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z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语课程标准》对情感教育在初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提出相关的要求。与此同时,在人教版初高中教材中更是处处体现情感教育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本文从实施情感教育的六大载体出发,即师生情感的培养、师生关系的构建、教材的使用、教师肢体语言应用、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评价机制的运用,深刻阐述了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方法,以及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情感教育 英语教学 人教版初高中教材
  随着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情感教学被列为《英语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师要积极实施情感教育,注重教育与育人相结合。所谓情感教育,就是教师依据一定教育教学的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从而对所学科目产生浓厚兴趣,进而掌握科学知识,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在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2001)中规定:中学英语教学要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1]。因此,研究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教师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倾注情感呢?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呢?实施情感教育的载体又是什么呢?
  一、以培养师生情感为载体,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纽带作用
  情感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纽带,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必须以良好的师生情感为基础。首先,英语教师应当主动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情感变化。美国语言教育学家Krashen在情感过滤学说中提出:有了大量适合的语言输入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第二语言。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还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2]。因此,教师对学生倾注个人情感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英语)兴趣的浓厚与否。其次,学生应当尊重英语教师,同老师建立起信任和依赖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不抵制老师的教学方法,能够正确地对待英语老师的教学策略、审视英语老师的教学能力,与英语老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二、以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载体,带动情感教学的实施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平等、民主、和谐的。英语教师应当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为载体,努力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带动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3]”以教师的课堂用语为例,教师正确地应用课堂用语,对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起着关键的作用。一是教师在要求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时,“请”字须常用。例如:Would you please...?Please turn to page...;二是英语教师不能简单地使用命令语气,应以一种鼓励和希望的语气要求学生多多参与教学活动,例如Do you want to have a try?Could you...?Would you...?
  三、以教材为载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相关的规定,现行英语教材在教学内容上都渗透了大量的情感教育素材。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首先,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教材中出现的名人演讲、名言名句、人文精神、科学技术等题材,深入挖掘这些题材中所体现的情感因素。以人教版高二下册第十一单元的“Scientific achievements”为例,整个单元围绕国内外科技成就的话题展开,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积极准备相关教学材料。例如可以通过科学界的一些名人名言警句、科技成就的图片来导入新课,接着教师可提出两个问题:1.Introduce some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that you have known.2.Can you tell us some famous scientists?让学生相互讨论并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科学技术成就及科学家。通过此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国内外著名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努力钻研科学技术的意识,学习科学家为国奉献、刻苦专研的精神。
  其次,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充分理解,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实施情感教育,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以人教版高二下册第十四单元“Freedom fighters”为例,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一些为自由而战的名人故事。因此,教师可通过教材内容,利用网络资源收集这些名人的演讲,如Martin Luther King的“I have a dream”,或南非前总统Nelson Mandela(曼德拉)的相关演讲,通过在课堂上播放演讲,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从而培养学生的正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以教师肢体语言为载体,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的“体态效应”实验表明,人类获取信息的7%来源于文字,38%来源于语言,55%来源于面部表情[4]。”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使用肢体语言对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适当运用姿态、表情和动作,有助于产生直观形象的教学效果,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为例,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了解各方位词,如turn right(向右转)、turn left(向左转)、behind the door(在门后面)等。此时,教师在教授这类方位词时,肢体语言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通过在课堂上示范动作,生动形象地显现方位词的用法,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并运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同时,由于在中国,英语并非母语,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缺乏真实的交际环境和运用环境,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非语言”的优势,通过无声的语言(即肢体语言)对教学内容产生一定影响,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五、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为载体,促进学生情感兴趣的提高
  教师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充分体现教学法的多样性,在教学手段中注重情感教育的实施,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人教版高二下册第十一单元的“Scientific achievements”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神州”五号运载火箭发射的视频文件,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崇敬之情,并将这种崇敬之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其次,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还必须掌握分层教学法,根据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正如我国现代教育学家庄智象所指出:“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情感因素主要有动机、态度和个性特征三个方面。”[5]因此,对于教师而言,掌握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讲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Don’t eat in class”时,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要求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只说出一些食物的名称,如egg,apple,rice等,然后要求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根据学习能力较差学生所说出的一些食物名称进行造句,提高问题难度,如Don’t eat apple in class。这样,无论是后进生,还是学优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使得学生的自信心显著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感也有所增强。
  六、以评价机制为载体,充分渗透情感教育
  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应当以多表扬少批评的方式来疏导情感障碍,应当以发展的眼光评判学生。只有渗透情感教育,才能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保持浓厚而又持久的兴趣。首先,在课堂上,对学生所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英语教师要给出积极的评价。教师要少说“no”,多用“yes/good job/very well等。即便学生回答错了,也不应立即否定学生的答案,应采用鼓励性的话语来安慰学生。例如:It doesn’t matter,you should listen careful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it.其次,英语教师应在课外作业的检查中,对学生给予积极的评价。一个分数、一个评语方可体现英语老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因此英语教师在批改学生课外作业时,可使用“You did a good job,but...”等句型,采用委婉的方式,先对学生提出鼓励,再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要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客观的、全面的评价,那么就一定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老师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池之水,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6]”因此,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要想在教育上获得成功,除了要对教学内容熟悉以外,更多的是需要倾注个人情感,加强与学生之前的情感交流,以情促学,以情促教,从而达到最好的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Krashe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Pergam on,1982.
  [3]刘兴华.情感教育在英语教育中的运用[A]科教导刊,2011年3月(中).
  [4]赵霞.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及实施策略[A]教育与职业,第23期(总第519期).
  [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1996:46-51,90.
  [6]刘建华.中学英语创新教法思维训练方案[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数学实践活动课,作为新课程标准“四大板块”之一,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作为“卖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深受学生的喜爱。作为教者,我绞尽脑汁,尝试以不同的思路给学生上数学实践活动课,也听过了几节评价不错的实践活动公开课。然而数学综
学习兴趣是诸多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践证明, 激发学习兴趣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有直接关系。由于数学教学内容抽象,形式枯燥,逻辑推理严谨,一些学生感到乏味、厌倦,甚至有的一进校就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适当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重视课堂设计,引发学习兴趣  知识面宽一点、浅一点,抓住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结合点,从而产生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摘 要: 合理地将红色文化各要素巧妙融入城市品牌的整体规划中是每一个有着红色革命史迹城市共同面对或急需解决的课题性问题,本文就名城遵义城市品牌、红色文化的差异性做进一步挖掘,在通过剖析名城遵义红色文化的历史形成、自然特征、人文属性的同时,有机结合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遵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做综合性探究并做出差异性的城市形象视觉表现方案,力求在城市品牌展示的多个层面丰富遵义红色老区的城市品牌
摘 要: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女词人,由于坎坷的生活经历,她的词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人民和个人际遇的深沉伤感,把个人的愁思愁绪与伤时伤乱的家国之痛融为一体,写出了婉约词的忧伤绝唱,具有女性独有的细腻,这使她成为婉约派的代表。同时,她的词于委婉细腻中蕴含激昂豪迈之气,给词坛带来清高的意趣、淡远的情怀、空发的意境。仔细品读李清照的词作不难看出,其词风是随着个人生活经历的变化而变化的。  关键词: 李
从历史的角度考量,现代意义上的志愿服务亦发端于国外,经由长期的发展积淀,逐渐形成了带有自身地域特色的多種模式。相较而言,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多隐含于志愿服务整体之中,很难对其进行单独的论述与剖析。应该说,无论是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还是在以日、新加坡为代表的东方国家,都在自身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背景下建立了带有独特文化烙印的志愿服务体系。无论在哪个国家或地区,志愿服务均有着呈现出共性特征的表现
新课堂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倡导自主教育、快乐教育、成功教育,倡导教师、学生、课堂、实践、教育内容与方法诸要素的亲和、融洽与和谐统一。所谓“正能量”是指给人以生活动力和希望,促使人积极上进、向正确方向追求,并且让生活变得幸福美满的一切动力和情感。高中政治教学的任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自觉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一、确立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像一条红线始终贯穿其中,它推动着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这其中创造能力的产生正是创造性思维的闪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教师为学生种下创造性思维的种子时,将来必成为创造型人才。这要求教师在新课改中不断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塑造自我。低年级美术教育在新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
摘 要: 针对中学生对人物不会描写的现象,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要求学生注重细节描写,但对如何进一步用细节描写彰显人物的特征却很少涉及。作者结合《我家的男子汉》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了尝试:具体描绘,让细节生动化;巧用修辞,让细节形象化;恰当表达,让细节深刻化,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细节描写 具体描绘 巧用修辞 议论抒情  当今中学生对于人物描写往往千人一面,缺少个性,因而显得干瘪乏味、不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博大精深,古代圣人先贤的思想智慧在历史的大浪里几经沉浮,流传千古后至今仍然熠熠闪光,成为人类公认的最好的教育。在幼儿园,传承传统文化经典就是用民族文化哺育儿童,培养他们宏阔的视野、博大的情怀,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塑造健全人格,培育高尚德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如何让孩子愉悦地走进经典、融入经典,从而在经典的“氧化”下塑造良好的品质呢?我园开展国学经典课题研究活动,开展多元的经典
摘 要: 活动是育人的有效载体,是少先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没有活动就没有少先队”。因此,教师应该精心策划具有特色、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活动,这是少先队辅导员的重要职责,更是少先队工作的关键。文章就新课程背景下少先队活动开展的误区与对策做出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 少先队活动 误区 对策  活动是育人的有效载体,是少先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能激发队员的兴趣,焕发他们向上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