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离子束和60Coγ射线辐照引起脂质过氧化产物及调节酶活性变化的比较研究

来源 :核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uer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烟草愈伤组织中超氧化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及超氧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产率和含量及活性为生物效应指标,比较研究了N+离子束和60Co γ射线的辐照效应.结果表明N+离子束(E=20keV D=(1-6)×1015N+/cm2)和γ射线(D=135-315Gy)辐照烟草愈伤组织能够引起(O2·-)产率H2O2和MDA含量的升高,并且升高的趋势随辐照剂量的增多而增加;同时也能够引起SOD、POD和CAT活性的变化,在N+离子束D=(1-3)×1015N+/cm2和γ射线D=135-180Gy辐照时,SOD、POD和CAT的活性增强,并且随辐照剂量的增多而增强.在N+离子束D=(3-6)×1015N+/cm2,γ射线D=180-315Gy辐照时,SOD、POD和CAT酶活性下降,其活性下降趋势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增强.讨论了N+离子束辐照作用的特点.
其他文献
研究了利用图象分析进行固体核径迹参数的测量方法。简要介绍了图像分析系统硬件设备,较详细地描述了径迹参数测量的方法。同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The method of me
研究了国产SY-1型CR-39记录加速器加速的高注量的He(++)和H+的蚀刻特性。对幅照过程中靶室内的环境本底做了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在靶室内直接照射束斑位置以外远至40mm处仍能记
提出一种新的由矿物中封闭径迹长度分布求解地质热历史的反演模拟计算方法,由该方法可得到地质热历史的唯一解。这种方法计算的结果与烟雾运流模型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两种反
在广阔的能区内(从MeV到GeV)系统地研究了荷能离子轰击固态材料形成孤立损伤的形态及其形成机理。分别利用具有原子分辨能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力显微镜观测了离子轰击导电和
提出了在CR-39SSNTD受照面加一定厚度的吸收体甄别掉氡,从而实现直接被动积分测量水平的方法。这种甄别掉氡的方法会降低测灵敏度,但通过在采样小室加静电场的方法可以将测灵敏
介绍塑料核径迹探测器用于研究气球高度相对论宇宙线重核辐射生物效应的“Biostack”实验方法和两次气球搭载实验的初步结果。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iostack” exp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α-Fe2O3-SnO2和α-Fe2O3-SnO2—Y2O3的铁锡复合氧化物,应用X射线衍射和穆斯堡尔谱学等手段研究材料的微结构和微粒生长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掺杂Y2O3对晶粒生
利用金硅面垒探测器测量低剂量率的F离子在生物组织样品(洋葱内表皮和芸豆种皮)中的透射能谱,用来研究荷能离子在生物样品中的能损和深度分布.实验中F离子能量为900keV-6MeV,
57Fe+和N2+双离子注入Cu衬底中,在室温时形成了NaCl结构的FeNx,x约在0.63-0.65间。退火过程中发现,由于氮的存在,氮原子影响了α-Fe的体扩散温度,分解的α—Fe可重新聚集在含N的原子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