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主张师生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在问题动机的强烈驱动下,学生通过积极运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完成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等一系列任务,然后再进行实践,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和知识脉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引导层动画是FLASH动画制作中最基本的动画形式,为制作复杂的动画奠定了基础。因此,如何提高引导层动画的教学效率就显得格外重要。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把任务驱动法引入引导层动画的教学中,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一、用任务设置的生活性和趣味性来进行教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设置的任务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学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很难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兴趣往往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运用任务驱动法模拟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突出任务设置的生活性和趣味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笔者用生活中的常识,即月亮围绕地球运动来进行引导层动画的教学。“怎样才能模拟月亮绕着地球转呢?”这个问题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看着学生求知的眼神,笔者继续讲解:“月亮作为一个图层,也就是被引导层,而另外一个图层,即引导层,便是月亮的运动轨迹,我们可以用矩形工具画一个圆。”这样一来,学生便对引导层动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笔者再详细讲解了做引导层动画时的一些细节,这样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掌握这部分知识了。
二、用任务设置的差异性来进行教学
任务驱动法要求教师要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而任务设置也必须有差异。
对于FLASH引导层动画的任务设置,教师可以先设置“单条运动轨迹引导单个运动对象进行运动”的任务,如月亮绕地球运动。然后,教师可以设置“让多个运动对象沿着单条运动轨迹进行运动”这样稍有难度的任务,如两架飞机同时绕地球飞行的动画。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让多个运动的对象沿着多条运动轨迹进行运动”的任务,如多片树叶随风飘落的动画,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三、用任务设置的渐进性来进行教学
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要考虑知识的特点和难易程度,按照知识的渐进性,一般可将任务分为基本任务和提高性任务。基本任务的要求十分明确,它包含了要学的新知识、新方法,教师列举一个具体的样例,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只要学生能照着样例做出来,就完成了基本任务的要求。如一个小球沿轨迹运动,这条轨迹是一条圆弧或有规则的曲线,学生只要按照要求画出圆弧或曲线就可以了。而提高性任务则是在基本任务的基础上,按照知识的渐进性而设计的,学生必须经过深入思考,才能完成任务。如在制作树叶随风飘落时,增加树叶越变越小这一要求,这样树叶落下的过程就是一条不规则的曲线,学生只有根据图形大小的变化来操作,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在进行FLASH引导层动画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任务驱动法来设计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从而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引导层动画的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南昌汽车机电学校)
引导层动画是FLASH动画制作中最基本的动画形式,为制作复杂的动画奠定了基础。因此,如何提高引导层动画的教学效率就显得格外重要。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把任务驱动法引入引导层动画的教学中,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一、用任务设置的生活性和趣味性来进行教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设置的任务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学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很难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兴趣往往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运用任务驱动法模拟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突出任务设置的生活性和趣味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笔者用生活中的常识,即月亮围绕地球运动来进行引导层动画的教学。“怎样才能模拟月亮绕着地球转呢?”这个问题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看着学生求知的眼神,笔者继续讲解:“月亮作为一个图层,也就是被引导层,而另外一个图层,即引导层,便是月亮的运动轨迹,我们可以用矩形工具画一个圆。”这样一来,学生便对引导层动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笔者再详细讲解了做引导层动画时的一些细节,这样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掌握这部分知识了。
二、用任务设置的差异性来进行教学
任务驱动法要求教师要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而任务设置也必须有差异。
对于FLASH引导层动画的任务设置,教师可以先设置“单条运动轨迹引导单个运动对象进行运动”的任务,如月亮绕地球运动。然后,教师可以设置“让多个运动对象沿着单条运动轨迹进行运动”这样稍有难度的任务,如两架飞机同时绕地球飞行的动画。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让多个运动的对象沿着多条运动轨迹进行运动”的任务,如多片树叶随风飘落的动画,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三、用任务设置的渐进性来进行教学
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要考虑知识的特点和难易程度,按照知识的渐进性,一般可将任务分为基本任务和提高性任务。基本任务的要求十分明确,它包含了要学的新知识、新方法,教师列举一个具体的样例,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只要学生能照着样例做出来,就完成了基本任务的要求。如一个小球沿轨迹运动,这条轨迹是一条圆弧或有规则的曲线,学生只要按照要求画出圆弧或曲线就可以了。而提高性任务则是在基本任务的基础上,按照知识的渐进性而设计的,学生必须经过深入思考,才能完成任务。如在制作树叶随风飘落时,增加树叶越变越小这一要求,这样树叶落下的过程就是一条不规则的曲线,学生只有根据图形大小的变化来操作,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在进行FLASH引导层动画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任务驱动法来设计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从而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引导层动画的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南昌汽车机电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