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职场“魅力先锋”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b9912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篇语: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201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522万人。在就业形势空前严峻的背景下,高校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又有哪些成功经验?《职业》杂志特别推出高校就业负责人访谈集,独家对话N大高校就业负责人,深入解读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大学生就业难寻求破解之道。
  
  就业压力非一朝一夕能够缓解。“如今的大学生可以自由规划自己的职业之路了,这对他们来说是件好事,又不完全是件好事。” 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熊义志博士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分析,“高中时期就要开始做职业规划,从专业的选择到发展地区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而这些,中国的大学生都还处于摸索阶段。”
  
  中小型城市更有职业发展亮点
  
  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的崛起,然而中国的崛起不单是指北京、上海或是某个地区的崛起,而是全中国的共同进步。“大学生找工作都爱往大城市跑,大城市真的好吗?未必。”熊义志博士指出,每个省份都有各自的发展亮点,而这些信息却得不到广泛的传播,这是妨碍大学生放开眼界、迈出脚步的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大城市的‘分母’太大,‘相除’之后发展几率所剩无几。而一些中小型的城市反而能找到更好的发展前景。”
  规划滞后与信息结构的缺失,是需要全社会来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学生自我修炼:打造职场“魅力”
  
  “就业三件宝:MQ(德商)、EQ(情商)、IQ(智商),三个字的首字母连起来就是‘MEI(魅)’,这就是我的‘职场魅力论’。”熊义志博士笑着告诉记者。
  MQ(德商)即一个人的基本品质。《大学》中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正确积极的政治观和价值观是处事的第一要律。只有与单位的价值取向、政治取向和品质相匹配的员工,才能受内在价值的激励而非物质激励,去适应单位的环境,同时发挥自己的价值。
  EQ(情商)是识别、评估、影响或者控制自身及他人或团队的情绪的能量。社会越发达,企业核心竞争力越高,分工就越细致,这就愈加体现合作的重要性。好的员工能够影响别人积极向上。如果一个人总是有意无意地带给他人负面情绪,那么就难以被一个集体接纳。“现在中国家庭的教育模式都是‘小皇帝”式的,这导致大部分学生习惯以自己为中心,走上社会后完全不懂得顾及他人的情绪,所以惨遭淘汰。”熊义志博士一语中的。
  IQ(智商),这里讲的智商并非纯指智力,而是指 “社会技能”。要就业,专业方面的技能自不用说,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掌握与人沟通的技能,高超的交际能力总能够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广积人脉也永远是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怎么获得这些让自己很有吸引力的素质呢?熊义志博士给出了一字箴言:“练!”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先致其知。世间的很多规律,只有进行了深入的体验和思考,才能得到更有效的锻炼。
  
  学校助力就业:人才“彩虹计划”
  
  当然,仅靠学生自己努力打造还略欠火候,学校也必须适时地推出促进就业的机制。清华在这方面堪称楷模。
  “我们衡量就业质量有两个标准,第一,学生的职业选择要满足国家的发展及对优秀人才的需求;第二,学校的职业选择要有利于毕业生职业生涯的科学发展。”在此基础上,熊义志博士精细划分了以下类型的职业目标,分别以七色彩虹代表。
  第一类,又“红”又“专”,即整体素质很优秀的学生,学校要积极引导他们服务于国家的战略需要,到重点行业的重点区域去工作;
  第二类,温暖“橙”现,指帮助在就业过程中,学业上、家庭经济上有困难的同学;
  第三类,炎“黄”大地,意指优化清华毕业生就业分布的区域结构,引导一部分毕业生到国家中西部的一些城市去工作;
  第四类,“绿”意盎然,国家一直强调基层需要人才,有基层经历的人才才是国家未来发展的绿色希望;
  第五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希望学术研究领域的学生们比前辈们更上一层楼;
  第六类,创业“蓝”海,积极响应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
  第七类,“紫”光清华,此为清华校色,特指就业计划的重点关注对象——清华的本科毕业生。
  这也是目前2010年清华就业引导极具精细化的“彩虹计划”。
  
  “院系走访”监督促进就业
  
  为保证此项工作能够深入到每位学生,清华大学和各院系间还设立了“院系走访”机制。就业中心的老师拿着即将毕业的学生名单到各院系去,每个院系管理就业的老师给出相应的学生的具体就业情况,该生目前是在投简历,还是已经拿到了Offer,或者已经签订了三方协议?以保证学校能够及时、有针对性地做工作。
  “我们每年会举办大大小小四百多场招聘会,共计两千余家招聘单位参加。同时,我们还会通过清华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以及短信方式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熊义志博士介绍说,为落实国家的全面发展战略,清华大学每年也都会推荐重点学生去西藏、新疆、重庆、甘肃等地扎根。
  有了社会的默契配合,学生的自我提升以及学校的推波助澜,大学生打造成功的职业之路指日可待。
  
  高校名片:
  清华大学,前身为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环节,近三年来,清华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7%以上,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4%;赴国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比例每年以5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2009年达79.4%;前往西部、东北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从2004年的90人,攀升至2009年的389人,增长幅度达4倍之多;2009年有48名毕业生签约各地基层选调生项目,4名毕业生赴西藏基层农村工作。
其他文献
目前,校企合作已成为技工院校培育人才、企业培养员工的双赢模式。2015年12月18日,在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举办的“第三届校企合作推进会”上,到场的百家企业与学院共议校企合作。《职业》杂志社记者在会上采访了世界500强企业——ABB集团(以下简称“ABB”),讨论了企业人才需求、未来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路径。  《职业》:ABB为什么会成为本次校企合作推进会的一个亮点?  叶涵:ABB
摘 要:为解决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脱节等问题,中职学校需要结合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趋势来推进专业群建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中职学校需要根据各地产业实际及各学校实际情况来确定专业群、制定专业群建设目标,以更好地促进专业群建设、专业群资源共享,以便能够长远发展。  关键词:产业链 产业集群专业群建设 原则 目标 措施  课 题:本文系“广西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研究基地——电气技术应用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艺术设计类课程,提出了培养学生综合美能素养为最终目标的艺术设计教学观点。以装饰图案课为例,实施了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和应用美的美能培养四部曲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美能素养,为中职艺术设计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美能艺术 图案设计 教学 创造能力  对美的感知与需求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我国一直把美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
摘 要:钢琴即兴伴奏,是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走上幼师岗位的一项重要技能。然而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设备陈旧化、教学模式传统化、教学手段单一化等,严重制约了学生钢琴即兴伴奏技能的提升。本文介绍了扬州旅游商贸学校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了钢琴即兴伴奏信息化教学改革,通过构建信息化教學平台、探索信息化教学方法、加强信息化远程辅导、注重信息化教学评价等实践策略,有效提升钢琴即兴伴奏信息化教学
摘 要:科技和互联网的日益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本文分析提出,作为技工院校的党员教师,面对发展的新时代,想要赢得主动,就必须把握新时代、践行新理念、展现新担当。  关键词:变化 本领恐慌 技工院校 党员教师一、新时代赋予教师学习新本领的需求  改革开放至今,社会的变化犹如装上了加速器,新事物出现之快,雨后春笋犹不及。曾经刷爆朋友圈的原央视主持人、著名互联网投资人张泉灵的演讲——《时
陕西汽车技工学校: 与铜川市耀州区展开精准扶贫技能培训战略合作  近日,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举行了2017年“耀州区政府与校企合作”精准扶贫技能培训战略合作签约暨首批学员欢送仪式。铜川市耀州区人民政府与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举行了精准扶贫技能培训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全面实施政府与校企合作技能培训战略是耀州区推进就业扶贫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也是贫困群众实现脱贫的一项基本保障,通过定向技能培训,激发
“网红”,是指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某个行为被网民关注而走红的人。杭州市電子信息职业学校电子信息专业教师、校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宣琪成为网红,却与此无关,是他的学生上传至腾讯网的3分钟短视频,让他入围杭州市职教“十大网红教师”的行列。  宣琪老师是全校学生心目中的“男神”。他不仅长得高大帅气,对职业教育更是一往情深。他创新的“云实训”教学法,使师生受益多多;他以教研带动教学的做法,不仅让
按照人社部技能扶贫的总体要求和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目标,贵州省各级人社部门牵头抓总,全面整合人社、扶贫、农业等部门培训资源,采取强化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加大宣传力度、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开展培训、加强就业服务、严格培训监管等有力措施,对农村青壮年和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大规模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全力促进其就业创业。2018年以来,全省共完成农村青壮年劳动
摘 要:本文依据笔者对北京修证公益基金会“职业素养院校工程”的课程体系的实践与体会,指出“诚信”“专业”“积极”“谨慎”是灵魂,“知行合一、修证相应”和“全生活修炼”是该课程体系的核心理念,并对该课程体系的信效度以及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开放性做了探讨。  关键词:职业素养 课程体系 核心理念  本文所说的职业素养课程,是指北京修证公益基金会“职业素养教育进院校工程”的课程体系(以下简称修证版职业素养
7月1日,《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和《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正式实施,不仅要求派遣岗位必须满足“三性要求”(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等条件,还规定劳务派遣必须同工同酬,这无疑抬高了劳务派遣用工的准入门槛,更对企业的传统用工方式及理念提出了挑战。  那么,各地企业的劳务派遣现状如何?新法实施后,企业用工管理将面临哪些挑战?企业该如何面对这些挑战?在人社部法规司与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FE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