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森林资源的发展和建设对保持生态环境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森林资源量非常大,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保护森林资源不被破坏,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森林病虫害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森林灾害,如果不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则会对森林资源造成恶劣的影响,不利于森林资源的建设和发展。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才可以保障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生态环境;建设
一、森林病虫害问题严重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1、病虫害问题严重会影响森林苗木的正常生长
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都无法逃避森林病虫害对森林苗木造成的巨大伤害。不同种类的病虫害会对苗木的不同部位造成影响。当病虫害在森林内蔓延时,会使大量的树木同时出现健康问题,治理起来是非常麻烦的。我国森林丰富地区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虫害问题,这是森林工作的主要困扰。
2、病虫害问题严重会影响森林生态环境和经济收益
当病虫害开始在森林里蔓延时,区域范围内的苗木的形态都会被侵蚀,整体生态景观被破坏,生态运行系统也被破坏,使生态环境无法平衡。病虫害问题严重不仅会影响生态环境,还会带来经济损失。森林中的林木具有经济价值,是森林的主要收入来源。病虫害毁坏林木,就会导致经济林木销量降低和经济收入降低。
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情况
1、森林病害、虫害、鼠害问题严重,防治较难
我国各个地区的森林资源都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入侵,并且病虫害的蔓延十分迅速,对森林资源的破坏非常严重,也为林农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每个区域的气候环境是不一样的,如果森林资源破坏严重,很容易出现水土流失或者沙尘暴现象,这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有着严重的影响。
2、缺乏对森林病虫害危害的认知
森林病虫害对森林资源造成的破坏不是直接就会体现出来,会经历一个过程,所以许多林业中的工作人员没有直观的感受到森林病虫害对林业资源造成的影响,对其重视程度不高,没有将其纳入重要的工作内容中,所以实际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效果并不理想。
3、未设置相应的虫害预警机制
相关工作人员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意识缺乏,很多情况下忽略了检测工作;未设置相应检测地点,检测人员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灾情检测经验,缺乏相关的检测设施,不能对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做出有效的预警,造成只能在灾后处理的现象,这样很多损失都无法挽回。除此之外,对于人工造林来讲,并不能够完善其生态系统结构,使其组成简单,一旦出现病虫害,就会大面积地扩张蔓延,还有就是在林业生产运营的整个过程没有缺少对森林病虫害有效防治措施。
4、防治的技术手段落后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创新,然而纵观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还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例如,在对某些病虫害进行治理时,相关工作人员无节制进行大范围地喷洒有机农药,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害虫抗药性,还大大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引起病虫天敌的大量伤亡,虽然取得了暂时的治理效果,但是很快又加重的灾情。还有,相关的检测人员严重缺乏,相关防治设施技术手段落后,监控预警系统不先进,防治森林病虫害的能力较为低下。
三、改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方法
1、增加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整个森林资源的正常生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对森林资源中不同区域进行分析和处理,对于比较严重的区域需要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并将现代化技术推广到整个林区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还需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让林业区域中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认识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相关部门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让工作人员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合理应用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另外,国家也需要加强对森林资源保护和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让林业部门可以按照条例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最后,需要制定合理的林业资源建设方案,并将其落实到实际的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中,掌握不同区域的病虫害发生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去处理,将病虫害防治工作与林业资源的建设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实现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
2、正确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必要性
林业部门需要认识到病虫害防治工作对林业资源的生产、发展和林业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想要促进森林资源的循环发展,首先需要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加强对林业资源的建设,为森林资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降低病虫害的入侵,这样就可以避免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林农的损失就会减少,促进了林业生态系统建设。
3、定期進行森林病虫害的检测工作
在对森林病虫害开展防治工作时,要一直坚持“把预防当做主要手段,科学合理地进行防治”的原则于强化相关法制内容宣传力度的基础之上,提高人们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法律观念,不但要重视森林病虫害出现原因,并强化对其防治的力度,例如综合检测森林植物来源以及其生产、保存、生产加工,确保所用的花草树木不存在病虫害隐患,而且要杜绝引进国外的典型森林病虫害,如松树线虫病害、美国白蛾、苹果蚜虫等。
4、广泛推行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比原有的农药化学防治技术更为先进,具有防治效果好,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损害植物生长的土质,因此逐渐受到越来越为广泛的应用。例如采用以高效无毒的细菌类制剂,在添加部分的低毒诱剂,能够有效对森林大部分出现的病虫害开展防治工作。
5、重视森林病虫害的预警设施
对森林病情进行精确的预测,可以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从源头进行严格控制。运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智能化的电子工程,建立一个能够随时监测的预警机制,一旦出现森林病虫害征兆,相关就能第一时间获得信息,经过详实的分析处理,来合理防治森林病虫害。
结语:
目前森林病虫害的防止工作还不到位,其中还存有不少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应该从科技的应用、人才的培养、生态系统的完善、病虫害情况的监测、生物高效无毒防治手段的推广等多个方面进行合理的改进,进而有效控制森林病虫害的蔓延,长此以往,就能够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韩彦荣.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J].中国农业信息,2014(13):177-177.
[2]罗骏.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J].科学种养,2015(7).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生态环境;建设
一、森林病虫害问题严重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1、病虫害问题严重会影响森林苗木的正常生长
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都无法逃避森林病虫害对森林苗木造成的巨大伤害。不同种类的病虫害会对苗木的不同部位造成影响。当病虫害在森林内蔓延时,会使大量的树木同时出现健康问题,治理起来是非常麻烦的。我国森林丰富地区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虫害问题,这是森林工作的主要困扰。
2、病虫害问题严重会影响森林生态环境和经济收益
当病虫害开始在森林里蔓延时,区域范围内的苗木的形态都会被侵蚀,整体生态景观被破坏,生态运行系统也被破坏,使生态环境无法平衡。病虫害问题严重不仅会影响生态环境,还会带来经济损失。森林中的林木具有经济价值,是森林的主要收入来源。病虫害毁坏林木,就会导致经济林木销量降低和经济收入降低。
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情况
1、森林病害、虫害、鼠害问题严重,防治较难
我国各个地区的森林资源都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入侵,并且病虫害的蔓延十分迅速,对森林资源的破坏非常严重,也为林农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每个区域的气候环境是不一样的,如果森林资源破坏严重,很容易出现水土流失或者沙尘暴现象,这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有着严重的影响。
2、缺乏对森林病虫害危害的认知
森林病虫害对森林资源造成的破坏不是直接就会体现出来,会经历一个过程,所以许多林业中的工作人员没有直观的感受到森林病虫害对林业资源造成的影响,对其重视程度不高,没有将其纳入重要的工作内容中,所以实际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效果并不理想。
3、未设置相应的虫害预警机制
相关工作人员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意识缺乏,很多情况下忽略了检测工作;未设置相应检测地点,检测人员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灾情检测经验,缺乏相关的检测设施,不能对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做出有效的预警,造成只能在灾后处理的现象,这样很多损失都无法挽回。除此之外,对于人工造林来讲,并不能够完善其生态系统结构,使其组成简单,一旦出现病虫害,就会大面积地扩张蔓延,还有就是在林业生产运营的整个过程没有缺少对森林病虫害有效防治措施。
4、防治的技术手段落后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创新,然而纵观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还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例如,在对某些病虫害进行治理时,相关工作人员无节制进行大范围地喷洒有机农药,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害虫抗药性,还大大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引起病虫天敌的大量伤亡,虽然取得了暂时的治理效果,但是很快又加重的灾情。还有,相关的检测人员严重缺乏,相关防治设施技术手段落后,监控预警系统不先进,防治森林病虫害的能力较为低下。
三、改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方法
1、增加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整个森林资源的正常生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对森林资源中不同区域进行分析和处理,对于比较严重的区域需要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并将现代化技术推广到整个林区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还需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让林业区域中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认识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相关部门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让工作人员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合理应用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另外,国家也需要加强对森林资源保护和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让林业部门可以按照条例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最后,需要制定合理的林业资源建设方案,并将其落实到实际的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中,掌握不同区域的病虫害发生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去处理,将病虫害防治工作与林业资源的建设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实现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
2、正确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必要性
林业部门需要认识到病虫害防治工作对林业资源的生产、发展和林业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想要促进森林资源的循环发展,首先需要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加强对林业资源的建设,为森林资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降低病虫害的入侵,这样就可以避免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林农的损失就会减少,促进了林业生态系统建设。
3、定期進行森林病虫害的检测工作
在对森林病虫害开展防治工作时,要一直坚持“把预防当做主要手段,科学合理地进行防治”的原则于强化相关法制内容宣传力度的基础之上,提高人们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法律观念,不但要重视森林病虫害出现原因,并强化对其防治的力度,例如综合检测森林植物来源以及其生产、保存、生产加工,确保所用的花草树木不存在病虫害隐患,而且要杜绝引进国外的典型森林病虫害,如松树线虫病害、美国白蛾、苹果蚜虫等。
4、广泛推行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比原有的农药化学防治技术更为先进,具有防治效果好,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损害植物生长的土质,因此逐渐受到越来越为广泛的应用。例如采用以高效无毒的细菌类制剂,在添加部分的低毒诱剂,能够有效对森林大部分出现的病虫害开展防治工作。
5、重视森林病虫害的预警设施
对森林病情进行精确的预测,可以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从源头进行严格控制。运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智能化的电子工程,建立一个能够随时监测的预警机制,一旦出现森林病虫害征兆,相关就能第一时间获得信息,经过详实的分析处理,来合理防治森林病虫害。
结语:
目前森林病虫害的防止工作还不到位,其中还存有不少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应该从科技的应用、人才的培养、生态系统的完善、病虫害情况的监测、生物高效无毒防治手段的推广等多个方面进行合理的改进,进而有效控制森林病虫害的蔓延,长此以往,就能够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韩彦荣.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J].中国农业信息,2014(13):177-177.
[2]罗骏.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J].科学种养,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