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相关策略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er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重要的教学内容,它包括力学和能量两大内容,同样这部分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如何进行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对此本文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进行了相关策略的探讨,希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高老师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策略探讨;动能定理
  高中阶段物理的动能定理教学是重要内容,但是由于能量这一概念较难理解,所以便为物理教学造成了困难,为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进而为日后教学提供便利条件,笔者根据自身经验,对如何进行高中物理动能定理内容的教学,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案,希望可以借此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为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运用能力,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
  一、借助课件,导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之所以教学效率低下,主要原因在于老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无重点。甚至有些老师局限于教材本身,致使学生逐渐丧失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为及时解决这一问题,老师首先应做好一切的课前准备,明确相应的教学目标,讲述教学重点,针对教学内容,借助课件,导入教学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进行动能定理教学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而《动能与动能定理》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动能定理的相关概念,以及相应的定义式,此外还要包括相关推导过程。同时还要突出教学重点以及难点,其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动能的定义,熟练运用动能定理解决相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老師可以借助相关课件,结合相关问题,导入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例如老师首先播放不同种类动物追逐的视频,借助视频激发学生兴趣,然后老师瞬时提出问题:“请问同学们,什么是动能?动能具体有什么来决定?”学生回答:“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动能有质量和速度共同决定。”老师再问:“那么动能和质量与速度的关系又是如何的呢?”学生一般无法回答,老师趁机说道:“这便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定理实际上就是在探究物体质量、速度与动能的关系。”借助相关问题引出教学内容,适当讲述教学重点,使学生有大概的了解,为日后教学提供便利。
  二、创设情景,设置有关问题,诱导学生思考
  在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接下来便需要老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关情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通过教学内容,设置适宜的教学情景,能在激发兴趣的同时诱导学生思考相关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相关情景的相关应用,使学生通过情景理解晦涩难懂的物理知识,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老师可以创设相关情景,借助相关问题进行讲解。比如,老师问:“我们都知道飞机起飞时它的速度越来越快,那么飞机的动能将如何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回答:“飞机动能越来越大,飞机质量不变,飞机的速度越来越快导致动能增加,而导致速度增加的原因是,飞机内部给了一个牵引力。”老师又问:“那整个动能大小又如何计算?”老师可以借此引入动能定理,随后老师可以借助相关问题引入这一物理概念,最后推导出W=EK2-EK1,EK= 2,动能变化实际是初末动能的变化。同时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得出动能定理的使用条件,即动能既可以运用于恒力做功,也可以运用于变力做功,无论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都能使用。同时为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老师可以设置相关问题,学生根据问题确定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明确做功,确定方程。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诱导学生思考,增强学习能力。
  三、进行实验,鼓励学生探究,进行总结反思
  由于物理知识比较抽象,为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相关的物理现象,了解相应的物理知识,实行物理实验教学是极为重要的。物理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时学生了解相关的物理现象原理,增强对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老师也可以借助实验,了解学生的短板,并根据学生的短板,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提高教学效率。
  老师可以使用实验教材,借助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进行理想化实验,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进行相应的受力分析,同时利用相关的公式对相应的知识进行讲解。经过实验我们发现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所受到的动能就越大,老师可以询问学生:“速度受什么影响?”通过观察实验学生回答:“受高度和所受外力的影响。”通过物理实验将抽象的物理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动能定理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所以若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必须重视相关教学。首先需要老师借助相关课件,导入教学内容,结合物理知识讲解,激发学生兴趣;其次还需要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关情景,设置有关问题,诱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最后,需要老师适当进行演示实验,鼓励学生探究,进行课堂互动。
  参考文献:
  [1]田波. 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0,(10).
  [2]杨邦造.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学的思考以能量定理为例[J]. 今日科苑,2008,(5).
其他文献
摘 要:化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探究能力与化学素养的的关键所在。教学质量代表着教学最终效果和效益,只有提高了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才能够发挥出化学学科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的知识增长与能力发展。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从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与精选课堂练习的内容三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与研究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和科学策略,希望能为一线的高中化学教师
期刊
摘 要:学习,讲究“身临其境”。只有当学习的内容被置于相应的场景或氛围中,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更为深层次地理解和体会学习内容。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不仅可以一改传统课堂沉闷呆板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深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认识。下面,笔者就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方法作分析探讨,目的在于进一步激活课堂教学活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期刊
摘 要:体育课堂教学变革是体育教学过渡到现代化教学的重要过程,体育课堂变革的路径应该结合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展开,针对不同的体育教学活动应用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来推进体育课堂的全方位变革。本文笔者就团体操教学出发,对体育课堂变革对团体操教学的影响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体育课堂;变革;团体操  体育课堂变革对团体操教学的影响笔者认为第一要素应该是教学模式的影响,因为传统体育教学讲究的是统一
期刊
摘 要:研究性学习是适合任何一种学科应用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习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把研究性学习渗透到初中历史教学之中,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学习与发展的能力,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本文对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浅析,以期为初中历史教学研究性学习的更好开展提借参考。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历史教学;研究;  引言: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
期刊
摘 要:在小学义务教学中,小学科学户外探究活动是义务教育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充足的科学户外探究活动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科学知识的能力,达到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科学户外活动中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对科学理论知识有本质的认识,并在认识中发现并解决问题,促使科学户外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户外活动;思维能力  小学科学户外探究活动强调
期刊
摘 要:地理读图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多数学生对读图题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出现严重的丢分现象。针对这种现状,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对高中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字:高中地理;读图能力;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质量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通过对部分学生观察发现,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方面,主要问题出在对地理空间没有准确定位和图表获取的能力上
期刊
摘 要:地理学科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维度作为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方向,实际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找准课程内容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契合点,创设符合学生正确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设计。农村薄弱中学因师资、生源、设备等较落后的原因,在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上,存在一定的困境。本文旨在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分析农村薄弱中学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困境,提出落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从前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用现在的学生,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多样化的新鲜教学方式。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候的压力减小,将以游戏教学的方式使用到教学中去,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学习的全面开展,为以后学生学习起到一个良好的铺垫作用,基于此,笔者分析在学前教育与游戏融合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与游戏;融合;探讨  一、制作教学方案  在教学生的同时,一个好
期刊
摘 要:排球是我国引以为傲的一项体育项目,它在中国体育史上有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外,排球是我国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特有的竞技性、速度性和多变性,受到广大体育爱好者和学生的喜爱。然而,在高中的体育教学中,排球的受欢迎度低,学生的排球技能差。本文重排球教学客观的条件、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三个方面予以解析,旨在转变以上现状,提升排球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体育;排球教学;现状及策略  大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逐渐深入,教育部人士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明确要求要增強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积极性。一个高效、优质的物理教学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因此,对于高中物理教师而言,应该积极探索符合高中生认知能力的教学策略,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以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