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评价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er1116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亟须解决的难题,以分层评价方式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得出分层评价适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英语;分层评价;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措施之一,在我們所处的县域内,小学英语自三年级开始学习,并且每周只有三节课,相对而言,教学时间较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抓紧这三堂课每分每秒的时间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分层评价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运用更能体现出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
   一、分层评价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一)分层评价在小组合作评价中的应用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极为重要。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恰当地安排学习任务,而且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
   (二)课堂分层教学过程中小组间的评价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分层评价从小组合作在检查词汇预习、知识内容理解、角色扮演对话、游戏巩固、课堂习题练习这几个层面的应用进行研究。
   二、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具体评价
   在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上,学生都是站立在不同的层次上的,我们在教学中习惯于将学生划分为优良生、普通生、学困生和极差生,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而我们所研究的分层评价在这样的学生分类中更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评价的语言要更加准确,不仅不能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这种评价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的具体评价,也是教师针对各个组内成员之间思维水平存在的差异进行恰当有效的评价。
   优良等次的学生在班级中占少数,优者更少,但教师可以把这部分学生划分为一个层次来进行评价,他们在英语的学习中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都比较突出,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可以使用英语口语进行评价,如Good,Very good ,Well done,Great,Good ideas,Right等,这些学生能够听得懂并会在日常学习中运用,虽然内容较少,会使用的人数也较少,但经过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后,能够引导其他学生进行简单的口语常态化练习,这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是不可否认的小小的进步,而作为英语教师要通过这小小的进步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于普通等次的学生来说,教师在对其进行口语评价时,有一部分学生对语言较敏感,也喜欢学习英语,他们能够通过自我调整与学习尽力保持或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对这些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的评价可以使用对优良生的评价方式,而另一部分学生恰恰相反,可能对英语不感兴趣,也可能在学习这门功课上有一定的障碍,但他们一定有自己的优点,英语教师在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评价时,可以和学困生归于一个层次来进行评价,因为他们在对英语学习的排斥上会有相似的地方,作为英语教师,对这部分学生要多用些心,要和其他学科的教师多交流,发现其闪光点,更要多思考设法使其优点与英语的学习产生交集,从而激发这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而对于极差生的评价,虽然处于这个层次的学生在班级中是极少数,但对于任何一位教师来说更为难,虽然上述对学困生的评价都适用于他们,但依然不足,因为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极有可能是各门学科都差的学生,所以任课教师不能以其学习效果和成绩来对其进行全面评价,尤其是否定式的评价,我们要尽力地创造条件使其尽可能多地学习一些知识来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对这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评价应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水平存在差异,思维方式也各不相同,所以任课教师需要视具体情景和学生具体的表现做出恰当有效的鼓励性评价,同时要引导和教育学生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习,知道他们肩负着什么样的使命,也就是给予学生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因为我们是英语语言的学习者和教育者而忽视教育的根本,当我们对学生的评价联系到他们的未来、祖国的明天时,他们的学习态度会有明显好转,尤其是一些惰于学习的学生,所以德育评价在课堂教学中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且要贯穿教学的始终。
   分层评价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再迷茫,使“教”与“学”都有力地良性发展,并且也面向了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分层评价不仅只适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也适用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姜杰,宋建军.分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实施方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6).
   [2]孙莉.浅议小学英语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好家长,2015(43).
   注:本文系定西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评价方式研究”(课题立项号:DX[2020]GHB04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红平(1982.10—),女,汉族,甘肃定西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广,各教学领域中的思政教育引起了极大重视。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信息技术课堂,是中学信息技术课需要探究的大问题。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增强政治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文化自信,从而实现新课改的目标,达到贴合实际思政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思政教育;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思政教育贯穿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始终,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意识有利于其
一、导言   《故乡》这篇小说如标题一样是鲁迅先生为了纪念他的故乡写下的,但除了纪念那本没什么可纪念的故乡之外,鲁迅先生还表达了对新生活的追求。原文末尾:“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先生厌恶当时的社会面貌,全文写满了他对故乡“物是人非”的悲哀。同时鲁迅先生也期望这样的社会面貌能够改变,但是这样的改变并非他一人之力能够做到,
期刊
摘 要:初中学生在生理上已经逐渐成熟,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在此情况下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初中生物学知识中有关于生理卫生、生命成长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让教育有载体,能够从科学理论和思想认识上做出引导,以此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使学生正确看待自身的成长发育,能够形成对友情、亲情、爱情的认识,实现健康成长。   关键词:
物理作为一门具有逻辑体系的学科,它的主体是由一系列规则构成的,从规则出发可以推得概念群。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学好物理的关键,也是初中生的困难所在。学生概念掌握困难的原因,一是没有相应的经验基础,不会知识迁移,缺乏情景和知识的融合理解,对概念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二是概念教学的设计没有遵循概念形成的原理和规律,教师没有考虑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直接从物理知识的逻辑体系出发来设计概念教学。   概念的形成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学科素养在教育教学中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也是目前教育改革中的重点问题。教师应该将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利用不同的策略贯彻落实核心素养,优化教学模式。主要针对高中数学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策略进行具体说明。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在数学教材中,数学知识是根据板块进行排版的,即将数学知识分成不同的单元,而且每个单元之
摘 要: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重要时期。从小学课堂的角度出发,浅谈小学课堂教学对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提高核心素养的相关论述。   关键词:小学教育;习惯养成;核心素养   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则决定了品质,而品质也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优良的素质让人受益终生。“成功的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良好的核心素养相当于一个健康的人格,而小学阶段又是养成
摘 要:在当今教学背景下,更加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借助模块式教学方式,从语文知识点的不同方面着手,让复杂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细化,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语文知识学习中。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完善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响应新课改的号召,符合现代化教学理念。重点研究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板块式教学方式,并提出针对性意
摘 要:日常教学中,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要以提问形式激活课堂“活水”,助力学生成长。有效的提问,能对症出击,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适时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基于此,对核心素养下数学课堂具体提问策略展开详细阐述,旨在打造更为精彩的课堂,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课堂提问   以往教学,以“知识本位”和“题海战术”为主,学生时常处于混沌的学习状态,难以突破。
摘 要:初中美术的发展方向不是教会学生画画,教学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应对中考,而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基础审美、艺术情趣及个人情操等各方面,做到艺术与人文知识并举。2020年是南京中考第一年,根据考试形式与内容,结合美术核心素养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学生走出死记硬背的传统应试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   关键字:初中美术;中考;综合素养   “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