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用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实验研究

来源 :液压气动与密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tes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降低数据中心能耗提高换热效率,提出一种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并进行了两组测试,分析了相同一次风量和淋水量条件下不同二次一次风量比下的蒸发效率,以及在不同地区(也即不同的二次进风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的冷量和蒸发效率。得出结论如下:在一次风量为8800 m~3/h,淋水量为1.2 m~3/h条件下,随着二次一次风量比的增大,蒸发效率先增大后减小,二次一次风量比在0.73时蒸发效率最大,达到了79.30%;一次风量为8800 m~3/h,二次一次风量比为0.79,淋水量为1.2 m~3/h条件下,高温高湿地区的蒸发效率较高但冷量较低。
其他文献
<正>当朋友圈里转发的生病儿童需要救助的消息被你直接忽略时,当你对战火中生灵涂炭的情景无动于衷时,当珍稀动物被猎杀的血腥场面也无法激起你的恻隐之心时,你会不会问自己:"我怎么变得这么冷漠,越来越没有同情心了?"是的,在公众情感被互联网重新建构的今天,你可能也成为了一名"同情疲劳"者。
期刊
背景与目的:近视性黄斑劈裂是病理性高度近视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有随高度近视人群的增加而逐年增多的趋势,进行性发展的近视性黄斑劈裂需要及时的手术干预。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是目前玻璃体-黄斑视网膜界面疾病的主流手术方式,保留中心凹内界膜剥除术因为术后视力和解剖结构恢复快而越来越受重视。为了评估比较玻璃体切除联合完全内界膜剥除术与保留中心凹内界膜剥除术治疗近视性黄斑劈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们
学位
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透镜天线优化方法,将透镜天线的增益和1-dB增益带宽作为优化目标,通过算法改变透镜的拓扑结构来实现优化.设计了一款宽带、高增益的全介质透镜天线,并利用3D打印技术对透镜进行加工,降低了加工成本.实测结果表明在6~18 GHz内馈源天线的增益提高了6.4~10 dB,在18GHz该透镜天线增益达到了23.8 dBi,最大口径效率为51.9%,1-dB增益带宽为40%.验证
期刊
期刊
结合热管及蒸发冷却两种技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热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在不同的一、二次空气参数下,对热管显热交换、热管与蒸发冷却结合的两种形式做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二次空气侧采取的两种蒸发冷却方式,处理的空气温降比热管显热交换要高出1~3℃。当一次空气入口干球温度达到30℃以上时,直接向热管冷凝段喷淋的间接蒸发冷却方式处理空气效果较好,一次空气进、出口温差高达5~6℃,换热效率可达60%左右。
会议
伴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当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受到相对较多的重视,也成为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且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建立学习兴趣与教学的联系。小学数学的教学完成了对学生思维的实际开发,因此也占据相对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苏教版数学课堂中对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做出简单分析,希望能够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期刊
<正>随着课程游戏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在教育教学的组织上也有了一定的改变,教师需要从教育的组织者变身为教育的引导者,让幼儿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索,下面是一次关于引导幼儿排图讲述活动的修改方案,以供大家借鉴。一、名称的改动名称的调整是一种概念化的思考,原先的题目《偷懒的小蜗牛》带有一定的情感偏向性,"懒惰"一词已经将蜗牛加以定性。幼儿有前期的音乐学习经验《勤快人和懒惰人》,对
期刊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PPV)联合三种内界膜(ILM)不同处理方式治疗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PMF)的解剖改善和视力获益。研究方法:对2021年1月至8月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接受PPV治疗并按时随访的28例(33眼)PMF患者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手术中对ILM的不同处理方式,33眼被分为不剥除ILM组(A组)、黄斑区ILM全剥除组(B组)、环中心凹ILM剥除组
学位
近年来,间接蒸发冷却空调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国内数据中心项目,研究间接蒸发冷空调的数值模拟实现方法,包括环境处理,数值模型参数定义,通多单独室外侧模拟验证湿热环境对多室外机组制冷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蒸发量的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最大误差约为3%,冷量最大误差约为5%,出风空气状态参数误差为3.66%,通过机组进风湿球温度分布,截面速度矢量分布,机组流线图等模拟结果分析多机组数值模型的热空气短路问题,通过
期刊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等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促使银行业向互联网模式逐步转型。一个看似简单的愿景——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场景中,通过多种手段均可享受银行服务,使得新一代金融级系统必须直面海量用户以及随之而来的海量交易与数据。在此背景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