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形式与内容在诗歌翻译中的地位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ning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歌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作为一种最精妙的文学类型,诗歌的美集中在其形式与内容。关于其翻译,现存许多争議,主要是散文学派和诗歌学派的对峙。本文以《鹿柴》三译本为例,探讨形式与内容在诗歌翻译中的地位。
  【关键词】诗歌 内容 形式 鹿柴
  《鹿柴》是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是他隐居辋川时的作品,描绘其处所“鹿柴”附近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官场的厌倦。诗人完美的画面裁剪,巧妙的取景布局,并用以“响”的动烘托“空”的静的艺术辩证手法,让全诗浑然天成,毫不做作。而隐藏于这一画面背后的禅意,使该诗显出更深意蕴。本文以《鹿柴》G. W. Robinson,Kenneth Rexroth和许渊冲的三个英译本为例,分析形式与内容在诗歌翻译中的地位,三个译本以下分别简称version1,version 2,version 3。
  一、诗歌中的形式与内容
  诗歌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作为一种最精妙的文学类型,诗歌的美集中在其形式与内容。关于其翻译,现存许多争议,主要是散文学派和诗歌学派的对峙。前者认为诗歌可译为散文;而后者则坚持诗只能译成诗。一首诗就像是一个立体物,每个面都是其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译文应该从形式、内容等各方面接近原文。笔者认为诗歌的美更多的在于其表述方式而非表述内容。形式可以说是诗的灵魂,而做一首诗实在就是赋予一个形式与情趣。
  二、《鹿柴》三译本的对比赏析
  1.《鹿柴》原诗及其三译本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Version 1:Deer park
  Hills empty, no one to be seen, We hear only voices echoed—With light coming back into the deep wood, The top of the green moss is lit again. (G. W. Robinson, 1973)
  Version 2:Deep in the Mountain Wilderness
  Deep in the Mountain Wilderness, Where nobody ever comes, Only once in a great while
  Something like the sound of a far off voice, The low rays of the sun, Slip through the dark forest, And gleam again on the shadowy moss. (Kenneth Rexroth, 1970)
  Version 3:The Deep Enclosure
  In pathless hills no man’s in sight.But I still hear echoing sound. In gloomy forest peeps no light, But sunbeams slant on the mossy ground. (Xu Yuanzhong, 2000)
  2.诗歌内容。内容的再现主要体现在字词的意思上。《鹿柴》的前两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中的“空”字,最能体现本诗的禅意,能否翻译好该字是译文成功与否的关键。Version 1 将“空”译成“empty”,不仅表现出了视觉上的空,更表达出寂寥的情境。Version2没有直接翻译“空山”,而是将其“深化”,译成“deep in the Mountain wilderness”,试图挖掘更深层次的含义。Version3则将“空山”译成“pathless hills”,具有画面感,却无法体现出寂静,在意境传达上略有欠缺。诗歌后两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深林”一词三个译本分别用的是“deep wood”,“dark forest” 和“gloomy forest”。从内容的传达来看,笔者认为version 2更胜一筹。首先“forest” 比“wood” 更为准确,深林应该是指郁郁葱葱的森林,而非灌木丛,人在灌木丛中不太可能行走,并看到大片青苔。再者“gloomy”表现出了森林的葱郁,而“dark” 仅修饰了“forest” 的颜色。再看“青苔”一词,三个译本分别选用的是“green moss”,“shadowy moss”和“moss ground”,version 1,2 都是不错的翻译,而version3 语义中心发生了转移,描述的不再是moss,而到了ground上。
  3.诗歌形式。从形式看,五言、七言的唐诗自带一种整齐对仗的美感,体现了中文对对称美的追求。在《鹿柴》的三个译本中,version2用的是散文体,version1和version3则选用的是诗体。散文体译诗一般节奏自由、句式完整、语言规范,但不能很好地体现原诗朗朗上口的韵律、凝练简约的风格和新颖独特的表达。朱光潜说:“如果用诗的形式表现的,散文也可以表现,甚至表现得更好,那么诗就失去它的‘生存理由’了”。在节奏上,verison2没有了原诗那种抑扬顿挫之感,节奏被拉得太长。version1与version3相比,version1各行间词数不一,很难做到与原诗类似的节奏感。Version3,采用每行七八个音节的格律诗,抑扬顿挫之间传递出山中幽静空灵之感。译者颇费心思的将第一和第三,第二和第四的开头用同一单词开始并句尾押韵,每行的音节数都控制在七八个左右,可谓是完整地传达出了原诗的形式美,因此要胜于其他两个版本。
  三、结语
  诗歌是最简洁灵活、富有想象力的文学语言。汉诗以其独特的修辞形式和意象,在文体、音乐性及文化意象的传递上具有独特的美,译者应尽量还原这种美,尤其是在形式上把握住汉诗所想表现的情趣和所应有的声音节奏。正如吴钧陶所说,“诗要译成诗,不要译成散文。是格律诗,不要译成自由诗。格律不是枷锁,不是镣铐;格律是舞蹈的规矩,三步、四步、华尔兹、探戈等等都有规矩,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善舞者是不会感到束缚的”。
  参考文献:
  [1]傅浩.我的译诗原则和方法及作为译者的修养[N].中华读书报,2002-6-19.
其他文献
【摘要】对话在小说中对于刻画人物形象、凸显人物性格特点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以《阿Q正传》中的人物对话为语料,采用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通过哈蒂姆和梅森的三维语境模式对其中的对话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在翻译过程中语境三维模式如何指导译者进行翻译。  【关键词】小说对话翻译 三维语境 交际层面 语用层面 语符层面  一、引言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它发生在特定的语境中。在不同的语境中,一个对话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广进行,对于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而言,在新形势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正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影响着高中英语教学效率的提升。而以读促写模式的出现,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一个便利的条件,使得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工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文从高中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着手,探究以读促写在提升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效率中的应用。  【关
According to some previous research,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affects a teacher’s effectiveness. Among them, the teacher’s preparation/knowledg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combined se
【摘要】英语阅读能很好的培养和发展小学生英语语言输入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尤其在知识日新月异,信息突飞猛进的今天,英语阅读作为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小学英语 英语阅读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现行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词汇量大,信息输入多,而小学生却对单词遗忘的快,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差,在阅读方面存在着不少难点。搞好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摘要】互联网 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良好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了以翻译产业为首的语言服务业的兴起。为顺应互联网 新业态的发展潮流,语言服务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论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互联网 背景下湖北语言服务业的现状、发展机遇以及挑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互联网 语言服务 翻译 SWOT  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在2
【摘要】从学生时代到教师生涯,“学生在考试中粗心失分”的现象是亘古不变的,总有学生由于马虎没看清题目或思考不到位而扣分,最终与“优秀”失之交臂。如何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在练习中犯下低级错误?我认为掌握解题技巧之“抓好关键词”是关键。本文就将结合实例谈一谈如何在小学英语练习中完美地运用这一解题技巧,从而提高分数。  【关键词】小学英语 解题技巧 关键词 分数  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我们“不以分数论英雄”,
【摘要】高职商务英语翻译属于实训课程,翻译实训室是培养实用性商务翻译人才的主要基地,提升翻译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翻译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分析实训室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提高和完善翻译实训室建设和管理的創新性方法与措施,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翻译人才提供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 商务英语 商务翻译
【摘要】国家现在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语言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语言创造力正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和提高综合文化素质的内容之一。本文基于湖北文理学院学生的调查数据,应用Amabile 提出的主观评判法(Consensual Assessment Technique)对学生的语言创造力进行评估,并且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大学生英语语言创造力是否受性别、家庭、性格、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其为载体的电子商务技术也随之迅速蓬勃发展起来,尤其在我国,短短十数年间,电子商务平台像雨后春笋般遍布华夏大地。然而,电子商务及其相关服务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国陆续颁布相关法令规范电子商务操作方式以期保障相关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安全环境。《波兰电子签名法》便是其中代表。本文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具体翻译过程及范例,总结该法的翻译过
【摘要】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改变,英语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一项。网络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海量的教学资源,延长了教学时间,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实时互动,对于改善高职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的教学模式,分析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以期推动英语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网络平台 高职英语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