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龙出海”、“仙人指路”,“拉弓射箭”……在大课间的操场上,同学们集体操练“永春白鹤拳”,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虎虎生威,这不一样的课间操,让他们过足了“功夫瘾”。
学校为什么要引进白鹤拳?如何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融合在一起?如何切实有效提高青少年体质?这是我们近年来不断探索的课题。通过研究与实践,我们总结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有效作法,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引起中央电视台和教育部、省市教育部门的关注,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我校研发的“永春白鹤拳操”。
一、整合本土资源,开发白鹤拳校本课程
做法一:体育锻炼校本课程化
目前,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我校实际,开发出多个校本选修课程。在众多的选修课程中,《永春白鹤拳》系列课程——《永春白鹤拳——拳功操》、《永春白鹤拳——徒手、器械套路》更是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学生争相选修,既获得学分,又锻炼了身体。其中,白鹤拳群功操还录制了广播口令,选修白鹤拳群功操的学生还于每星期二课间操时间和着节拍一起演练永春白鹤拳操。
做法二:白鹤拳演练经常化,从校园走进生活
经实践发现,白鹤拳操很适于青少年的课间运动,也引起了学生参与强身健体运动的兴趣,大大宣传了永舂民间武术拳种,激发了学生爱国爱乡的热情。从此,课间的白鹤拳拳功操演练成了永春侨中—道亮丽的风景线。
学校课间操组织永春白鹤操集体演练,既锻炼身体,又丰富课间锻炼形式。集体演练时,有力的背景音乐、壮观的场面吸引了更多同学加入到白鹤拳的修习。每当此时,不管是其他年段的学生,还是走过路过的教师,无不驻足观看,盛况空前。
经过演练,白鹤拳渐渐走进这些学子的生活,随他们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其中一部分人将其作为日常锻炼的体育项目,并伴随其一生。
做法三:师资培训先行
要让白鹤拳在校园内落地生根,没有师资的保障是无法长期坚持的。为此,我们聘请了本地优秀拳师担任我校武术顾问,对我校师生进行白鹤拳专业培训,并指导我校老师进行白鹤拳操的创编。
做法四:建立评价机制
在实施白鹤拳校本选修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也建立了参照武术项目评分办法,建立自己的评价机制。校本选修课程开发强调学校的自主权,其课程评价也必然是一种内部评价。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学会了新的校本选修课程的评价机制,通过课程方案评价、课程实施评价、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确保了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保证了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的质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张扬了学生个性,形成了学校特色。学校课题组依据课标精神——三维目标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突出了知识、技能的训练,更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我们又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了切实的培养目标,让他们看得见,够得着,在形成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感受进步,享受快乐,真真切切体会到“跳一跳,吃果子”的成功体验。
二、课题引领。支持促进
在新课程实施之前,我校组织以各学科教研组组长为主的教学骨干,成立校本选修课程模块开发研究小组,并由教研室组织申报“十一五”教育教学规划课题。笔者申报的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验的研究》被确认为泉州市“十一五”第一批立项课题。课题研究的开展,带动了我校校本选修课程模块的开发工作,加大了我校校本选修课程模块建设的力度。
在开发过程中,体育组借助课题研究的引领作用,课题《永春白鹤拳进校园地方课程研究》被确定为“十一五”市级立项课题“南少林武术进校园地方课程研究”的子课题。在总课题组的带动下,我校的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得到了上级教研部门的大力支持。市教科所教科室的有关领导多次亲临我校,悉心指导。因此,有了理论的加强和实践的经验积累,该校本课程的开发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受到了学生的喜欢,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
事实证明,充分发挥教科研在新课程实验中的先导作用,借助课题研究工作引领校本选修课程模块的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7年12月,泉州市教科所在我校召开泉州市“南少林武术进校园地方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研讨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极大地促进了我校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进程。
总之,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长期工程,我们将努力改进欠缺和不完善之处。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地开展一系列相关的课题研究工作,组织学校骨干教师和兄弟学校合力攻关,吸取成功经验。白鹤拳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将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也为传播本地优秀传统武术文化提供了广阔天地。我们将继续探索,以求做得更好。
学校为什么要引进白鹤拳?如何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融合在一起?如何切实有效提高青少年体质?这是我们近年来不断探索的课题。通过研究与实践,我们总结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有效作法,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引起中央电视台和教育部、省市教育部门的关注,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我校研发的“永春白鹤拳操”。
一、整合本土资源,开发白鹤拳校本课程
做法一:体育锻炼校本课程化
目前,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我校实际,开发出多个校本选修课程。在众多的选修课程中,《永春白鹤拳》系列课程——《永春白鹤拳——拳功操》、《永春白鹤拳——徒手、器械套路》更是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学生争相选修,既获得学分,又锻炼了身体。其中,白鹤拳群功操还录制了广播口令,选修白鹤拳群功操的学生还于每星期二课间操时间和着节拍一起演练永春白鹤拳操。
做法二:白鹤拳演练经常化,从校园走进生活
经实践发现,白鹤拳操很适于青少年的课间运动,也引起了学生参与强身健体运动的兴趣,大大宣传了永舂民间武术拳种,激发了学生爱国爱乡的热情。从此,课间的白鹤拳拳功操演练成了永春侨中—道亮丽的风景线。
学校课间操组织永春白鹤操集体演练,既锻炼身体,又丰富课间锻炼形式。集体演练时,有力的背景音乐、壮观的场面吸引了更多同学加入到白鹤拳的修习。每当此时,不管是其他年段的学生,还是走过路过的教师,无不驻足观看,盛况空前。
经过演练,白鹤拳渐渐走进这些学子的生活,随他们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其中一部分人将其作为日常锻炼的体育项目,并伴随其一生。
做法三:师资培训先行
要让白鹤拳在校园内落地生根,没有师资的保障是无法长期坚持的。为此,我们聘请了本地优秀拳师担任我校武术顾问,对我校师生进行白鹤拳专业培训,并指导我校老师进行白鹤拳操的创编。
做法四:建立评价机制
在实施白鹤拳校本选修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也建立了参照武术项目评分办法,建立自己的评价机制。校本选修课程开发强调学校的自主权,其课程评价也必然是一种内部评价。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学会了新的校本选修课程的评价机制,通过课程方案评价、课程实施评价、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确保了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保证了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的质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张扬了学生个性,形成了学校特色。学校课题组依据课标精神——三维目标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突出了知识、技能的训练,更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我们又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了切实的培养目标,让他们看得见,够得着,在形成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感受进步,享受快乐,真真切切体会到“跳一跳,吃果子”的成功体验。
二、课题引领。支持促进
在新课程实施之前,我校组织以各学科教研组组长为主的教学骨干,成立校本选修课程模块开发研究小组,并由教研室组织申报“十一五”教育教学规划课题。笔者申报的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验的研究》被确认为泉州市“十一五”第一批立项课题。课题研究的开展,带动了我校校本选修课程模块的开发工作,加大了我校校本选修课程模块建设的力度。
在开发过程中,体育组借助课题研究的引领作用,课题《永春白鹤拳进校园地方课程研究》被确定为“十一五”市级立项课题“南少林武术进校园地方课程研究”的子课题。在总课题组的带动下,我校的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得到了上级教研部门的大力支持。市教科所教科室的有关领导多次亲临我校,悉心指导。因此,有了理论的加强和实践的经验积累,该校本课程的开发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受到了学生的喜欢,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
事实证明,充分发挥教科研在新课程实验中的先导作用,借助课题研究工作引领校本选修课程模块的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7年12月,泉州市教科所在我校召开泉州市“南少林武术进校园地方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研讨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极大地促进了我校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进程。
总之,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长期工程,我们将努力改进欠缺和不完善之处。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地开展一系列相关的课题研究工作,组织学校骨干教师和兄弟学校合力攻关,吸取成功经验。白鹤拳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将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也为传播本地优秀传统武术文化提供了广阔天地。我们将继续探索,以求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