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与认同:建国初期广东首次普选的政治动员

来源 :黑龙江史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ny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3年至1954年间举行的全国首次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建国初期广东首次普选的宣传发动,是全国普选活动的一个侧面。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人民民主制度的发展,并为县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时,激发了人民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热情,提高了人民群众在国家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 The election of the first representative of the grassroots people’s congress held in China from 1953 to 1954 is one of the landmark events for our people to be the masters of our country and has a milestone significance. The first popularization of Guangdong in the early day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started its propaganda as one aspect of universal suffrage throughout the country. In a certain sense, it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democratic system an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people’s congresses at all levels above the county level and further perfected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in our country. At the same time, people’s democratic awareness and enthusiasm fo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have been stimulated, the enthusiasm and creativity of the people in their nation-building have been enhanced, and the 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has been strengthened.
其他文献
年关又将至,我们已站在2012的末梢,预言落空,世界末日没有来临,翻年又是一个开始。我们的双脚踏上新的征程,不论是回家的温暖的路,还是奋斗的曲折的路,或是升华的心灵的路,走的是路途
他,和颜悦色、平易近人,时常提醒我做一个和善的人;他,谨言慎行、虚怀若谷,时常教育我做一个谦和的人;他,孜孜不倦、著书立说,时常激励我做一个永远进取的人。——题记一、父
曾经看过一则轻松小语:“当你已经拥有六个苹果的时候,你会把它通通吃掉呢?还是把其中五个苹果送给朋友一起分享?”如果你把六个苹果通通吃掉,那只有你一个人吃到苹果的香味,
生活总是这样,只要你仔细聆听,总会发现一丝爱的声音。到邻近城市出一趟短差,乘最早的一趟火车。车上都是早起到钢厂上班的工人,好多人都坐在座位上昏昏地睡着。一个男的来回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自媒体"微博时代已经到来,如何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开辟网络时代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阵地,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以"双重性"视角对微博的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利用休息日去临城看一个朋友。在做这个决定之初,心便雀跃不已,如同要开始一场期望已久的盛大旅行。其实,不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但在我是实实在在的一次
“感质”问题是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弗兰克·杰克逊与物理主义者围绕“感质”展开了激烈论战,力图通过他的知识论证宣称物理主义是错误的。保罗·M·丘奇兰德
学习一种语言,不仅要掌握这种语言的结构,而且要了解该语言依附的文化背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契机
本文的思考主要在语文课程本体论层次.笔者对海德格尔哲学进行梳理,进而反思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误区,从对海德格尔哲学中的“领悟”的思辨中寻找其哲学与语文教学走出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小学生的心理不成熟、判断能力较差、独立能力不够强、以及多变、善变、反复的特点,教师应正确理解和把握以学生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