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扇形结构图、饼状结构图
例1 图1表示2003~2013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2表示2003年、2013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完成(1)~(3)题。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年份)
2003年播种面积841.8万公顷 2013年播种面积905.5万公顷
(1)2003~2013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
①耕地面积增加 ②政策支持 ③农业劳动力增加 ④科技支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与2003年相比,2013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源 B.市场
C.土壤 D.机械化
(3)在农业方面,通过遥感技术能够( )
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估测粮食产量 ④跟踪产品流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1)由图可知,安徽省耕地面积到2013年有所减少,故可排除含有①的选项A和C;劳动力的增加虽然在短期内可增加粮食产量,但与该省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和人口流动特点的实际不符;受补贴政策的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增加;科技的投入能够提高粮食单产,进而增加粮食总产量,故选D。(2)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水果的需求量增大,这是导致2013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的原因。(3)遥感可以监测耕地的变化、调查不同农作物的分布情况,同时可以根据农作物健康状况的遥感图像估算粮食产量。
答案 (1)D (2)B (3)A
2.矩形结构图
例2 2007年7月,我国颁布实施了新的饮用水国家标准。目前,饮用水安全问题仍然存在。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 见图3
资料二 见图4
(1)从污染物来源分析,我国饮用水安全威胁主要来自 、 等。
(2)关于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题,填选项字母)
A.蓄水池防护出现的问题最少
B.水源污染是最主要的环节
C.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环节的构成单一
D.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不到1/5
E.水源和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超过了70%
(3)分析饮用水污染造成的主要危害。
(4)提出饮用水污染事故的防控措施。
解析 首先通过对两副图名称的快速浏览,获知材料一是近20年来导致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污染物类型的构成图;材料二是近20年来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构成(即成因)图。因此,若试题与饮用水的污染物类型有关,可通过材料一分析答案;若试题与饮用水的污染事故发生环节(或成因)有关,则可通过分析材料二获取答案。第(1)题,经过通读试题,划分结构,可看出:该题考查我国饮用水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因此,要解决该题必须用的条件是:我国饮用水污染物的构成有哪些?第(2)题,经过通读试题,划分结构,可看出:该题考查我国饮用水污事故的发生环节问题。因此,要解决该题必须用的条件是:我国饮用水污事故的发生环节有哪些?根据已挖掘有效信息,组织好答题语言,做到精练、准确和专业,尤其注意回答时力求语言序号化、主次化、因果化。第(4)题根据材料一、二,再结合所学的《环境保护》中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即可快速而又准确地得出答案。
答案 (1)生活污染 工业污染
(2)BDE
(3)①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②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4)①水源取水口周围应划定水源保护区;②加强供水体系的日常管理和维护;③建立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④加强监督管理和执法;⑤提高公众保护饮用水源的意识。
点拨 地理结构统计图的判读方法指导:
(1)看清图例和图中的文字说明,了解该图反映的地理项目。
(2)归纳总结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首先仔细读图,认识结构图的组成要素,认识各要素的比例及比例大小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出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
(3)采用对比法对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纵向上可对同一地理事物在不同时间的结构特征进行比较,认识其发展变化;横向上可以对比不同地理事物结构特征的差异或联系。
(4)对地理事物结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揭示问题,作出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下图为“北京市以天安门为中心不同圈层写字楼各行业就业密度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各行业的就业密度( )
A.由内圈向外圈逐渐减小
B.第二圈层差异最小
C.第三圈层以科技服务业最高
D.各圈层差异最小的是批发和零售业
2.办公活动区位选择更倾向于靠近人口密集区的行业是( )
A.建筑业 B.批发和零售业
C.教育文化业 D.科技服务业
读“某地甲、乙两工厂产值成本百分比图”,回答3~4题。
3.有关甲、乙两工厂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甜菜制糖加工厂
B.乙为计算机装配厂
C.甲为棉纺织厂
D.乙为酿酒厂
4.对于两类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条件对甲、乙两类工业均无明显影响
B.甲、乙两类工业发展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可能不一致
C.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相当
D.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所占比例差异悬殊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措施与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无关的是( )
A.加大企业的创新力度
B.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
C.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D.均衡布局高技术产业
6.下列有关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率处于前三位的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都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
B.都是发展中国家
C.煤铁复合型工业发达
D.新兴工业都向南部地区发展
1~6 ABABDC
例1 图1表示2003~2013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2表示2003年、2013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完成(1)~(3)题。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年份)
2003年播种面积841.8万公顷 2013年播种面积905.5万公顷
(1)2003~2013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
①耕地面积增加 ②政策支持 ③农业劳动力增加 ④科技支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与2003年相比,2013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源 B.市场
C.土壤 D.机械化
(3)在农业方面,通过遥感技术能够( )
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估测粮食产量 ④跟踪产品流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1)由图可知,安徽省耕地面积到2013年有所减少,故可排除含有①的选项A和C;劳动力的增加虽然在短期内可增加粮食产量,但与该省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和人口流动特点的实际不符;受补贴政策的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增加;科技的投入能够提高粮食单产,进而增加粮食总产量,故选D。(2)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水果的需求量增大,这是导致2013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的原因。(3)遥感可以监测耕地的变化、调查不同农作物的分布情况,同时可以根据农作物健康状况的遥感图像估算粮食产量。
答案 (1)D (2)B (3)A
2.矩形结构图
例2 2007年7月,我国颁布实施了新的饮用水国家标准。目前,饮用水安全问题仍然存在。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 见图3
资料二 见图4
(1)从污染物来源分析,我国饮用水安全威胁主要来自 、 等。
(2)关于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题,填选项字母)
A.蓄水池防护出现的问题最少
B.水源污染是最主要的环节
C.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环节的构成单一
D.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不到1/5
E.水源和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超过了70%
(3)分析饮用水污染造成的主要危害。
(4)提出饮用水污染事故的防控措施。
解析 首先通过对两副图名称的快速浏览,获知材料一是近20年来导致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污染物类型的构成图;材料二是近20年来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构成(即成因)图。因此,若试题与饮用水的污染物类型有关,可通过材料一分析答案;若试题与饮用水的污染事故发生环节(或成因)有关,则可通过分析材料二获取答案。第(1)题,经过通读试题,划分结构,可看出:该题考查我国饮用水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因此,要解决该题必须用的条件是:我国饮用水污染物的构成有哪些?第(2)题,经过通读试题,划分结构,可看出:该题考查我国饮用水污事故的发生环节问题。因此,要解决该题必须用的条件是:我国饮用水污事故的发生环节有哪些?根据已挖掘有效信息,组织好答题语言,做到精练、准确和专业,尤其注意回答时力求语言序号化、主次化、因果化。第(4)题根据材料一、二,再结合所学的《环境保护》中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即可快速而又准确地得出答案。
答案 (1)生活污染 工业污染
(2)BDE
(3)①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②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4)①水源取水口周围应划定水源保护区;②加强供水体系的日常管理和维护;③建立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④加强监督管理和执法;⑤提高公众保护饮用水源的意识。
点拨 地理结构统计图的判读方法指导:
(1)看清图例和图中的文字说明,了解该图反映的地理项目。
(2)归纳总结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首先仔细读图,认识结构图的组成要素,认识各要素的比例及比例大小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出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
(3)采用对比法对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纵向上可对同一地理事物在不同时间的结构特征进行比较,认识其发展变化;横向上可以对比不同地理事物结构特征的差异或联系。
(4)对地理事物结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揭示问题,作出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下图为“北京市以天安门为中心不同圈层写字楼各行业就业密度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各行业的就业密度( )
A.由内圈向外圈逐渐减小
B.第二圈层差异最小
C.第三圈层以科技服务业最高
D.各圈层差异最小的是批发和零售业
2.办公活动区位选择更倾向于靠近人口密集区的行业是( )
A.建筑业 B.批发和零售业
C.教育文化业 D.科技服务业
读“某地甲、乙两工厂产值成本百分比图”,回答3~4题。
3.有关甲、乙两工厂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甜菜制糖加工厂
B.乙为计算机装配厂
C.甲为棉纺织厂
D.乙为酿酒厂
4.对于两类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条件对甲、乙两类工业均无明显影响
B.甲、乙两类工业发展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可能不一致
C.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相当
D.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所占比例差异悬殊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措施与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无关的是( )
A.加大企业的创新力度
B.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
C.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D.均衡布局高技术产业
6.下列有关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率处于前三位的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都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
B.都是发展中国家
C.煤铁复合型工业发达
D.新兴工业都向南部地区发展
1~6 ABAB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