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hsl76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之中,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发挥最佳效能。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及身心特点创设并维系一个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热情,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产生“想学”的情感需要。
  关键词: 语言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 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学艺术是激励,是鼓舞,是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劳动。数学教师用数学本身的艺术魅力及自身情感的艺术魅力感染和激励学生,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全面地发展。下面结合自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几点认识。
  一、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中,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课堂是教学最直接最简便的学习场所,小学数学课堂用语结构要简单、易懂。教师备课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用纯正普通话、形象的语言、惟妙惟肖的神态模仿教材中的人物,使学生感受较纯正的普通话,少受方言和母语的影响,从而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美,达到学生个个学得兴趣盎然,教师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的目的。
  二、營造富有童趣的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高效能的催化剂。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及身心特点创设并维系一个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燃起学生的热情,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产生“想学”的情感需要。这样他们在学习数学的一开始就产生快乐的情感,久而久之一想起“数学”就快乐。例如:教学9的口诀,先在大屏幕上打出10×10的正方形方格图,引导学生观察后,“喵!”一声猫叫,“这是什么声音?”伴随着学生的回答,一只可爱的小猫慢慢走在方格上,每走一格就印下一朵“梅花”,一行只走9格,走完一行时问道:“不数,你知道有几朵吗?”在前面直观清晰的观察基础上,学生印象深刻,纷纷跃跃欲试,使原本枯燥的口诀教学趣味盎然,甚至课后学生还在相互回味。因此,教师应在数学课堂上创设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三、教学手段“灵活”的艺术
  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单调重复的教学手段自然无法给人以任何的美感,很难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布鲁纳说:“教学过程必须随着教学目标的不同,而寻求最优的状态。”因此,数学教师需要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手段上不断推陈出新,围绕一个“活”字,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动性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寓教于乐,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具体地说,教师应遵循科学的教学原则,通过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响、节奏、图像等手段,创设具体、形象、直观的审美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优化学生的认知活动。为达此目的,我认为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做法:
  1.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和爱好兴趣的差异程度选择教学手段。比如:小学一、二年级最好多利用讲故事、寓言,做游戏、唱歌等活动,调动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愉悦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利用卡片、实物、图画、幻灯、简笔画等手段教学,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
  3.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电化教育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迅速排除难点,把握重点,掌握数学知识。
  四、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将生活原型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教学时要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并逐步培养他们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且可以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创新空间。在学习中结合已有的数学知识,安排“购物中的数学问题”、“游园最佳路径”、“怎样制作长方体礼品盒”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实践中学数学,再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学完“人民币的认识”,开办一间“小小商店”,让学生模拟购物。
  如教学《购物策略》时,单纯用一些数进行比较显得很枯燥,于是设计了这样一个画面:首先展示学生熟悉的三家超市,配以文字说明三家超市促销饮料的方式,超市甲:买一大瓶售价8元的送一小瓶售价两元的;超市乙:无赠品,一律八折出售;超市丙;购物30元以上七折优惠。学生被这熟悉的画面吸引,于是很容易进入课堂学习,带着质疑进行计算,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字计算变成一个趣味题,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最后通过计算总结出购物规律——货比三家,精打细算,这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又为生活服务的宗旨。通过学习,学生觉得数学是实实在在的知识,学习可以用得上,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感觉到数学课堂充满智慧和乐趣。
  五、教学艺术节奏
  所谓教学艺术节奏指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富有美感的旋律性变化。一堂成功的课,犹如奏乐,旋律、曲调抑扬顿挫,音节疏密相间,节奏明快和谐,各个环节有机相连。整节课的节奏若能体现音乐性,就会给人以艺术享受。如果几十分钟都是一个调子,平铺直叙像流水一般地淌,学生也会感到乏味,打不起精神。调太高了,太尖了,会刺耳;太低了,又听不清;语速太快了,像放连珠炮一样,容易使学生疲倦打瞌睡。因此,教师授课时的声调、速度都要适宜。讲到主要的地方重复一遍,讲到快乐的地方自然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很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很低沉,这些都是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追求教学的艺术美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现科学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的需要。教师在充满艺术美的氛围中教学,学生在充满艺术美的氛围中学习,会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洪广.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魅力与激情[J].才智,2011(15).
  [2]万彩红.注重课堂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02).
其他文献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不断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观念现代化  老师要不断改变过去旧的教学观念,把现代化的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自身教学中。在教学中要杜绝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更多地让学生参与进来,更多地加强师生互动,更好
摘 要: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同时,课堂提问能够让教师全面清楚地了解学生對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计划和调整下一次的课堂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效率。然而,不同的提问策略产生的教学效果大相径庭,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亟待对课堂有效提问策略加以探索。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有效提问 策略方法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
摘 要: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质疑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积极思考的体现,更是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萌芽。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学生的大胆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本文重点就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 质疑能力 培养策略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
摘 要: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取舍。取舍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一定程度上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取”与“舍”的思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取舍  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面临非常多的要求,不可能样样俱全。要让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需学生科学地取舍,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取舍,围绕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对繁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