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爱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caodou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有一天,母亲老了。喜欢拉着你的手讲你小时候的故事,而你却在一旁惊讶地赞叹母亲的记忆,请不要怀疑,对于一个母亲来说:爱,不是奇迹。——题记
  1995年,我出生在福州。我从小喜欢靠在妈妈的臂弯里,看她灿烂的脸庞,听她银铃般的笑声。小时候,我也喜欢拉着妈妈的手,在庭院里闻着茉莉飘香,印象中我小时候的妈妈喜欢穿飘逸的白裙子,旋转起来像白茉莉悄然绽放。妈妈如茉莉般淡雅。
  大了的孩子总有些调皮,喜欢在幼儿同与伙伴们打闹,记得一次我坐滑梯被睡在扶手上的毛毛虫咬了一口,我挂着一脸泪花,举着肿得高高的手回家,妈妈温柔地安慰我,为我包扎。她把我拥在怀中,柔声告诫我,而我,闻着淡淡的茉莉香,早就忘了身上的疼痛,笑嘻嘻地向妈妈保证以后不会了。
  光阴似箭,一转眼,我已初二,学习压力渐渐增加。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每天我的书桌上多了一束盛开的茉莉,清雅的香味弥漫在房间,使我一天的疲惫一扫而空。我不知道谁给我的花。每次问起妈妈这件事,她总笑而不答,我纳闷着:到底是谁还记得我喜欢茉莉香?
  有一天,我去上素描课,半路发现学费没带,我便调头回家,正准备回房间拿钱,却发现妈妈正伫立在我的书桌前。她细心地换上一束新的茉莉。阳光浅浅地铺撒在房内,茉莉花上的水珠折射出一片闪耀,妈妈温柔地笑着,望着茉莉。虽然不忍心破坏这美好的画面,但是抑制不住情绪的我还是叫了声:“妈妈。”妈妈回过神:“哎,你怎么回来了?”“妈,谢谢你每天都把茉莉放在我的桌上,可,您怎么知道我喜欢茉莉的?”“傻孩子,小时候,你不是最喜欢在院子里摘茉莉吗?而且呀,你很喜欢我穿白裙子,说我像茉莉。”妈妈笑了笑。“这些您还记得?”“记得,我当然记得了。你是我的女儿,没有人可以替代你在我生命中的记忆。”
  是呀,我是妈妈的女儿,是妈的宝贝,我对于她,是多么重要,可是不懂事的我却经常惹她生气,使她的笑容再也不像茉莉绽放时的舒展了。也许你问我妈妈最喜欢什么,我回答不上来,对于我来说渐渐淡忘的记忆,对于妈妈却那么深刻。因为母爱,不是奇迹。
  点评:本文抓住茉莉花香,自然引出母爱的温馨,读来令人动容。语言细腻,感情真挚,线索清晰。
  
  (指导老师:肖金磊)
其他文献
茫荡中心小学坐落在南平市延平区的茫荡山上。茫荡山境内有几千米通往省外的闽浙赣古道;有千年古村,百年老校;“儒、释、道”在这里流传千载,文化积淀深厚。同时,这里有魅力无限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学校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地方的自然人文资源为根本,引导学生学习经典,吸取古今中外的优良文化精华,认识当地自然人文景观。以认真读书、积极探索、践行孝悌、民间采风
期刊
走进新课程,语文课堂“动”了起来。琅琅的读书声,此起彼伏的讨论声;极具个性的表演及形式多样的作品展示……一时间,平静的语义课堂变得“热闹”了,“生动”了。  透过“热闹”与“生动”,我们会感觉到除了读,参与活动的往往只是少数优等生,大部分学生充当听众;而且,学生思考并不深刻,往往问题一提出,学生就举手发言,说的只是对文本浅层的理解。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师没有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体验和思考——语文
期刊
古人在创作中非常注重表现艺术,写景、状物、言情、述志,往往采用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反而又相成的辩证手法,从而形成了古诗词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让读者在品味赏读中获得无穷的艺术享受。下面以中学课本中涉及到的诗词为例,试作说明。  1.点染。点染,本是国画的术语。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的足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 这在写景抒
期刊
一、推敲词句,读懂大意    推敲词句、读懂大意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调整词序、语序;2.补出省略的内容;3.弄清典故的意义;4.明辨诗句的修辞意义;5.借助题目、作者、注释以及诗作背景。    二、抓住意象,感悟情态    唐诗宋词中的一些常见意象及含义:  1.树木类:①竹:气节、积极向上;②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③杨柳:伤别情怀;④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⑤松柏:坚挺、傲
期刊
巾 古代平民用以裹头的头巾,秦朝时用黑巾裹头,称为“黔首”,后来成了平民的代称。如贾谊《过秦论》:“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绡头 古代平民的头巾,以一幅布从后向前在额上打结,再环绕髻后。如《陌上桑》:“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  纶巾 古代冠名,又称诸葛巾,一般为军师所戴。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裳 又作常,古指下衣。《说文》:“裙,下裳也。”古代
期刊
在初中的语文课堂上,老师会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训练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这不但是因为福州市中考现代文阅读的考分占30分左右,每年必考,而且也是我们这些语文课任老师怀揣着一个美好的初衷,让学生拥有终生受益的语文阅读素养。  可是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老师在讲台上马不停蹄地讲解而得到的却是学生冷漠的眼神。老师心里会感觉到,我花了最多时间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可是学生们在考试中得分率却很低,学
期刊
她,给予我们力量,带给我们幸福,她微笑着,向我们走来!  面对灾难,她微笑着,我从她微笑着的眼神里得到了勇气和力量。一句“多难兴邦”,她让绝望中的儿女们重新点燃希望的灯塔;一句“只要有一分希望,就要付出百分的努力”,给伤心欲绝的儿女们带来了极大的安慰和支持。人们在遭遇了如此惨痛而又不堪回首的天灾之后,读懂了真情,看到了希望,重建自己的家园。看着那曾摇晃过的大地上重新焕发出的顽强的生命力,她依然微笑
期刊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迄今已有多种外文译本,有的直译成《发生在水边的故事》,有的意译为《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在所有译作中,翻译得最准确、最为精彩也是最有影响的,还当数它的第一个英译本——《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个英译本便出自赛珍珠的笔下。  赛珍珠精通汉语,对中国小说有极高的评价。她在诺贝尔奖授奖仪式上的致词便是以《中国小说》为题的,她说:中国古典小说与“世界任何国家的小说一样,有
期刊
清晨,薄雾蒙蒙。  起了个大早,送一位忘年交去外地治老年病,从机场返城后,发现时间尚早,突然萌生去南后街吃一碗肉燕的念头,掐指一算,有十来年没去南后街了。  从吉庇路一侧步入南后街的后门,眼前不禁一亮,街面整洁,行人甚少,一些家长正骑车送小朋友往宫巷里去,想必那里面有一所幼儿园吧;两侧的店面是整洁的,可大部分都是铁将军把门,只有“同利肉燕”和“永和鱼丸”两家已早早开张。  坐下要一碗肉燕。皮还是那
期刊
清晨,晨曦把大地染成了朦胧的金色,草尖上的露珠像珍珠般落下,眨眼之间没了踪影。就在这美好的时刻我捡起一片绿叶。它布满了尘土但是仍然掩盖不住那盎然的绿意。  也许这片绿叶来自城市路边的一棵树吧。看,它默默与我对视,绽开了灿烂的笑容。“你从树上掉下来为什么还能笑得如此灿烂?”我傻傻地问它。路边的行道树只用沙沙的声音回答我。  夜里,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棵行道树。当黑夜降临的时候,刺骨的寒风抽打着我的躯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