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wi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借钱,有这样一个故事。假如一个人需要向朋友借三千元钱,他有两种做法。其一,他觉得一次借太多不好,于是先开口借两千。一个月后,央求朋友再借一千。朋友觉得:他这个人有点过分啊,之前借的没还,又开口来借新的。第二种做法是,一次借四千,答应很快归还。一个月后,先還掉用不着的一千元。朋友会觉得:这个人靠谱。

其他文献
我曾经写过一篇小说,名曰《美食家》。坏了,这一来自己也被当成“美食家”了,人们当众介绍:“这位就是美食家陆某……”其实,此家非彼家,我起码算是个作家。不过,我听到“美食家陆某”时也微笑点头,坦然受之,并有提升一级之感。因为当作家并不难,只需要一张纸与一支笔。纸张好坏不论,笔也随处可取。当美食家可不一样了。一是要有相应的财富和机遇,吃得到、吃得起;二是要有十分灵敏的味觉,食而知其味;三是要懂得一点烹
期刊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圆形和三角形,哪个让人感觉更有力量?”  请大家凭第一感觉立刻作答。虽然是靠模糊的直觉进行选择,但我想90%以上的人都会选择三角形吧。看到圆形而感觉有力量的人,恐怕只是极少一部分性格比较怪异的人。大部分人都会认为直线比曲线更能表现出力量感。  直线和力量感關系密切,证据就是大多数商务正装,尤其是男装,都是直线型的。领带、西装、长袖衬衫等,都是以直线为基础线条而设计的。  直线
期刊
我们已经太习惯自己的体温,以至对它视若无睹,除非中暑、发烧、寒冷,才会关注它。如果静下来思考我们的体温为何如此,会发现其中暗含着更加久远的故事:恒温动物异军突起,与变温动物争夺天下。这是一场考验能源获取、动员效率、反应速度,甚至抵御生化武器的持久战争。最终,恒温者彻底占据了天空和大地。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体温是37摄氏度,其实人类的体温因为身体部位和时间的不同,都会有所差别。  但变化范围有限,出
期刊
現居澳大利亚,从事绘画、设计工作的老挝艺术家福斯替芬,将脑海中幻想的场景,通过PS 技术展示给观众。虽然照片的内容充斥着荒诞的意味,却增加了趣味性,使人的思绪徘徊于现实与想象之间。
期刊
春天的美  在漫长的人类绘画史上,曾有过许多描绘春天的作品。然而,还没有哪一幅作品能与这幅波提切利的《春》相媲美,这幅作品可以说是尽善尽美地表现了春天的美和典雅。在这幅画里,波提切利不仅把众多的人物都安置在适当的位置上,而且还根据他们在画中的不同作用,给予他们恰当的动作。他就像是一位优秀的舞台总导演。  乍一看,这幅画确实会使人认为画的是一幕舞台上的戏剧。戏的布景是一片金色微暗的小树林,它也是画面
期刊
青春暂停键  张进曾是媒体人,2011年患抑郁症后,生活重心发生转变。在一年治疗康复后,他写了本有关抑郁症诊治的书——《渡过》,并开办公众号进行科普,几年下来,聚集了一批读者和患者。  社群会定期聚集康复者、医生和咨询师,举办线上家长学堂。张进逐渐发现,很多实际问题还需要面对面解决,尤其是当亲子关系需修复、社交恐惧待克服时。青少年抗抑郁的背后往往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  2018年12月30日
期刊
一  父亲黑泽明不擅长买礼物,甚至连长年生活在一起的母亲的“三围”都不知道。一次,他给母亲买了一套能塞得下两個人的衣服,母亲一句抱怨都没有,反而穿着它,对我们说:“大家快来看看这件能塞下两三个人的衣服。”她边说边跳起舞,真是一个乐观的母亲。在场的人都捧腹大笑。  父亲是奥黛丽·赫本的狂热粉丝。母亲就在紧身短裤上配一件毛衣,将头发梳成小男孩的样子,模仿赫本喜欢的纪梵希设计的衣服穿搭。  大翻领流行的
期刊
大约是1558年的秋天,已经在龙椅上坐了36年的嘉靖皇帝,在庆祝自己生日的当天,收到了一份奇特的礼物。这份礼物是由181棵灵芝组成的巨大的芝山。这些灵芝天然生成,棵棵鲜活。最大的几棵,直径在60厘米以上。  照例,如此珍贵的礼物都会经由礼部查验,然后才呈至大内。这座芝山的敬献者,是陕西鄠县(今鄠邑区)的平民王金。此人敬献芝山之前的行迹,已泯不可考,但由于这次敬献,他立刻成了名动朝野的人物。  在民
期刊
顾随先生解释“文人相轻”,认为文人相轻皆由自尊来,而以理智判断之,又不得不有所“怕”,所谓“后生可畏”也。欧阳修说“东坡可畏”,有东坡在,“三十年不复说我矣”!东坡又怕黄山谷(庭坚)。“盖山谷在诗的天才上不低于东坡,而功力过之,故东坡有效山谷体。”顾先生说。黄山谷又怕谁呢,怕陈后山(师道),后山作品虽少,但“在小范围中超过山谷”,因此,山谷又说:“陈三真不可及!”  晚清以至民国,“不觉前贤畏后生
期刊
一群女士参加了一个研讨会,主题是如何与丈夫维系爱的关系。  主持人问:“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爱自己的丈夫?”所有的女士都举起了手。  主持人又问:“你上次告诉丈夫你爱他是在什么时候?”有些女士回答今天,有些回答昨天,有些则回答不记得。  主持人请这些女士拿出手机,给丈夫发条短信,内容是:“亲爱的,我爱你!”然后,主持人让她们交换手机,并大声读出手机上的短信回复。  其中一些回复如下:  1.你是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