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互动”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课堂教学;参与;互动;教学模式;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044—01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与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进一步确立和重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要想达到新课改的要求,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尝试。“参与——互动”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教师运用“参与——互动”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水平,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架起了师生之间的友谊之桥。通过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
  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参与——互动”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交流、合作的基本前提。但是课堂中真正的师生互动不会自然产生,它要建立在师生之间平等、尊重、理解的基础上。要实现师生的互动交流,教师首先要彻底摒弃“师者为尊”的传统意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包办、代替学生自己的学习行为,充分尊重学生,让尊重走进课堂,让学生从实践中得出结论。只有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学民主,才能使学生在一种和谐、放松的精神状态下学习,从而使师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一种无拘无束、平等融洽的教学气氛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自然形成。
  二、营造“参与——互动”的教学氛围
  “互动”首先“参与”,只有“参与”才能“互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让它成为师生、生生展开有效互动所必需的动力。此外,教师创设参与互动的教学情境,也能促使学生知识情感的内化,实现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
  在师生互动中,教师要转换角色,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学生,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唤起学生的“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交流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激发。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消磨时光,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当教师把民主、平等、尊重、理解、宽容、关爱等人际因素注入课堂时,就会有新的体验:学生“动”起来了,生命活力焕发生机了。“参与——互动”教学氛围的营造使课堂教学出现了崭新的变化,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制定“参与——互动”的教学策略
  1. 参与策略。“互动”必须以“参与”为前提,只有“参与”才能“互动”。“参与——互动”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有效途径。(1)全体参与。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设置不同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要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2)主动参与。教师要创设吸引学生参与的良好情境,让学生用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让学生有话敢说,有问题敢问。(3)差异参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参与的要求要灵活,形式要多样,评价要因人而异,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情感策略。良好的师生情感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学习的动力之一。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师生互爱。爱是师生沟通的主要渠道,是学生的心理需求。师生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气氛的好坏和学生的参与程度。老师要亲切和蔼,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2)人格平等。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个性特点,为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创造条件。(3) 教学民主。在课堂上,教师应有开放的态度和观点,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不轻易否定学生的不同观点和想法。
  3. 合作策略。“参与——互动”重在合作,没有合作,就无法实现和谐的“互动”。(1)语言合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要通俗易懂,运用技巧来增强表达效果。(2)环境合作。利用课堂上学生的座位安排,尽量创造条件,让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多交流。(3)小组合作。目前课堂教学活动虽然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但小组之间互动较少,这不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和集体力量的发挥,教师要通过讨论热点问题,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等方面,来促进小组之间的交流。
  编辑:蔡扬宗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德育;课改;角色;活动;网络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4—0033—0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在全国实施,这是我国教育的一场革命,是我国教育再一次发展的号角,面对这次基础教育课改革,学校的德育工作究竟如何开展,以适应新的课程改的需要,促进新课程的全面、正常、顺利地实施,这也是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问题。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是我们不断地准求。小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的需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8—0048—0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空洞繁琐的分析多,把一个原本好好的整体(课文),搞得支离破碎;不必要的提问多,使有限的时间耗费在问问答答,而学生所得甚少;作用不大的板书多,老师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写了一大
【关键词】 中学;语文;汉语言;教学;实  践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1—0042—01  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学术载体,代表着中国传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是大时代下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注重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伦理建设,出发点是为了建立健全学生的道德体
医院在履行医疗救助职责的同时,还会进行教学和课题研究。此时,就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功能定位可区分为:一般性功能和特殊性功能。实践表明,特殊性功能仍处于缺位状态
图像分割是图像分析领域中的基本任务之一,其目的是将图像分成几个不相交的组成部分。针对灰度不均匀图像分割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两阶段的图像分割方法。在第一阶段,我们给出一个基于小波框架的变分模型,并应用交替方向乘子法求解来获得初始分割结果。在第二阶段,通过变分水平集公式估计偏差场来校正原图像,然后修正第一阶段的分割结果。最后,通过一些图像分割数值实验并与一些已知方法进行比较,得出两阶段分割方法的有
【关键词】 基础音乐教育;教育目的;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7—0064—01  在全面育人的素质教育过程中,音乐教育起着德育、智育、体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社会的要求,是时代的呼唤,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音乐以其特有的方式在社会发展、个体发展以及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