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浅探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xue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1-022-01
  
  在我国21世纪初所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参与式教学法的影响。参与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措施,创设轻松、愉快、平等、有趣、和谐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过程中来,同时充分关注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发现、自我反思,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与模式。
  教学是一门艺术,按照现代的教学理论:教学的重点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的指点或促进下主动学习,真正成为主体。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且在不断的革新,我结合以前的愉快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在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学生真正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称之为“参与式教学法”)教学效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在参与式教学法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不可忽视,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对学习兴趣的浓与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业务水平及方法的运用上。
  第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方法的教育及指导。方法教育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它体现在知识点的形成及一个知识点沿纵(或横)到另一个知识点的过渡处。
  科学的方法是获得知识的门径,知识的增长是能力发展的基础,方法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又会促进知识的学习,形成更加优化的知识结构,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对知识、方法、能力做出整体思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参与式教学呢?
  
  一、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激发情趣,使学生在愉悦中学习,乐于认知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如果能在轻松、活跃、融洽的民主氛围中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便会逐渐成长为具有大胆创新、个性丰富的人。因而,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产生情感期待效应,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在期待我”;提倡“微笑教学”,教师要用自己的神韵、语调等表达对学生的爱,创设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为了做到这一点,在教学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教师不仅仅做学生学习上的导游,更要做伴游。要让学生也有尊严,敢于在和教师讲话时昂首挺胸,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学习中,大家讨论问题时,老师多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放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老师也可以对学生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样的活动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和理念,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使整个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上课意味着人人参与和平等对话,这正是我们所渴望的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是培育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必要选择,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必然表现。为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在民主、互助的氛围中合作,学会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学会有理有据地论述自己的观点。虽然在师生共同学习和摸索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它已使我们看到了新课改的希望和乐趣,看到了新课改的成功所在,作为新课改的一线教师,只有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胜任语文学科新课程的教学
  
  二、创设培养学习氛围,自主探究,使学生在主动中学习,领会新知
  
  自主探究是实施“主体式”课堂教学的核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即是教学的基础,又是主体能力培养的过程。
  布鲁纳认为:实现教育任务的一个可靠方法是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以往的教师总是按着自己的思路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于是在教师的满堂问下牵着鼻子走,学习非常被动,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新的教学模式分析运用,使教师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善于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在激趣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探索,从而获取新知。自学自悟就是让学生自己运用学习方法学习,自己思考,自己领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获得,去体验,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结合学生实际,使学生亲自动脑思维,亲自动手实践,亲自动口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使之成为课堂的主角。
  
  三、创设合作学习时空,讨论深化,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习,理解创新
  
  讨论能集思广益,既有利于学生的参与,又有利于学生的参与,又有利于学生间的多向交流,学习别人的长处,优点,互相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利于不同层次学生共同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并不急于讲解新知,而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学习的时空,采用小组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互相提问,共同商讨,解决问题。
  目前,参与式教学法还很不成熟,本人只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尝试与摸索,我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教学方法是为达到教学目的服务的,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教学过程中宜采用综合优化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设计,灵活运用,使其高效率地达到教学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普通高校必须牢固树立市场经济办学观念,以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要求。面对大量的传统弱势学科,必须激发其内部活力,除旧布新,创办特色;以市场作为中介的“产、学、研”学科建设模式是知识创新的源泉,必将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保证。  关键词:学科建设改革 模式 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1-015-02    中国入世已成
摘 要: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出发,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思维特点,阐述大学品格教育的理念,认为非智力因素与软实力的发展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品格教育始终体现出其不可忽略性与不可替代性。善良的品质,高责任感,向上的生活态度,积极的思维方式是大学品格教育理念的重要内涵。  关键词:大学 品格 教育 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1-017-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门诊口服降糖药(OAD)处方,了解OAD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实践中合理使用OAD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我院HIS系统导出2018年门诊OAD处方进行统计分析,讨论患者年
摘 要:教育的“双主体性说”,把视野转向教育活动中人的主体性,把培养和发挥人的主体性看成是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根本目标。师生互为主体是主体性教学的内在要求,师生互为主体是实现教学互动的条件,双主体互动教学具有双向主动、双向能动、双向促动等特点,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双主体教学形态有参悟式、对话式、体验式、语用式。  关键词:师生互为主体 互动教学 共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道路和桥梁的施工工作是各个城市进行基础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目前,技术人员研究的重点问题就是如何在节省经济成本的同时,提高施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从道桥施工的常用基础材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1-023-01    化学科学素养的提出,可以说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和新课标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能体系,提高其化学素养,同时使自身尽快适应新课程教学,这是每位化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愤悱”“探究”的关系以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1-026-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明确指出:“教学内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种学习方式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其先进性在于它把学生当成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目标的导向性活动,强
摘 要:本文针对高中阶段教师重写作结果,忽视写作能力的培养的现象,探讨了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及学生习作批改的重要性。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写作目标 写作能力培养 习作批改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1-024-02    随着高中英语教材及教学的不断改革,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生写的要求比以往也有所提高。新课程标准八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