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你一双慧眼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xiaolong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作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教给学生观察表达的方法,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关键词]观察;心理;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4-0090-01
  作文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观察能力。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弱,他们的观察往往呈现这样的心理特点:一是无意性,二是情绪性,三是轮廓性,四是主观性,五是片面性。所以,根据以上特点,我们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一石激起千层浪,探究观察
  苏教版第八册第五单元的习作内容是写关于植物的新发现。要求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喜爱的或者独特的一种植物,进行仔细观察,可以查阅有关资料,对这种植物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这样的要求比较宽泛,我针对学校操场边的植物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株植物叫啥名字吗?”“迎春花。”学生们不假思索,因为三年级的老师曾经这样告诉他们。“不对,是连翘花。”我提出反对意见,学生们一脸茫然。“到底是迎春还是连翘呢?请你仔细观察,查找资料,细细研究,然后写一篇研究小作文。”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果然充满了兴趣,仔细观察,仔细鉴别,从花儿的颜色、形状,花瓣的片数,树枝的形状,枝条的长向等方面作了比较鉴别,最后写成研究小论文。截取片段:“‘纸上得来终觉浅’,我带着电脑上寻找到的答案,去观察我们学校操场边的花儿。我发现它的枝条是棕色的,就像一根根圆木棍子;花儿呢,是呈十字形,有4片花瓣。看来,老师说的是对的,它真的叫连翘花,不是迎春花。 我又去了公园,去看了真正的迎春花,发现每一朵迎春花都有五六片花瓣,枝条也是有棱有角的。不过,我还有一个独特的发现。我发现迎春花像一个谦虚的人,它的枝条就像垂下来的瀑布;而连翘花的枝条呢,就很舒展,像一个张扬的人,金色的喷泉向上喷涌而出。”通过探究观察学生获得了独特感受。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隐身观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时,换一个角度,我们会看到不同的风景。为了提升学生观察的敏锐性,我学着特级教师管建刚的样子,让学生和一个“不是人的物体”对话,学会把自己隐身起来,去观察周围的事物,与语文书对话、与小狗对话、与花瓣对话、与大树对话、与小草对话,与黑板对话与蜘蛛对话……
  有位学生是这样同蜘蛛对话的:“我在互联网上荡呀荡,好不悠闲。这是同学们最喜欢来借书的书柜,让我也来瞧瞧,说不定我会成为一只饱读诗书的蜘蛛呢。嗯,怎么黑了,原来几个大脑袋凑过来了,对着我指指戳戳,不知说的啥。我的网突然晃动了一下,一只大手张开了,朝我扑来,说时迟,那时快,‘嗖嗖嗖’,我八脚联动,攀网而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达屋顶。好险哪!几双瞪大的眼睛,在底下愣愣地瞅着我。嘿嘿,小样儿,想伤害我,没门!”
  这样用心观察写成的“物语”,学生觉得是游戏,比较喜欢。
  三、“绝知此事须躬行”,实践观察
  兴趣的培养,可以借助于学生身边的生活,选择新奇的,有趣的观察对象,引导学生自觉观察,既增长知识,又提高能力。如春暖花开时,带学生去公园上作文实地观察课,让学生在美好的大自然中,摄取自己所爱的景物、人物、动物、植物等作为习作素材;星期日,让学生每人动手做一项有趣的小实验,然后把观察到的实验情况记下来;节假日,让学生跟随父母或自己去商場,农贸市场买东西,细心观察一笔买卖是怎样进行的;当然也可以把自己买东西的心情、想法、挑选过程记下来……这些都是学生们倍感有趣的观察作业。
  去年,我班开展了种鸡毛菜的活动,借鸡毛菜的成长过程锤炼学生们的观察力。鸡毛菜从播种、发芽、长苗到收获,都牵动着学生们的心。那段日子,我每天都会抽出十分钟时间,让学生们进行练笔比赛以此强化学生的观察意识。在这样的连续观察比赛中,学生会自觉地利用课间的时间去观察,整个过程一直兴趣盎然。
  截取《鸡毛菜长成记》片段:
  播种——“那些菜籽,可调皮了,在泥土上蹦了几下,才安稳下来,大概想找个好些的安生之处吧。我仔细看了看那些菜籽,黑黑的,圆圆的,就像一粒粒小芝麻,只不过芝麻比菜籽扁一些罢了。”
  俄国作家契科夫说:“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让观察成为习惯……”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观察意识,促进学生良好观察习惯的养成。
  (责编 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 要]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是一个童话单元。教材选编了经典的童话,它们语言优美、构思巧妙,很受学生的喜爱。在解读文本时,教师要关注童话语言、情趣、意蕴和人性之美,善于创设愉悦的童话语境,在把握童话文本本质的基础上展开教学,重视儿童想象力的培养,以提升儿童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童话解读;语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摘要]鲁迅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散文诗《好的故事》首次入选小学语文教材。教学这篇散文诗,教师要读透文本,理解它的结构之巧、语言之精和表达之丰,体会作者表达的深邃思想和丰富情感。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心理,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以读代讲、借助资料和拓展语境等途径,引导学生读懂文本,感受鲁迅先生的思想情怀,感悟文章的表达艺术,从而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
[摘 要]立体阅读是指在多维空间、不同时段内,借用多种手段,交织点线阅读、平面阅读、立体阅读的生态阅读状态。立体阅读的合理运用需要进行角色转换,实现体验与评价;精读课文,达到有效的对话与交流;注入情感,整体感悟文本内涵。  [关键词]立体阅读 微运用 角色转换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65  传统的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
[摘 要]《全神贯注》一文的教学,以默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从开始的默读资料袋、默读导读语,再到后面的默读课文、默读词语、默读补充材料,一以贯之。“默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条红线。这样的教给了默读“一席之地”,让它和朗读享有“同等待遇”,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教学实录 评析 默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
[摘要]《带刺的朋友》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我与自然”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动词、拟声词、称谓词等,感受小刺猬的可爱和作者的喜欢之情,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关键词]统编教材;教学解读;关键词;高明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神话故事历史悠久,情节生动有趣并蕴含着许多的哲理,具有独特的魅力,但在以往开展神话故事阅读的教学中,讲授法的课堂,把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气氛沉闷。因此,新课标下的教学,教师应在以读悟情、以情带读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体验式的学习,在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的同时,使其习得阅读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神话故事;阅读教学;《普罗米修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情境的优化设计,能够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思维环境,有效激活课堂学习气氛,对提升教学效果有重要促进作用。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入美感因素、优化活动形式、强化角色演绎,无疑是创新实践的最好尝试。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低年级 教学情境 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2-050  低年级语文
[摘 要]以往的阅读教学,注重“教课文”,导致教学效率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为此,统编教材设置阅读策略单元,引导阅读教学从“教课文”向“教阅读”转变。预测阅读策略单元既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阅读策略的学习,同时也是“教阅读”的一个尝试。教学预测阅读策略单元时,教师应读懂编者意图,理解这一单元的作用及特点,在课堂上采取元认知、技术性、整体性、沉浸式教学策略,并引导学生实践运用预测的阅读策略,使学生在阅读中掌
[摘 要]教师如何正确地解读课后习题,有效落实语文要素,从而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要义是现今语文教学中必须攻克的一大难题。利用统编语文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发掘语文要素,让语文知识更加突出,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升思想感悟,发展复述能力,拓宽学習视野,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后习题;语文要素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
[摘 要]学生获取知识与能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需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梯度阅读是一个有效的阅读策略,分为浅阅读阶段、深阅读阶段和泛阅读阶段。这三个阶段,使学生的阅读经历经验唤醒、经验建构和能力提升的过程。  [关键词]梯度阅读;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2-0038-02  阅读教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