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笑脸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tianfeip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给予我们力量,带给我们幸福,她微笑着,向我们走来!
  面对灾难,她微笑着,我从她微笑着的眼神里得到了勇气和力量。一句“多难兴邦”,她让绝望中的儿女们重新点燃希望的灯塔;一句“只要有一分希望,就要付出百分的努力”,给伤心欲绝的儿女们带来了极大的安慰和支持。人们在遭遇了如此惨痛而又不堪回首的天灾之后,读懂了真情,看到了希望,重建自己的家园。看着那曾摇晃过的大地上重新焕发出的顽强的生命力,她依然微笑着,但眼里多了些泪水,那是对她逝去的儿女的心疼,那是对她活着的儿女的鼓励,那是对英勇而坚忍的生命的敬仰。
  面对喜事,她微笑着。天安门广场,王府井大街,万里长城脚下,别致而美丽的鸟巢中,她看到了她的儿女们正在举行盛典,他们用运动的美感征服了世界。千人击缶,那是铿锵有力的中华之声;战士们仰天高歌,那是惊天骇地的生命之歌。看着儿女们欢呼,她依然微笑着,品味着儿女们的激情,幸福着儿女们的幸福。
  面对挑战,她微笑着。广袤无垠的航天基地里,她的儿女们在这里工作,夜以继日,为的就是人们千年的嫦娥奔月梦,去探索那神秘而浩瀚的太空。孩子们做到了,从《东方红》的乐曲在太空中悠扬响起,到“神舟”系列飞向太空之时,她依然微笑着,感受着儿女们的智慧,自豪着儿女们的自豪。
  如今她还是微笑着,渐渐放开了紧握孩子的手。孩子们有着不同的人生道路,她也选择了不同的理解和支持,让儿女们过着适合他们自己的生活:大陆,香港,澳门,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快乐地前进着。当莲花、紫荆花伴随着五星红旗灿烂盛开时,她微笑着,享受着儿女们的成长,快乐着儿女们的快乐。
  她,始终对我们微笑着。她微笑着为儿女们规划碧波荡漾的南海,她微笑着为儿女们打扮白雪飘飘的北国,她微笑着为儿女们准备好遍野的矿山和无边的森林,她微笑着为儿女们送上奔腾的长江黄河,雄伟的长城黄山……她从古代文明中微笑着走来,又依然微笑着带领她的儿女们走向充满挑战和希望的未来。
  是的,至始至终,她一直微笑着,那么她到底是谁呢?
  她,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是我们美丽的祖国!
  点评:2008年,是可悲可喜的一年。令人难忘的件件大事,如同一颗颗散落的珍珠,被作者以“微笑”这根红线巧妙地串在了一起。作者笔墨纵横,联想丰富,从祖国的地大物博到悠久文明。文章热情讴歌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意志,昂扬的斗志和乐观的精神。文章以排段的结构,并大量使用了对偶和排比句,如同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指导老师:池美娇)
其他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列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既适应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现代新课程观念的形成。它集中体现了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目标,更集中反映了新课程所倡导的
期刊
说到鲁迅先生著名作品《祝福》中的祥林嫂,人们印象最深的大概是那一组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例如“眼珠问或一轮”的眼睛、内装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等,而关于她头发的两次描写却往往被人们忽略。  《祝福》中对祥林嫂头发的描写有两处:一处是“我”在她临死前见到她:“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另一处是她捐了门槛后仍被阻止摆祭品以后:“
期刊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识的技能。”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课堂阅读教学只能教给孩子基本的阅读方法,而最重要的、能够影响孩子一生的学习的,则依赖于大量的课外阅读。但是令家长和老师忧心的是孩子对阅读不感兴趣,他们更热衷于电视、电脑游戏、动画片、漫画。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当务之急莫过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正如瑞士著名
期刊
文学大师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前国家教委主任柳斌也曾说过:“一个不重视读书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读书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读书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应试学校;一个不重视读书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可见,读书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今天的小学生,就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只有爱读书的传人,才能将龙的血
期刊
茫荡中心小学坐落在南平市延平区的茫荡山上。茫荡山境内有几千米通往省外的闽浙赣古道;有千年古村,百年老校;“儒、释、道”在这里流传千载,文化积淀深厚。同时,这里有魅力无限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学校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地方的自然人文资源为根本,引导学生学习经典,吸取古今中外的优良文化精华,认识当地自然人文景观。以认真读书、积极探索、践行孝悌、民间采风
期刊
走进新课程,语文课堂“动”了起来。琅琅的读书声,此起彼伏的讨论声;极具个性的表演及形式多样的作品展示……一时间,平静的语义课堂变得“热闹”了,“生动”了。  透过“热闹”与“生动”,我们会感觉到除了读,参与活动的往往只是少数优等生,大部分学生充当听众;而且,学生思考并不深刻,往往问题一提出,学生就举手发言,说的只是对文本浅层的理解。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师没有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体验和思考——语文
期刊
古人在创作中非常注重表现艺术,写景、状物、言情、述志,往往采用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反而又相成的辩证手法,从而形成了古诗词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让读者在品味赏读中获得无穷的艺术享受。下面以中学课本中涉及到的诗词为例,试作说明。  1.点染。点染,本是国画的术语。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的足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 这在写景抒
期刊
一、推敲词句,读懂大意    推敲词句、读懂大意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调整词序、语序;2.补出省略的内容;3.弄清典故的意义;4.明辨诗句的修辞意义;5.借助题目、作者、注释以及诗作背景。    二、抓住意象,感悟情态    唐诗宋词中的一些常见意象及含义:  1.树木类:①竹:气节、积极向上;②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③杨柳:伤别情怀;④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⑤松柏:坚挺、傲
期刊
巾 古代平民用以裹头的头巾,秦朝时用黑巾裹头,称为“黔首”,后来成了平民的代称。如贾谊《过秦论》:“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绡头 古代平民的头巾,以一幅布从后向前在额上打结,再环绕髻后。如《陌上桑》:“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  纶巾 古代冠名,又称诸葛巾,一般为军师所戴。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裳 又作常,古指下衣。《说文》:“裙,下裳也。”古代
期刊
在初中的语文课堂上,老师会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训练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这不但是因为福州市中考现代文阅读的考分占30分左右,每年必考,而且也是我们这些语文课任老师怀揣着一个美好的初衷,让学生拥有终生受益的语文阅读素养。  可是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老师在讲台上马不停蹄地讲解而得到的却是学生冷漠的眼神。老师心里会感觉到,我花了最多时间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可是学生们在考试中得分率却很低,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