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com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下面结合我的一些教学实践简单谈一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经验:
  一、个性解读,对话生成。
  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对文本进行解读的过程。文本解读是语文交际者语文素养、鉴赏水准、知识能力、人文精神、逻辑思辩等等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由于各自的阅历、动机、信念、特质、能力等的不同,所以即便是对同一文本也会做出不同的解读。要想做到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就要解读文本的文、道、质。文本的文即为文本所表现或反映的客观事物;文本的质即为隐藏于文本外在物象之内的思想,它包括文本作者及文本本身所具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方面的内容;文本之道是文本之构成法则。就一篇作品来说,必须从文来入手领悟道,从质入手解析文,再从道入手把握文,从文入手把握质。具体地说,就要看这篇文本用什么样的语言文字反映了什么样的事实,用什么样的结构体现了什么样的思路,用什么样的材料证明了什么样的观点、表达出了怎样的情感。然后再回过来,看文本为了说明观点或表达情感,反映这样的事实,为了体现这样的思路,用了怎样的结构,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结构,哪些值得我们学习。这就是“循文思质、因文释道、因道悟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虽然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阅读教学却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种对话除了参与方的“多重”性以外,更“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思想碰撞”“心灵交流”,是把阅读当作生活的体验、心路的沟通、人生的解悟、生命的历程。这种碰撞和交流,是真诚袒露、直抒胸臆、民主平等、利惠双方的。但目前的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学生、教师把教师的解读或教材编写者的观点当作对文本的最佳的解读,从而走向了对文本解读的“认知趋同、答案统一,甚至唯一”!
  二、赏文之美,“读”领风骚。
  语文课是最具审美价值的课,当以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主要目的。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美的洗礼,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1、“赏”语言的音韵美。
  文为心声。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有人豪情满怀,有人郁郁满腹,有人喜悦非常,有人愁绪万丈。作者的这些感情我们首先要通过“读”表现出来。有喜有乐的要读的节奏快一点,语调高昂一点;有哀有愁的,朗读就要缓慢低沉。《金色花》以一个小孩子的口吻写出了妈妈的嬉戏,体现了对妈妈最挚朴的关心;《纸船》表达了一个离家的游子在泪眼婆娑中对母亲的思念。我们读《金色花》就要读的欢快,读《纸船》就要读的哀婉。
  2、“悟”主题的情感美。
  读课文,了解文章情节是最表面的东西,最主要的是能领悟文章的主题,从而体验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领悟文章主题的重要方式。读《天上的街市》,学生体会到诗人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读《金色花》《纸船》,学生感受到母爱无边;读《散步》,学生谨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读《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学生明白了世界需要爱,要无私的奉献出自己的爱。
  3、“赏”语句的形式美。
  语句的形式美体现在多个方面。(1)句式美,有的语句上下结构相似,形同对偶,表现一种对称美;有的句子暗含哲理,蕴含丰富,有一种内在美。(2)词语美,有的语句用词灵活,生动形象,体现一种传神美。(3)修辞美,不少语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摇曳生姿,展现一种生动美。(4)写景美,有的文章以景物描写为主,有的文章借景抒情,有的文章在写人叙事中穿插写景,无论景物描写在文中分量如何,无一例外地都呈现一种细腻美。
  4、“悟”人物的形象美。
  语文课本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真善美假恶丑,纷繁复杂,怎样才能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这些人物的形象呢?最主要的方法还是读。首先,听课文录音或老师范读,让学生初步感知人物印象;其次,学生自读,逐步领会人物性格;然后分角色读,深刻体会人物情感。学《羚羊木雕》,听读时,学生大多能感觉到父母的严厉、“我”的委屈、奶奶的左右为难;然后自读,已能感受到父母的自私、“我”的无奈、奶奶的善解人意;分角色朗读中,只要能把握说话者当时的心理――父母重财轻义,不顾及孩子的感情,孩子重友谊的纯真,对现实的无奈,父母对孩子心灵的伤害,就一览无遗了。
  语文是有生命的,阅读更是充满灵性、充满快乐的。新时期的语文要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与文字共舞,让精神欢歌,让心灵得到愉悦。新一代的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并在阅读中享受学习,享受语文。
  (作者单位:河北省涉县合漳乡中心校)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更新,教育创新肩负着培养和提高全民族创新能力的重任,特别是英语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创新肩负着培养和提高全民族创新能力的重任,特别是英语教学在新世纪的教育中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英语在人类生活各个领域广泛应用,英语教学所担负的任务越来越重,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本文根据作者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为此,我们必须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 教学  一、可异中求新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索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可凭借教材引导学生在求异中创新。如阅读教学中可结合课文让学生说说和课文不同的方法和想法。教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几年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做为教育者要改变过去的观念,与冒俱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初中数学教学上要变传授知识为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 教师 转变  一、重新认识,转变观念  当今世界经济是知识经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等不在依赖于自然资源或物资力量等物质资料,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劳动者,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
摘要:本文职业教育现状为基点,提出必须对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进行改革。要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训为根本的职业教育中,实施学籍管理制度、课程设置、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及技能培训等的改革。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学管理 改革  1、中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意义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在讲话中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
摘要: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学必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在课堂教学中践行“一切以学生为中心”,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于高中历史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在此,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如下探讨: 
摘要:现代文阅读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语文 现代文 阅读 教学  现代文阅读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加强初中语文现代文的阅读教学”谈谈自己的想法,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加强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1、是
摘要:作文教学必需有一样东西,它要能够提纲挈领,要能够把这些"千头万绪"串起来,要让一线的语文教师们有所因循,要让作文方法的指导“循序”而进!  关键词:言之有物 言之有味 言之有序  各类报纸杂志对作文方法的指导介绍,可谓是不胜枚举。从文体;形式、布局谋篇结构层次、顺序安排、开头结尾的呼应、拟题技巧等可谓无孔不入,各类指导方法也是层出不穷,如此情景不仅愁啥一线的语文教师们,学生们也是无从着手。因
背景:追求良好的工作绩效是医院的重要目标,护士的绩效管理成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Kanter结构授能理论旨在倡导管理者为护士创造授能性的工作环境,充分调动护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