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研的视角与实践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_wong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滨湖基于本区现实问题,调整教研视角,深化实践,坚持“优势互补、资源互通、成果共享、区域推进”的区域实践策略,以园为本、研修一体、合作共研,营造了创新的、开放的、合作的生活方式和对话文化。区域教研,启迪着教师的实践智慧,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成就了儿童的和谐发展,推动了全区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区域教研; 教师专业发展; 区域推进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112-002
  一、滨湖区域教研提出的背景
  无锡滨湖区是教育部“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实验区,在深化园本教研的过程中,滨湖各幼儿园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核心,通过个人的自我反思、团队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引领,共同构建了一种多样化的教研模式。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还有诸多问题并不能仅仅依靠园本教研去解决,需要整合区域优势、建立教研共同体、实现同研共赢。当前滨湖区园本教研的主要问题有:教研内容缺少核心问题的引领,教研形式难以引发大家的深刻反思和系统研究;较多幼儿园由于规模小,同年龄段的班级少、教师人数少,形不成真正意义上教研组,无法开展有效的研讨;不注重学习和运用先进科研成果;专业人员的引领难以走进每个幼儿园,缺乏有效理论指导,缺少教研思维的操作过程。[1]
  为此,滨湖区梳理区域优势,整合资源,研究发挥区域教研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调整视角、优化策略、深化研究。滨湖区域教研思考与实践,起始于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幼儿园需要什么”“区域教研能给教师什么?”“我们能一起解决什么?”“什么样的区域教研的方式是教师喜欢的?”“什么样的区域教研过程是教师乐于接纳的?”“如何定位区域教研与园本教研的不同的价值取向与研究重点?”随着实践与研究的深入,他们更关注:如何创新教研制度,涵育教研文化?如何将教研工作重心逐步下移,深入到了每一所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深入到了每一个教学现场,深入到每一位教师的心灵深处?这个实践过程,既伴随着多样化教研活动方式的开发和借鉴,也伴随着新的教育理论学习和运用。
  二、滨湖区域教研的视角
  滨湖区提出以“扎根、分享、自主、创新”为区域教研的主题词,立足区情,坚定“全覆盖、全过程”宗旨。因此,区域教研的视角是:
  1.唤醒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性
  唤起教师的专业自觉性,让教师能在习以为常的教育实践中发现真实的问题,分析问题背后的契机和资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能提出问题,主动改善实践的专业能力,“问题引导变革”。改变教师以领导和专家的标准为唯一标准,甚至努力迎合领导、专家的现象,使她们敢于用自己朴素的语言、生动的事实来诠释教育现象,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并成为一种专业习惯。通过观察、发现、尝试、探索、交流、感悟,追寻基于行动的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以获得当代幼儿教师成长模式的科学认识。[2]引领广大教师养成反思性教学、研究性教学的职业生活状态,促使广大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2.建构动态发展的、具有个性的、关注效益的学习共同体
  研究区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与幼儿园,教研员与教师等互动共进的方式。变自上而下的被动接受式教研为自下而上的合作参与式研修。建立比较健全的、科学合理的区域教研管理制度,形成适合滨湖幼教的区域教研的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行动策略。
  3.推动园所文化建设和特色发展
  解决《纲要》《指南》《教师专业标准》等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各幼儿园建立内部管理机制,确保办园质量的稳定和提高;用国际眼光,抓住本土特色,结合各幼儿园的传统和优势,确立各自的培养目标、课程思想、办学理念和特色选择,促动园所文化建设。
  4.探索区域教研的体例和模式
  借鉴“同伴互助”和“案例教学法”,突出对“主体”、“差异”和“多元”价值的尊重,[3]探索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全程参与、实践反思、行为跟进的、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幼儿园的区域教研活动的体例或模式。引导各园将自己的价值诉求、方向选择,园本的教学理念、原则、模式等,融于具体的教研过程。建立比较科学合理的区域教研管理制度,形成一些有效的区域教研的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行动策略;建立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要求、适合幼儿园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区域教研的目标和内容体系。
  5.关注园所教研制度建设,充实新内涵
  如理论学习制度、教学评优制度、教师进修培训制度、对话交流制度、课题研究制度、问题会诊制度、评价激励制度等;建立区域教研的基础性、发展性标准或评优标准等。
  三、滨湖区域教研的实践探索
  基于上述视角与定位,滨湖试图建构政策导向、制度支撑、专业支持的保障系统,建立行政、教研、幼儿园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建立了长效——可持续、常规——可操作、真实——可检验的、能不断帮助教师解决问题的本土化的区域教研机制。主要实践有:
  1.分析研究现状,研究和建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区域教研目标和内容体系
  滨湖幼教人深入研究区域教研的内涵、规律和原则,正确把握区域教研的基本理念和发展方向。立足区域层面的核心问题,正确把握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整合全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发跨地域、跨园际、形式多样的教研策略,开发区域性课程资源,改进教育教学评价和教师评价,唤醒教师主体意识、自我发展意识,唤醒园级争先创优意识。
  2.积极探索区域教研的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实施策略
  根据区域教研的目标、内容和教师专业水平,深入研究教师个体学习研究、教师同伴合作研究、园际合作交流研究等组织形式、研究方法和保障措施,努力提高各项教研活动的水平和质量。突出重点,积极尝试,在区域教研的活动方式、实施策略上创出特色、形成传统。鼓励和支持各幼儿园革新教研活动的方式方法,努力创建具有教学特色、教研工作特色的教研组。例如区域教研的组织形式有“名师工作室”,“男教师俱乐部”,“专题合作研究”,“专题调研”,“联片教研”,“网络研修”,“教学互访”,“分领域的课程实施小组教研”等。
其他文献
摘 要:图画书,它是以图像或由图像搭配文字,通过连贯的页面来表现内容的图书。由于其形象、简单的特点,它又特别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因此对低年级孩子来说,图画书可以称得上是天生的最佳读本。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图画书; 阅读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071-001经典的图画书是一流的画作与一流的文字的结合,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
摘 要:形成学困生情感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于家庭的,有来自于社会的,有相当一部分还是来自于学校教育的。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地对学生的良好学习情绪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影响,甚至是心理伤害,从而使学生厌学、怯学、怕学、不学。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困生; 生命教育理念; 转变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072-001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
摘 要: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让我们的学生尝试影人制作、体验影人操作,从而丰富学生的成长体验,就显得非常必要。关键词:小学美术; 皮影戏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073-001一、教学背景皮影人制品(简称影人)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而且每
摘 要:我校的学生80%是新市民子女,就是农村孩子,但是跟随父母来到城市生活也已经有很多年了,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历,没见过小鸡孵化,所以我决定在5—6年级开展一次“蛋类孵化”实验活动。关键词:“蛋类孵化”; 实验活动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077-001【案例背景】五年级《动物怎样繁殖后代》一课中有一个“从受精卵到小鸡出壳的过程”的活
摘 要: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民工子女向城市的大量涌入,青少年的个性化特点愈加明显,针对流动人口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施行个性化道德教育,使学生在道德方面的主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关键词:个性化; 激励机制; 自信; 全面发展中图分类号:G6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080-001如何针对流动人口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施行个性化道德教育,使学生在道德方面
摘 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关键词:音乐教学; 情感体验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083-001马克思说过:“人类在探究真理时,丝毫不动感情地进行探究的事是一次也没有的。现在没有过,并且以后也不可能有的。”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
摘 要: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灵动的世界,那么如何在语文课上为学生创造“动”的机会呢?其实,如果让学生走进课文的境界,进行文本表演,将有利于学习积极情感和态度的产生;有利于在思考中掌握知识、丰富经验;有利于在表演中发展语言、促进交流;更有利于在多学科的贯通融合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展示精彩的个性。关键词:表演; 朗读; 感悟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活学生兴趣,是打开写作奥妙的钥匙。但如何激发兴趣、培养兴趣、巩固兴趣、支撑兴趣的持续,最后转化为“自己想写、爱写”的习惯,尝试的路径很多。本文试着从遵循学生的知识基底,有的放矢地刻路标、搭引桥,开源流,引领学生持续的写作兴趣,成就探险之旅,开掘“汩汩清泉”,享受写作的乐趣等方面谈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关键词:写作; 兴趣; 激活; 搭桥; 开源中图分类号:G623.24
摘 要:皮亚杰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为思维服务的。同时,语言也是接受知识的工具,没有这个工具,我们就很难获得广泛的知识。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时期,幼儿语言教育应以言语活动为手段,以“一日生活”为途径。作为教师应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创设有利环境,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使他们乐意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帮助幼儿积累运用语言的经验,培养他们初步的听说能力以及交往的技能,进而使幼儿在品德和
摘 要:材料在孩子们的美术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为孩子们准备怎样的材料?准备多少材料比较适宜?通过实践我发现材料的准备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材料呈现杂乱,空间安排不合理,反而可能束缚孩子创作的灵感。本文就大班纸版拓印画《小小粉刷匠》为例,对美术活动中材料的投放策略进行了阐述。关键词:绘画活动; 材料准备; 投放策略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