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岭油田如何提高注汽井的测试成功率

来源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meiz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欢(东)—双油田稠油区块包括主力断块齐40、齐108、欢127块兴、杜813以及欢17、欢616、欢60几个小断块。地质研究所目前在稠油区块共开展了5项高温测试项目,通过这些测试技术可得到稠油井的井下温度压力值、注汽井的吸汽剖面资料、井下干度值、油井生产时的温度压力变化等,能够对稠油井和注汽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为稠油开发方式提供可靠依据。但是,注汽井井下温度高、压力大对测试仪器和设备要求高,井下注汽管柱情况复杂,长期高温注蒸汽容易导致管柱变形,高温测试项目开展时间短测试经验少等情况,是导致注汽井测试成功率低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提高注汽井测试成功率成为我们的主要研究课题。
  1 目前现状
  对高温测试项目从2017年-2020年的测试成功率进行统计(见表1),测试成功率偏低的主要集中在高温注汽井吸汽剖面测试和注汽井干度取样测试。
  所以,提高高温注汽井测试成功率的关键,就是对高温注汽井吸汽剖面和井下干度取样测试进行研究,找到提高测试成功率的方法和途径。
  2 影响注汽井测试成功率的原因分析
  2.1 注汽井测试不仅仅需要测试仪器工作正常,还需要注汽井井口符合测试条件,测试闸门要能够正常使用,才能保证测试仪器能够下放,实际情况是部分测试闸门在高温注汽环境下损坏无法打开,或者在测试闸门位置漏气导致测试失败。
  2.2 高温测试项目开始时间短,对测试人员的测试技术要求高,现场测试人员的经验不足会导致仪器下放不到位,或者干度取样仪器开关闭合失败,导致测试成功率低。
  2.3 目前注汽井井下管柱大致分为分层注汽管柱和喇叭口注汽管柱,因长时间高温高压注蒸汽容易导致管柱变形,仪器总在分隔器、配汽阀等位置遇阻,导致测试失败。
  2.4 目前采用的测试仪器因自重较轻导致不能下放到测试位置,导致无法测到目标层段或者无法到达设计取样位置,造成测试失败。
  2.5由于数据异常导致的井按照现有流程没有在现场进行回访,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导致测试失败,影响测试成功率。
  2.6 有些测试完成的资料在解释过程中发现测试数据失真导致无法计算和解释其他数据,测试失败,需重新测试。
  3 提高注汽井测试成功率的方法和途径
   3.1 注汽井井下管柱变形导致测试不成功的解决方法
  通过对测试遇阻井建立遇阻台账,对注汽井遇阻位置进行了汇总后发现,部分注汽井测试遇阻位置都是基本固定的同一深度,因此可以确定注汽井的井下注汽管柱在遇阻位置有形变,导致仪器每次测试都会遇阻在同一位置。
  这种情况的注汽井特别是重点注汽井如需要进行注汽井测试必须通过更换注汽管柱来解决问题。
  3.2 消除仪器影响
   仪器在下井前在地面一定要进行仪器通讯测试、封闭测试,这是消除仪器影响因素的前提。
  注汽井井下干度取样仪器目前使用的取样器可以获取注汽井井下定点部位的蒸汽样品,并且具备自动置换功能,当置换全部完成后,可以下放重锤,将仪器取样桶进行关闭,上提至地面后,进行化验后得到干度值。
  因干度取样位置的特殊性对测试深度要求不高,在注汽井进行干度测试时,取样位置如果遇阻可以选择在遇阻深度上提10m位置进行取样,来完成测试任务,提高测试成功率。
  吸汽剖面测试的测试深度相对干度取样测试深度要深,仪器更轻一些,所以为了避免仪器轻下不去,可以在仪器尾端增加配重来解决仪器的影响。
  3.3 优化测试流程,提高测试成功率
  在高温高压情况下,仪器出现故障率会比较高,并且发现目前测试流程存在一些缺陷。
  如果测试现场回放测试数据、现场进行干度值化验,发现仪器故障问题马上进行重新测试能够大大提高測试成功率,因此需要对现有注汽井测试流程进行合理优化。
  出现测试数据回放后异样的情况,大多数原因是测试仪器工作不正常,造成测试失败率增高;同时再次安排测试需要设计人员重新制定测试通知单,测试小队再次到达测试现场进行测试单井的测试周期变长,影响其他井录取监测资料进度。优化后,测试数据回放改为现场回放,回放过程中发现测试仪器工作不正常的情况,则现场需要再次进行测试录取数据。
  井下干度取样测试流程在井下蒸汽样品在地面降温液化后取出,利用酸滴定的方法确定酸消耗体积来计算该深度样品的干度值。经过多次取样测试后发现化验环节的问题:测试班组化验干度值与热注站化验值有偏差;化验后出现干度值异常情况时,无法再次验证锅炉出口干度值。
  优化措施为:为保证取出的样品能够保证准确化验出干度值,与热注站沟通后要求样品由更专业的热注化验员现场化验,化验结果记录在干度取样资料记录表中。
  4 应用效果
  截止2020年12月底,共测成注汽井测试118井次,未成36井次见表2,注汽井综合测试成功率为=76.6%,达到了预期目标。从表2具体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吸汽剖面单项测试测试成功率略也达到70.0%,效果明显。
  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  辽宁 盘锦  124114
其他文献
摘要:受油水井井况差、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以及边底水侵入等因素影响, A区块注水开发效果差,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不清,为此开展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明确6种剩余油分布类型,提出分层开发思路,取得较好效果,阶段累增油2.82万吨,为下步深化部署奠定基础。  主题词:剩余油分布规律 挖潜对策 技术研究  1.概况  A区块油藏类型为层状边底水油层,属于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整体构造形态为两条北东向断层夹持的单斜构
期刊
摘要:油套管腐蚀以及安全生产问题是含硫化氢油气井完井工艺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先决问题,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导致硫化氢腐蚀的原因多种多样,下文含硫化氢油气井完井工艺设计过程中几种常见的防腐蚀方法进行具体的介绍。  关键词:含硫化氢;油气井;作业施工  本文没有就防硫化氢完井设计的程序进行完整介绍,仅对当前我国含硫化氢油气井完井工艺设计中常见的几种防腐蚀方法的特点、在油气井作业中的实际应用以及部分防腐工
期刊
摘要:锦612块兴隆台油层中深仅为881m,因埋藏浅,油层砂岩压实胶结差易出砂,吞吐开发高温高压蒸汽冲击加剧了油层出砂,油井砂卡频繁。通过对该区块出砂及套损特点研究,采取下入环切金属防砂筛管治理出砂,悬挂衬管、换井底治理套损等措施,2017年以来累计实施防砂18井次、换井底9井次,累计增油7003吨,期间总结积累的宝贵技术经验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防砂 悬挂衬管 换井底。  1 前言  
期刊
摘要:在油田开采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期出现的原油粘稠度高、出油量大大降低的问题通过分层注水的工艺都可以的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的对分层注水工艺在采油工程中的应用的探究绝不止步于这里,还要继续开发和创新更多更好的分层注水工艺来提高油井的出油率和石油资源的充分利用。文章对采油工程分层注水工艺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采油工程;分层注水;工艺技术  在采油工程中,为了更好地确保采收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和
期刊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机械式大型采油运输系统设备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采油运输系统之一,机械式采油系统对设备技术条件要求相对较低,设备制造工艺以及组成简单、技术操作及日常维护两个角度来说都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但是其弊端也十分明显,大型采油机械设备的采油能耗控制标准相对较高,同时采用能耗温度控制器在工作中也存在一定技术难度,导致采油设备成本等和耗能控制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在我国采油行业市场低迷的今天,该问题
期刊
摘要:针对吞吐稠油开发后期出现的吞吐轮次高、采出程度高、低效井多、油汽比低、原油粘度升高,开发效果差等问题,开展高干度蒸汽吞吐注汽技术研究,提高蒸汽热焓值,扩大加热半径,降低原油粘度,提高油井周期产油量、油汽比,进一步改善吞吐开发效果。  关键词:稠油;高干度注汽;热焓值  1 油田概况  XX油田吞吐稠油已经进入吞吐开发后期,地层压力下降大,油藏性质发生变化,近井地带含油饱和度大幅下降,原油采出
期刊
摘 要:针对老区L01块调驱效果逐渐减弱、日产油下降的问题,通过进一步细化基础地质认识,落实每个井组的连通关系,对区块实施了分区域、分井组、分层位的综合调整,利用侧钻、大修、转注、复注等手段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注采对应关系,提高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同时加强分注、动态调配注并结合二轮调驱,缓解平面、纵向矛盾,扩大水驱波及体积。区块日产油由70t上升至104t,自然递减率由22.5%下降至14.6%,下
期刊
摘要:受套损严重影响,G油藏开井率低,开发效果差,为此在对套损原因剖析基础上,围绕完井方式、储层出砂治理、套损修复以及隔热管优选等方面,提出套损井综合治理对策,现场应用取得较好效果,阶段累增油2.5万吨,低油价下实现提质增效目的。  主题词:套损井 综合治理 对策研究 实施效果  1.概况  G油藏为受构造-岩性双重控制纯油藏,原油性质为稠油,平均地面原油密度0.9517g/cG3,粘度2500.
期刊
摘要: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低压、低渗透油藏的开采难度会逐渐增大,并且开发成本较高。针对该油藏的开采需要依靠选择合适的工艺技术,通过对固井质量评价技术在运行过程中的难点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固定质量评价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客观评价因素对固定质量的影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只有加强对固定质量的评价,才能够有效提升油田的开采效率,有利于提高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
期刊
摘要:油田采油高新技术所应用到的范围非常的广泛,通常会应用在油田生产、管理等多个方面。油田采油高新技术是油田企业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油田企业要想得到持续不断的发展,必须要将工程采油高新技术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将油田企业的日常生产水平实行有效的提升,从而促进油田企业得到持续不断的发展。  关键词:高新技术;采油工程;应用  1 油田采油高新技术的基本概述  油田采油高新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