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感恩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中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iaow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懂得感恩,语文教学是具有浓浓人文情怀的语文课程,感恩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科书中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价值观,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语文课堂 感恩教育 渗透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高中语文教学还应体现高中课程的共同价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而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懂得感恩,正是具有浓浓人文情怀的语文课程,在语文教学中最重要教学内容之一。
  感恩,即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英国《牛津字典》的解释是“乐于得到好处的感谢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由此可见,感恩不分国界,不分民族,它是人类本性的自然流露。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在其出生成长过程中肯定得到了知道的或不知道的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帮助,没有这些帮助,任何人都不可能孤立地生存和发展。所以,感恩应当是全方位的,综合而富有立体感的。感恩自然就被纳入社会道德评价体系,它是每个人必备的基本做人标准之一。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拥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给予你的一切,这样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才会有一种健康的心态。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课文都渗透了感恩教育。初中教材中有朱自清的《背影》,魏巍的《我的老师》,诸葛亮的《出师表》,鲁迅的《藤野先生》朱德的《我的母亲》等等,高中课本里有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李密的《陈情表》等等,语文课本的选编者们对感恩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特别关注。所以,语文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阵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科书中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价值观,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古人有言:“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马有还缰之意,狗有湿草之恩”,“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传承的美德,炎黄子孙必须将之发扬光大。
  作为我们语文教师,我们要抓住语文课的契机,“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感恩渗透。对于感恩渗透,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的准备,无意识的渗透。
  史铁生的《我與地坛》是一篇幅比较长的优美散文。在教授这篇课文前,我含泪拜读过多遍,也设计了很多的上课思路,可是,一走进课堂,我原来的安排设计全乱了。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我是我母亲的女儿,也是我儿子的母亲,深知母亲对儿女的爱是多么的深切,真的是“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上课时,我没有像往常那样引导学生抓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语言的感染力,也没有讲结构章法,只是怀着无限感激、愧疚和怀念的心情,用抑扬的语调把文章用心读了一遍。当读完时,我早已泪流满面,我也知道,我的学生们也已是泣不成声。我想了解同学们的心境,趁机请同学们各自谈谈对文章的理解,有个同学是这样说的:“儿子的一切苦难,在母亲那里都是加倍的”这句话,让我的脑海里立即涌现出朱自清散文里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也让我想到我的母亲在灯下为我织毛衣,深夜里为我掖被子的情景,我们应该懂得亲情,感激父母!还有一个同学是这样说的:“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溯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害怕我的父母离我而去!文中的这句话让我不禁想起自己的母亲,想起了她每天早上早早地起来为我准备好早餐,想起了她周末时还不辞辛劳外出工作,想起了她四处奔波为我买回参考书,好好读书是我报答母亲的最好礼物。有一个平时沉默寡言的同学说:体肉肤发,受之于父母,尊重生命,是一个生命最起码的责任,从小到大,我们的生命中倾注了许多人的心血,尊重生命,是对这无数关爱的尊重。……只可惜一节课只有45分钟,我发现每一位同学都举手了,可是不能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心情,我让他们写下来。同学们满含泪水陈述自己的过去,表达各自的感受,从中受到的教益也就不言而喻了,课堂效果堪称完美!语文课堂不就是要达到“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的目的吗?虽然我们的孩子还不懂得父母的辛苦和生活的艰辛,说我们的孩子在家里时父母、亲人对他们的关爱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可很多学生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尤其认为父母的一切关爱都是理所当然的;在学校,则表现为冷漠自私,不尊重老师,和同学间的关系表现得以自我为中心;学生盲目崇拜歌星、影星,而对值得崇敬的英雄、模范人物却不懂得尊重,等等。但是我们如果能够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感恩教育无意识的渗透到教学中,语文课堂起到的教育效果一定会让我们欣慰。我可以很自豪的说,这堂课是我从教以来最成功的一堂语文课。
  所以,我认为语文课上,要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深入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在学生不知不觉中接受感恩教育。另外作文课上,语文教师可以在拟定作文题的时候,有意将情感教育这一话题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让学生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还有班会课上,召开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家长,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朋友等等的主题班会是很有必要的;实践课上,布置学生完成感恩的作业。
  感恩是任何文化都公认的重要道德原则。基督文明有感恩节,那是报答上帝之恩;中华文明在感恩方面绝不亚于其他文明,既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谆谆教诲,又有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美丽故事。更重要的是,中华文明关于感恩的理念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作了比较完整的论述。
  然而,近些年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华传统美德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当今社会,知恩图报与我们已经渐行渐远。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他人的服务,大自然的赐予……很多人都已觉理所当然,从来都不曾想过去回报。2013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没有几位同学能数出五个来,更不用说那些懂人事迹了。许多人都想与世界接轨,尽情享受着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却没有想到过感恩节。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感恩教育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孝敬父母、尊爱他人、帮助他人。同时感恩也是尊重的基础。在道德标准的坐标体系中,坐标的原点是“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一切的关系都是由主体“我”而发射。尊重是以自尊为起点,尊重他人、社会、自然、知识,在自己与他人、社会相互尊重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中追求生命的意义,展现、发展自己独立人格。
  感恩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感恩让世界这样多彩,感恩让我们变得美丽。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其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让孩子知道感谢爱自己、帮助自己的人,这是德育教育中重要的一个内容,在语文课堂是我们对孩子进行感恩渗透的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尊重教育新理念》(人民教育出版社,陈钱林著)
  《感恩教育读本》(四川大学出版社 第一版)
  《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当代教育论坛 2006年第1期)
  《新课程(教师)》(2010年11期)
其他文献
摘要 口语交际是一门新兴的课型,不同于以前的说话课、作文课,它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能力,还是一种交往能力、做事能力、做人能力;其次还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采取激励性的语言,借助’榜样”的力量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组织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开展各种说话活动,为口语交际的教学提供源头活水。  关键词 明确性质 正确认识 氛围 价值 源头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尽管近年来医院总体服务质量上升,就医环境、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等不断改善提高,但医患之间
趣味教学理念是构建有效课堂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教学理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创新其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融入研讨意义重大.立足于小学体
摘要:  职业英语教学代表了高职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由于自身角色定位不准和缺乏可借鉴的教学模式,公共英语教学实践向职业英语教学转向困难重重。本文在ESP需求分析理论和教学法指导下,尝试对职业英语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角色进行定位,构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向职业英语转向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职业英语 教学模式  一、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职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的显性知识系统,许多重要的法则、公式,教材中只能看到漂亮的结论,许多例 题的解法,也只能看到巧妙的处理,而看不到由特殊实例的观察、试验、分析、归纳、抽象概括或探索推理的 心智活动过程。因此,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隐性知识系统,小学数学教学应包括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知识 的教学。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仅仅依照课本的安排,沿袭着从概念、公式
本文运用任务型教学的理念,设计了标题性任务,比较型任务,列举型任务和解决问题型任务,从一篇朋友的来信出发,自然引入study abroad主题,让学生评价此信的优点,并和期中考作文的几篇学生习作比较,在书写,句型,词汇,逻辑思维和完整性等几个方面指出不足。特别在句型和词汇方面,总结常用表达优缺点的词汇句型,通过不同形式的任务输入,深入浅出地营造一个有实际意义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当堂写作做铺
【关键词】英语教学 提问艺术 教学方法  【摘 要】选择好的提问方式能促进学生进行内容丰富的语言输出,能促进学生较多地参与课堂活动,能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用目标语进行交流,是让英语课堂灵动起来的关键。  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课堂提问对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唤起学生注意、活跃课堂气氛的有效方法,更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步入了大众化,高中阶段教育正在走向普及并向义务教育的方向发展。虞城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部分家庭生活
近几年来,随着泰兴杨思中学、山东昌乐二中等学校的高效课堂的成果的显现,越来越多的学校学习了他们的先进的教学经验,深入的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以求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所在的县也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着由学生来组织,老师来控制的课堂教学改革。下面就我进行教学改革的切身体会,来谈一下我的看法。  就英语学科来说,全面由学生来说英语,来操练对话,确实是一个好办法,因为他们由此增加了说和做的机会。一节课中,大部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