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数学教学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e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在教学中,学生能否经常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是我们教学成败的关键。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把调动各种水平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作为首要问题加以考虑,这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中十分重要的工作。那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呢?下面就谈谈本人肤浅的认识和做法。
  1.面向大多数教学,调动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一个班级中,多数学生是中等水平的学生。以教材为载体,以书本为基本内容,步步为营地抓好数学教学,适应这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水平,就比较容易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设问、提问、举例、练习都要从他们的实际水平出发,任意拔尖、拔高或不适当地“以高考要求指导各年级的教学”都会促使教师任意对教材拓宽加深,这就会挫折大多数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大多数学生的思维望而却步,知难而退,以至于萎靡不振。
  2.要精讲。根据具体学段具体班级具体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要尽可能的增加学生思考、练习的时间。面面俱到讲得太琐碎的做法,只会养成学生思维上的惰性和对教师讲解的依赖性。在引导学生回答、思考问题时,要面向全体,有意识地给各种水平的学生,特别是中等以下的学生以答题答问的机会,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他们数学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形成数学能力。
  3.要精心设计问题。俗话说:“题好一半文”,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因此,课堂教学要在问题设计上狠下一番功夫。问题之所以成问题,它必然要具备几个必要的构件。首先,既然是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有问题性,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如果不具备思考性,问题就不成其为问题了。试想:一个不具备思考性的问题,怎么能会引起学生思维的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其次,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要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设计的问题还要具备一定的启发性和引导性。让学生透过这些启发和引导因素扑捉到思维的方向,看到思维的曙光,领略到积极思维的成果所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功感。第三,凡事都要看对象,设计课堂问题更不例外。因此,我们给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任何脱离了学生实际的问题都是妄自菲薄。第四,要准确把握问题的生成。课堂教学的走向在很多情况下不一定按照我们教师预设的去发展,有时我们这样去设计,而学生偏偏那样去思考;有时我们这样去引导,学生偏偏从那个角度迸射出了思维的火花。因此,我们的教学不能一层不变,更不能像设计圈套一样让学生往里面跳。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时刻注意课堂的瞬息万变,并要及时扑捉住这些变化生成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生成,往往最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恰恰是这堂课的闪光点和成功之处。
  4.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不管学生提什么问题,教师都不能斥责,而应给以热情鼓励。特别是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提出的问题,更要保护其积极性。我们的做法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及时回答,学生如提出错误的问题,不公开指出其错误,而在课后个别辅导中解决,这样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5.要加强课后个别辅导。辅导中我们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成绩较好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在重视数学的基础上,自学有关内容,促使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对思维较慢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实际程度,或加强反复,或降低某些要求,促使他们开展思维活动,逐步培养他们积极思维的自觉性。
  6.要搞适当的课外活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也有很大关系。为提高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们在低年级以提高兴趣为中心搞了一些活动,比如解趣味数学题,智力测验,数学故事等。本学期,低年级已搞过各种课外活动三次。而在高年级,我们则以拓宽学生接触面为中心成立了课外活动小组。一般说来,这些课外活动起到了一定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有位教育家说:“一堂课,如果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我们就无法称其为成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只有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才能擦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为社会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其他文献
有人说:“语言就是一门艺术。”而我们当老师的就是与这门艺术天天打交道的人。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教学效果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表达能力,这就给我们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而这门艺术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反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教学中,真挚的感情固然重要,但精妙的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精湛的语言表达艺术是激发学生听课兴趣,让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则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本文就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探究性学习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三种有效学习方式之一,探究性学习对于推进素质
后进生的成因包含多方面的因素:  (一)、自身的因素:中学生身心发展处于质的转变期,各项生理、心理机能日趋成熟和完善,智力发展迅速,处于身心急剧发展的转变时期,许多新的东西突然涌现,未成年学生来不及消化和适应这些变化,因而在心理上产生诸多的不良情绪体验。外显在行为上的表现就是情绪化倾向明显,他们常常因一件小事而欢欣鼓舞,也因一件小事一点小挫折就一厥不振,自暴自弃。急剧发展的身心不成熟、不稳定,使他
摘要:现如今,初中英语阅读理解题型已成为考察学生英语水平的最重要的测试题型,在各种英语试卷中所占分数比例最大。在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显得尤为必要。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阅读策略,扩大词汇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直觉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策略    在英语课程教学中,阅读是重要的教学
摘要:在语文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积极鼓励,并恰如其分地分阶段训练,让学生满怀兴趣的去写作。  关键词:写作兴趣 自信心 鼓励    根据调查,目前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难”。首先难在没有什么东西可写,每每提起笔来,脑袋里空空如也,想不出有那些东西可写;其次是不懂得怎么写,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好半天才能完成。不少学生是以一种被动的心态参与作文的。他们把练习作文当作是一
摘要:选择题是高考政治考试中的一种重要题型,答好选择题基本要求是题干和题肢相符合,这既是做选择题最重要的原则也是制定答案的基本原则。要做好选择题必须遵循读懂题干、抓住设问中的引导词、对号入座要仔细、排除干扰巧检查四个步骤。  关键词:政治选择题—基本原则—重要步骤  选择题是高考政治考试中的一种重要题型,分值一般占到总卷面的一半左右。因此,答好选择题是拿高分的一个关键。那么,怎样才能答好选择题呢?
爱因斯坦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那么,怎样培养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使学生信服你,认为你是他在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兴趣,就会有动力,就会有创新。数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的最好学科之一,但是因为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组织教学比较费力。为了使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省力,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非常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呢?  一、 以教师的兴趣,带动学生的兴趣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兴趣
英语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其课程设置应符合信息时代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和多元化社会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力求从教学观念、目的、目标、内容、实施策略、手段和评价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新《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
摘要: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使计算机成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媒体被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广泛使用,计算机也以其独特的魅力逐渐走入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农村中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现状:没的用、不让用、不会用、不常用。  关键词:多媒体农村辅助教学  现状一:没的用。  这些学校中,有一半以上的学校没有必需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硬件设备,教师想用也没的用。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