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自然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xkbsy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气氛往往反映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认可,它集中体现学生是否参与了教师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反映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师教学,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因此,教师要上好自然课,学生要学好自然,我认为在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那么怎样在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呢?
  一、大力开展实验教学,在试验中培养
  实验是引导孩子热爱科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小学生对实验最感兴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成为爱好的知趣,以致发展为惊人的勤奋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大家都知晓,我国著名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从小就是因为对自然界的生物的形态之美而产生了一种浓厚的兴趣,从而不断的去观察,不断地去画画,对绘画执着的追求,才会为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画家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在观察和实验中,可以充分发挥儿童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作用,靠眼看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靠耳朵听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高低、强弱、音色;靠鼻闻物体的香、臭等气味;靠舌头能尝出物体的酸、甜、苦、辣等各种味道;靠手去触摸物体的冷热,表面的光滑、粗糙以及其他质感,靠手捏、掂去感觉物体的轻重、软硬。孩子们本来就好奇、好动,这些实践对他们最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例如:我在《氧气》一课教学时,我事先把制取氧气的装置教学实验器材分组放在学生实验桌上,然后拿出一瓶氧气让学生观察,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里边装的是什么吗?”有的同学马上说:”“里边什么都没有,只有空气”。
  待学生答后,我用一根烧红的细铁丝伸进瓶里,立刻铁丝燃烧起来,火星四射,并发出耀眼的光芒。同学们看到这一现象后,不仅产生了好奇心,感到惊讶,而且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不知是什么能使铁丝剧烈地燃烧起来了。这时,同学们迫不及待的问我:“老师,里面装的是什么呢”?然后我就告诉同学们说:“里面装的是跟空气一样的氧气,它也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所以我们看不见,你们想得到它吗?”同学们立刻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想要。”我就告诉同学们,“今天我放在桌子上的装置器材就是用来制造氧气的装置,有了它,我们就可以制取氧气了”。当我讲述演示操作过程完毕,同学们都开始活跃起来,开始学习制作氧气。可见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是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種很好的方法。
  二、教学中将知识性、科学性与游戏性贯穿一体,培养学生兴趣
  在自然教学中,将有关自然科学知识与游戏贯穿为一体,也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十九世纪法国教育家弗里德克·福禄信尔说过“小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是的,游戏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也曾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恰当地将自然知识和游戏结合起来,不但会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产生一种浓厚的兴趣,而且还会潜移默化地启开学生求知欲的大门、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和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这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教学方法,也是我多年来,对自然教学又一点真实的体验。在一堂自然课中,无论是导入新课,还是巩固练习都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而且教学效果更佳。
  我们知道,儿童的好奇是他们本能的天性,也是启迪儿童智慧的火花。因此可说,将自然科学的知识性、趣味性挖掘出来,贯穿于游戏之中,便会更使学生产生无穷的乐趣。例如我在教《磁铁》一课时,我把磁铁具有磁性和磁力、具有穿透性等方面的知识融入一个小小的游戏之中,我把这个游戏叫做“画钉子挂钥匙”,这个游戏可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游戏是这样操作的:课前我设计了一个小小的纸板,版面上对学生那面画上了一根钉子,背面装有块不易让学生发现的磁铁,把它挂在黑板上。然后从口袋中取出一把铁钥匙展示在学生面前。大声地说道:“谁能把铁钥匙挂在钉子上不让它掉下来?”这下,可把学生给蒙住了。“你想纸板上的钉子能挂住钥匙吗?不掉下来,那才怪事。”几个同学这样小声议论着。其他同学一个个面面相觑,不敢上来挂。看那情形,我笑着对同学们说:“你们不敢挂,真是胆小鬼,是不是怕……”怕字话音未落,同学们就说开了。我鼓励同学们说:“如果自己想说的不说,憋在心里怪难受的,谁要是不怕,来试试看。”一个同学举着手说:“老师,让我来试试。”“好!”我就把钥匙交给他。这是同学们都睁大了眼睛看着这位同学,心想,这能成功吗?可是,钥匙出奇般的稳稳当当地挂在画的钉子上了。这下可把同学们给蒙住了。心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老师会什么法术……否则,怎么会不掉下来呢 ?”学生无端地这样猜测着,就在学生造成惊讶和悬念基础上,我把纸板的背面转给学生看,原来在背面的中心处固定了一块磁铁。这时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地说,磁铁不但能吸引铁钥匙,而且还能隔着铁板吸。同学们都急于想自己动手试一试。接着我就板书课题“小磁铁”,开始了这节课的探究和研讨。这真是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游戏之中。
  三、开辟学生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兴趣
  开辟学生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乐于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乐园,在学校组织学生成立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如种植小组、标本制作、无线电小组、饲养小组等,并长期开展活动,做好活动的评比工作,也能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这些小组的活动能极大地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的爱好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既得到锻炼,又得到体验,享受劳动成果的欢乐。
  亲爱的同行们,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只有我们用心去挖掘,随时都可以发现,正如前苏联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事物的本质,事物的种种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人所创造的一切都会含有无尽的兴趣源泉。”
其他文献
钢琴被人们誉为音乐皇冠上的明珠,是乐器之王。学习它有利于培养人的情操和内涵,促进人的左右脑共同发育,调剂生活让人适度放松。但是要弹奏好一首乐曲,必须要在弹奏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演奏者对音高节奏、调式等方面反应的灵敏程度。对于作品来说是指演奏者通过演奏传达给听者,及对作曲家作品的再现,让听众进入作品的境界,从而达到共鸣。因此,好的音乐感觉是作品的深刻表现,如果不具备良好的感觉,单凭高超
期刊
摘要:据对《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及初中数学教材的研究,结合自己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和高中數学的教学实践发现,初中数学中有许多知识点被删除或被“弱化”(即:被降低要求),而“十字相乘法”就是《初中数学课标》及教材被“只字未提”的内容之一,然而,“十字相乘法”在高中数学中应用相当广泛,由此,“十字相乘法”的教学弥补问题就突显出来,本文试图结合高中教学实践,就初高中数学知识之“十字相乘法”的教
期刊
摘要:要转变传统教学,须根据实际情况,导入变讲述为实验,激发兴趣;教学转文字为插图,直观明了;授课化教教材为用教材,灵活变通;探究换教师教为学生做,深入挖掘。物理科新课改教学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实验的特殊功能,倡导质疑讨论的学习方法,在实践素质教育中,创造教学新奇迹。  关键词:新课改 大气压强 动手实验 教材       传统物理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參与不多,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动手实验机
期刊
节约,一直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节约教育也一直是全社会所重视的品德教育。对学生进行节约教育,是每一位生物教师的责任。下面我谈谈自己是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节约教育,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的。  一、利合课堂教学渗透节约教育  (一)利用教材已有的资料对学生进行节约意识的培养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介绍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让学生知道我国仍然是一个少林国家,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8公
期刊
数学家波利亚说:“解题是人类最富有特征的一种智力活动。”也是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在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利用分析法和综合法这两种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但纯粹的利用分析法和综合法进行解题效果并不佳,容易出现思维受阻现象,甚至一筹莫展,误入歧途。如果能把问题迁移到另一个形似的已熟悉的问题上来解决。为寻求解题途径另辟天地。把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这主要靠联想。联想是探索解题途径的一种基本的思维方
期刊
摘要:教师的教案,一向成为管理者例行检查评估的依据。然而,传统的教案呈现方式,却俨然成了教师的繁重负担,于是有的应付检查的教案便应运而生。其低效、高耗,大家也心知肚明,却难以实行革命性的改变。我们放胆探索多年,确信:教案写在教科书中实用可行。  关键词:实用有效、个性化、专业成长       教案是背课的文本呈现,它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预设。写教案的过程,是教师参透、借鉴相关文本而生成教学智慧的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人发展,在近年来的各类竞赛、考试中逐步淡化了记忆性内容为主的考试,加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的考查,出现了不少联系“热点时事”,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联系生活实际的开放性试题和以科技为背景的综合试题。面对目前的数学命题改革的趋势,我们必须在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1
期刊
近年来,各省市的中考物理试卷中,出现了许多新题型的试题。如开放性问题,联系实际的問题,探究性问题,综合性的问题等;下面精选各地中考试题为例展现这方面的风采,并对开放性试题作简要的解析。
期刊
摘要:现代高科技和人才的激烈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创造性思维的竞争,而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求新、求异、求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1、指导观察2、引导想象3、鼓励求异4、诱发灵感  关键词:创造思维引导,实践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如何让在学校里学习的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的发展,使他们能够顺利地成长,是学校、家庭和社会
期刊
摘要:政治课堂历来被视为枯燥无味的课堂,不仅学生不喜欢,就连上课的教师也觉得无可奈何。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效课堂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高效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目标也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围绕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做文章,因此,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