的构成比例发生变化,因此医院的用药种类以及数量出现更新,但是由于消耗量大的药品配备紧张,从而造成药品基数不合理,影响了给药效率。
2 改进措施
2.1 成立药品监控小组
药品监控小组是院内对药品管理的主体,由护士长担任组长,两名主管护师担任组员,并且对医院药品管理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常规化药品检查监督,对问题进行整改。药品监控小组采用三级监控的方式进行管理:监控小组对于责任护士进行督促,做好责任监督,保证药品得到有效管理;监控员对于负责病区的药品进行定期抽查,并且设立“药品监控备忘簿”,对于抽查情况进行记录,由护士长对结果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调整措施。
2.2 完善药品准入机制
对于医院药品管理而言,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做好藥品准入,把握药品进入医院的质量与数量,保证进入医院的药品证件齐全,产品合格。对于进入医院的药品,药品监控小组进行严格管理,保证药品标签准确,有效期标记清楚[3]。
2.3 强化药品管理与临床药学监督
为了保证药物的有效性,需要对已有的药物构建档案,对于应该避光、低温保存的药品,进行合理保存,并且做好档案记录。药品保存应该对于不同的药品进行分类,根据医院药物需求制定药品采购计划,保证药物的齐全性与基数准确。将计算机技术与药品管理相结合,对于药品管理进行监测,提升药品的使用质量。在药品管理中,为了确保药品临床应用,需要结合患者的用药实际,做好临床应用管理,并且针对新品种引进药,需要提供必要的用药指导,对于用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反馈与调整,保证临床用药安全[4]。
3 效果
在针对医院药品管理进行加强管理后,管理前1个月与管理后6个月的药品检查中,相比于加强管理前,82例检查药品中,管理后的混放例数由8例减少为1例,过期药品由6例到未发现过期药品。加强管理前1个月数据与加强管理后6个月的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病房药品管理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病房的药品管理不合格,会影响临床安全,可能引发护患纠纷。本院采用药品监控小组对医院药品管理进行监控,通过采用有效管理,医院的药品混放与过期失效药品明显减少,提升了医院的管理质量。因此采用药品监控小组的方式,对药品进行三级管理,保证药品的渠道可靠,药品管理符合药品说明书,定期清理过了有效期的药品,从而提升药品管理质量[5]。开展医院药品监督管理时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采用科学手段进行管理,落实药品监管责任,并且不断的利用新材料、新技术与新方法,保障药品管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吴中琴.县级医院药品的规范管理[J].海峡药学,2010,6(22):263.
[2] 郑咏池,任强,周明勇.基层医院药事管理现状与成立区域性药事管理专业质控组织必要性的调查分析[J].中国药房,2011,22(24):2228.
[3] 贺颖.医院药品管理刍议[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2(17):101.
[4] 郝国洲,杨艮艮.对医院药库管理的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l1,8(4):124—125.
[5] 赵鑫鑫,孙丹.力口强医院药品管理——制定有效的药品管理制度[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