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ehua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识的技能。”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课堂阅读教学只能教给孩子基本的阅读方法,而最重要的、能够影响孩子一生的学习的,则依赖于大量的课外阅读。但是令家长和老师忧心的是孩子对阅读不感兴趣,他们更热衷于电视、电脑游戏、动画片、漫画。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当务之急莫过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正如瑞士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因学生年龄、学段、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各不相同,培养阅读兴趣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我执教二年级语文,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我校教研的子课题,本学年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我班孩子的阅读兴趣。
  
  一、引领孩子进入奇妙的阅读世界
  
  “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奇妙的世界。”《给孩子读书的父亲》一书作者奥维尔·普瑞斯特科如是说。所以关键是要用书中那有趣味的故事吸引住孩子们的注意力。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欲望,这是我要做的事情。
  第一,展示、朗读有趣的绘本故事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绘本故事,即图画书,图像丰富,图文搭配紧密,富有文学性,故事性也强,很容易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如《蚯蚓的日记》,那是一本童趣十足的图画书。书中的蚯蚓在5月1日的日记中写到:“爷爷教过我们,礼貌非常重要。所以今天我对遇到的第一只蚂蚁说‘早安’,队伍里还有六百只蚂蚁。我在那站了一整天。”看完书,这样一条可爱、憨实的蚯蚓形象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里了。我决定用它抛砖引玉,于是在班上把这本书绘声绘色地朗读了一遍,把书中有趣的画面展示给他们看。所有的孩子异常认真地听着,从他们的表情中我知道他们喜欢上这本书了。果真在之后的调查中我了解到班上有十几个孩子缠着家长买了这本书。之后,我经常给他们朗读类似的绘本故事书,如《逃家小兔》、《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小机灵鬼皮科的故事》等等,孩子们通过绘本故事喜欢上了阅读。
  第二,巧妙设置阅读悬念激发孩子的阅读欲望。
  悬念能产生期待、产生向往。设置阅读悬念就是让学生产生对读物的期待与向往,从而产生对读物的强烈阅读愿望和期盼。这种愿望、这种期盼正是学生阅读兴趣的生长点。于是我抓住孩子爱听故事的特点,经常讲故事给他们听,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点上戛然而止,巧妙地设置了阅读的悬念,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自己去读。
  比如我给他们讲《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里的故事。这本书是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的作品。书中的小豆豆有许多勇敢无比的冒险举动,如豆豆喜欢跳沙堆,但这回她所看到的沙堆却是搅拌好的糊墙用的灰色泥浆,豆豆跳进去会怎么样呢?说到这我就不说了,孩子们听完我的半截故事都对这本书趋之若鹜,一下课就围了过来,向我借书,以后班上的孩子或买或借都把这本书看完了,还经常来跟我交流。那一段时间里,我常在班上表扬哪个哪个同学看完这本书。渐渐我看到大多数的小孩书包里都带着书,有《淘气包马小跳的系列故事》、《皮皮鲁的系列故事》、《小猪唏哩呼噜》等等,大部分的孩子确实开始喜欢上阅读了。
  
  二、发动家长开展亲子共读活动
  
  有一位名人说:“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发动家长们开展亲子共读活动是我培养孩子们阅读兴趣重要一环。
  首先,我在家长会上阐述亲子共读的重要性。我班上有几例成功的例子,如郑铭之家长给孩子诵读诗歌培养了铭之对诗歌的热爱,潘纬哲家长老早给孩子订《婴儿画报》、《小伙伴》等进行亲子阅读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等等。无论是在家长会上还是平时的家校交流中,我都再三地强调孩子的阅读兴趣得从亲子共读做起。
  其次,我还常跟家长交流亲子共读的方法。例如“提问阅读法”,家长看完了书产生疑问,向孩子请教;“角色扮演法”,当孩子先熟悉书中的内容,爸爸、妈妈和孩子可以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来阅读故事书;“想象阅读法”,当家长给孩子读了某些故事或内容后,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出故事中的人物将会如何发展,等等。此外,我还给家长们发了推荐阅读书目,让亲子共读有章可循。
  
  三、设计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提供交流阅读体会的平台
  
  阅读可以是个人的行为,但“独学无友”,阅读就会少了很多的乐趣,阅读若有了伙伴,就能与伙伴分享阅读中丰富多元的收获,再通过老师的组织和指导,就会让学生享受到更多的阅读乐趣;因而当孩子们喜欢上阅读的时候,及时地提供分享的舞台会使其阅读兴趣得以延伸。于是,我设计了相应的阅读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
  “小小故事大王”是每周五下午语文课上的“固定曲目”。孩子们把所读到的有趣的故事讲给班上的同学听,让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在这个舞台上得到交流。
  每天的课前三分钟“美文赏读”,让学生们把优美的片段朗读给其他同学听,从朗读中体验到了语言文字的奇妙美感,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阅读。
  利用队会时间让孩子们谈谈“我最喜欢的人物(或角色)”引发阅读经验的分享。队会上的“童话故事汇演”,最受孩子们喜爱。小组合作一起读一个童话故事,然后分角色表演,孩子都积极参与。经过近一年的积累,我班的孩子们对童话故事真可谓“如数家珍”。
  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班上已有很多小孩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享受阅读的乐趣,我们一起努力吧!
其他文献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学校”作为学习型社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它具有科学的广泛内涵,在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实践中具有实际意义。建设“学习型学校”顺应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的基本原理。如今用读书来提升德育师资队伍素质不会再是一句空话了。  一个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看校长,一个学校办学质量好坏看教师,一
期刊
构建书香校园,是创建品牌学校的支点。读书应该从娃娃抓起,一个人良好的读书习惯大多是从儿童时期就培养起来的,有关研究说明,如果一个人在15岁之前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和对书的感情,那么他今后的一生中很难再从阅读中找到乐趣。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构建书香校园,就是要让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成为志同道合的书友,让读书成为师生的生活方式,成为师生的自觉习惯,成为像呼吸一样自然的活动。 
期刊
人物光影: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1835年10月,在波恩大学攻读法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1837年,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1842年初,为自由主义反对派创办的《莱茵报》撰稿。在马克思的影响下,这份报纸越来越鲜明地倾向于民主主义革命。1843年秋,马克思迁居巴黎。
期刊
内容提要:我国商业银行在对管理者进行股权激励时面临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股票来源和股票定价。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和商业银行本身的风险特征,本文探讨了解决这两个主要问题的技术方法,提出了虚拟股权和RAROC相结合的思路。   关键词:RAROC; 股权激励; 虚拟股权; 绩效评价; 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6)04-0106-04
期刊
人物光影:蔡元培(1868—1940),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20世纪初中国教育制度的创造者、科学家。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人。26岁中进士、点翰林,29岁授编修。1902年,组织中国教育会并担任会长,创立爱国学社、爱国女学。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他提出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他主张学与术分校,文与理通科。将“学年制”改为“学分制”,实行选科制,
期刊
推荐语:台湾著名学者柏杨对教育作出尖锐的批判。他把“救救孩子”作为现代教育改革的一部分,针对教育制度的弊病,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目的是建立一个由身体强壮、精神健康的国民组成的富强民主的现代国家。他在《谋杀》一文中对学生的“恶性补习”现象作了辛辣的讽刺,亦庄亦谐。读了此文联想起当下的教育状况,不禁有被“击一猛掌”的感觉,想不到海峡两岸中小学教育竟如此相像,这难道不该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吗?  ——王立
期刊
作者简介:曾任福州第四中学分管教学副校长,现任福州日升中学校长。长期坚持教学研究,出版论文著作40多万字;多次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和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毕业班复习指导丛书的编写工作。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4年被评为福建省特级教师,1998年被评为福州市优秀校长。    我一生与书结下不解之缘:读书,写书,教书。读书是乐事,写书是苦尽甘来的事,教书是既苦又甜的事。在我
期刊
读书要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正如人们平常所说的: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可是,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往往只是停留在短小精悍的篇章的阅读上,并不十分关注整本书的阅读。这样,学生的眼光往往受限制,一旦遇到篇幅较长、内容较丰富的书籍,不容易驾驭,不懂得钩玄提要、取其精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列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既适应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现代新课程观念的形成。它集中体现了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目标,更集中反映了新课程所倡导的
期刊
说到鲁迅先生著名作品《祝福》中的祥林嫂,人们印象最深的大概是那一组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例如“眼珠问或一轮”的眼睛、内装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等,而关于她头发的两次描写却往往被人们忽略。  《祝福》中对祥林嫂头发的描写有两处:一处是“我”在她临死前见到她:“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另一处是她捐了门槛后仍被阻止摆祭品以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