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对于教师的创新能力与实践水平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针对教学成效提升不快的实际,广大高中物理教师应当开展深入的分析研究,找准问题的关键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提高教学成效,促进学生物理素养提升。
【关键词】转变;理念;方式;提升;成效
一、从“师道尊严”向“和谐相处”转变,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板着一副面孔,与学生在心理上拉开了距离,不利于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高中生都处于16-20岁年龄阶段,在物理学习中更加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与肯定,教师应当注重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为物理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笔者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从不以成绩高低作为评价看待学生的标准,经常激励学生,向学生灌输“努力就是成功”、“进步就是成功”这样的理念,对学生在学习之中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表扬,增强学生成功的心理体验,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物理学习之中。除此之外,笔者还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活动,听取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诉求和意见、建议,及时将学生提出的一些有价值的建议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通过这样的活动,笔者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感受到学习活动的民主平等,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从“课内教学”向“前后延伸”转变,构建立体教学模式
进入高中物理学习之后,许多学生感觉到节奏加快,教师的教学难度明显加深,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部分教师也认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过于迟钝。出现这样的状况,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之中没有形成科学的预习习惯,导致进入高中物理学习不适应。高中物理教学无论在教学时间还是教学难度方面,都比初中阶段要紧张得多,如果缺乏了较为充分的预习活动,很难运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将教学目标全部完成,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要指导学生拟定预习提纲,对照教学目标针对性地开展预习活动,提高预习的针对性,要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预习方法,如“读、思、划、做”四步预习法等,提高学生预习的成效,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对预习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尤其是要将预习活动中无法自行解决的章节内容罗列出来,便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强化。在强化课前预习活动的同时,教师还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延伸,巩固课堂教学成效,如指导学生对教学演示实验内容进行自主实践,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开展替代实验,如将矿泉水瓶剪开封膜拍打,观察瓶口处蜡烛火苗变化,验证声音能传递能量等。
三、从“单向灌输”向“探究引导”转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长期以来都是采用单向灌输为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对于教学活动参与程度不高,从而导致教学素质化程度不高,教学成效提升不快,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针对这样的状况,笔者在物理教学中倡导开展了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指导学生课前充分进行预习,在新授过程中,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组思考探究题,以此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以组建学习小组为载体,将各个层次的学生均衡地编入学习小组,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教师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进行点拨,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点拨,促进探究学习活动深入开展。在教学探究题的设计之中,教师要注意前后之间的联系,同时要遵循逐层深入的原则,让探究题的前进方向与学生的思维方向同步。除此之外,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结束以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对获得的成果进行甄别、筛选与补充,可以按照小组为顺序,推选代表进行汇报交流活动,全班进行点评,最终依靠大家的力量来实现教学答案的圆满与完善,不仅提高了教学目标的完成率,而且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从“实验演示”向“用实验教”转变,提升思维发展水平
物理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帮助学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教学成效。在实验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遵循的教学原则都是用实验现象来证明物理现象或是规律,采取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达到深化教学成效的目标,但是如果运用实验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探究原因,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探究能力,对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传统的实验演示教学强调的是教学的结果,而不是过程,对于学生能力和思维发展没有发挥充分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当将实验作为提升学生思维水平的有效载体,在实验观察、分析、操作过程中探究科学奥秘,提升学习能力。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内容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实验:用小球、尺子、计时器来测量小球自由落体通过不同位移花费的时间,看小球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结果实验并没有取得完全成功,针对这样的状况,笔者以实验为实例,引导学生开展分析探究,经过大家讨论,学生总结出实验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小球下落太快、位移太短、人有反应时间等,从而引导学生体会伽利略在简陋条件下开展科学探究的难度,也加深了学生对伽利略斜面实验的理解,这样的实验教学就可以在引导学生思维水平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创新理念,构建更加素质化的教学过程,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全面提升物理实验教学成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
【关键词】转变;理念;方式;提升;成效
一、从“师道尊严”向“和谐相处”转变,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板着一副面孔,与学生在心理上拉开了距离,不利于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高中生都处于16-20岁年龄阶段,在物理学习中更加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与肯定,教师应当注重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为物理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笔者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从不以成绩高低作为评价看待学生的标准,经常激励学生,向学生灌输“努力就是成功”、“进步就是成功”这样的理念,对学生在学习之中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表扬,增强学生成功的心理体验,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物理学习之中。除此之外,笔者还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活动,听取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诉求和意见、建议,及时将学生提出的一些有价值的建议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通过这样的活动,笔者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感受到学习活动的民主平等,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从“课内教学”向“前后延伸”转变,构建立体教学模式
进入高中物理学习之后,许多学生感觉到节奏加快,教师的教学难度明显加深,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部分教师也认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过于迟钝。出现这样的状况,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之中没有形成科学的预习习惯,导致进入高中物理学习不适应。高中物理教学无论在教学时间还是教学难度方面,都比初中阶段要紧张得多,如果缺乏了较为充分的预习活动,很难运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将教学目标全部完成,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要指导学生拟定预习提纲,对照教学目标针对性地开展预习活动,提高预习的针对性,要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预习方法,如“读、思、划、做”四步预习法等,提高学生预习的成效,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对预习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尤其是要将预习活动中无法自行解决的章节内容罗列出来,便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强化。在强化课前预习活动的同时,教师还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延伸,巩固课堂教学成效,如指导学生对教学演示实验内容进行自主实践,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开展替代实验,如将矿泉水瓶剪开封膜拍打,观察瓶口处蜡烛火苗变化,验证声音能传递能量等。
三、从“单向灌输”向“探究引导”转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长期以来都是采用单向灌输为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对于教学活动参与程度不高,从而导致教学素质化程度不高,教学成效提升不快,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针对这样的状况,笔者在物理教学中倡导开展了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指导学生课前充分进行预习,在新授过程中,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组思考探究题,以此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以组建学习小组为载体,将各个层次的学生均衡地编入学习小组,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教师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进行点拨,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点拨,促进探究学习活动深入开展。在教学探究题的设计之中,教师要注意前后之间的联系,同时要遵循逐层深入的原则,让探究题的前进方向与学生的思维方向同步。除此之外,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结束以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对获得的成果进行甄别、筛选与补充,可以按照小组为顺序,推选代表进行汇报交流活动,全班进行点评,最终依靠大家的力量来实现教学答案的圆满与完善,不仅提高了教学目标的完成率,而且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从“实验演示”向“用实验教”转变,提升思维发展水平
物理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帮助学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教学成效。在实验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遵循的教学原则都是用实验现象来证明物理现象或是规律,采取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达到深化教学成效的目标,但是如果运用实验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探究原因,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探究能力,对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传统的实验演示教学强调的是教学的结果,而不是过程,对于学生能力和思维发展没有发挥充分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当将实验作为提升学生思维水平的有效载体,在实验观察、分析、操作过程中探究科学奥秘,提升学习能力。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内容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实验:用小球、尺子、计时器来测量小球自由落体通过不同位移花费的时间,看小球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结果实验并没有取得完全成功,针对这样的状况,笔者以实验为实例,引导学生开展分析探究,经过大家讨论,学生总结出实验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小球下落太快、位移太短、人有反应时间等,从而引导学生体会伽利略在简陋条件下开展科学探究的难度,也加深了学生对伽利略斜面实验的理解,这样的实验教学就可以在引导学生思维水平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创新理念,构建更加素质化的教学过程,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全面提升物理实验教学成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