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是常见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也是抗结核治疗中断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研究目的为观察结核病/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双重感染患者中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发病率及其预测因素。
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就诊于埃塞俄比亚吉马大学医院的全部结核病/HIV双重感染患者。在标准剂量的抗结核药物治疗5 d后出现DILI的患者纳入病例组,在未发生DILI的患者中与病例组按照1∶3的比例纳入对照组。
结果:符合入组条件的双重感染患者296例,剔除8例肝损伤与抗结核药物的因果关系不确定者,共纳入288例,其中肺结核占58.3%(168/288),肺外结核占21.2%(61/288),播散性结核占20.5%(59/288)。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2和33岁,女性分别占51.5%(17/33)和53.5%(53/99),CD4细胞计数分别为116/mm3和189/mm3;世界卫生组织分类为第4临床阶段的HIV患者比例分别为63.6%(21/33)和31.3%(31/99)。在所有患者中,33例发生抗结核药所致DILI,发生率为11.5%(33/288),绝大多数(93.9%,31/33)发生在抗结核治疗强化期内。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18.5 kg/m2、播散性结核病、CD4细胞计数≤50/mm3和第4临床阶段的HIV患者为抗结核药所致DILI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播散性结核病和体重指数<18.5 kg/m2为抗结核药所致DILI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结核病/HIV双重感染患者的抗结核药所致DILI发生率为11.5%(33/288)。在强化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对合并播散性结核病及体重指数<18.5 kg/m2的患者应密切随访,以降低DILI的发生率和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