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高校学生毕业后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企业出现用工荒的现象,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民办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大力发展校企合作,以此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出社会与企业所需的应用型和综合型人才。本文就对民办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民办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模式
在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许多高校愈加重视和发展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是培养综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发展校企合作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具有积极作用。通常校企合作能够将企业与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加以充分发挥,为社会培养出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实现企业与高校的共赢,因此实施校企合作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校企合作模式对民办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意义
校企合作模式对民办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有利于全面认识实践教学
民办高校深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并且有些实践教师缺乏丰富的实践指导经验,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导致学生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通过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民办高校可以积极与外界取得联系,拓宽自身的视野范围,全面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从而改进自身的思维,与企业共同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二)有利于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以往民办高校实施实践教学活动时,由于缺乏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比如,没有专门的实训器材与实训场地等,导致实践教学开展效果不佳,学生实践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严重降低了实践教学的质量。而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可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充分拓展实践教学的场地,比如,教师能够针对实践教学的具体情况进行课程讲解,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的质量。
二、民办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民办高校实施校企合作模式时,应该积极遵循国家与各级领导部门制定的行业行规、管理办法、法律法规等,并与企业共同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校企合作规章制度,对合作管理加以规范,保证校企合作模式的长效运行。比如,针对各岗位、组织管理部门、合作双方制定恰当的权责范围,明确各方的责任;成立实训基地管理规章制度、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实习管理规范等,确保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构建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专兼职教师任职资格标准等。总之,校企合作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可以加强校企合作的监督与管理,保证校企合作的长效有序开展。
(二)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深化校企合作
要想落实校企合作模式,必须要加强相关部门的推进力度,做好日常的监管工作,保证各个岗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增强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和有序性。例如:对校企合作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跟进,使教学大纲与技术发展要求相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计划与企业需求相符,科学规范管理日常实践教学,加快校企合作项目推进的步伐。对于实践教学而言,其作为多方参与的活动,必须要有高效规范的管理,这样才能确保校企合作的有序实施,达到理想的效果。另外,校企合作具有多样化的形式,企业积极参与高校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学生培养、师资培训、教学计划实施等,这样能够改变高校教学的滞后性与盲目性,培养出企业所需的人才。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形式直接关系到校企合作的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可以使企业与高校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形成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三)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
要想构建校企合作激励机制,激发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加快产学研的一体化建设,必须要做到如下几点:①企业与高校进行合作时,应该对自身的实际需要进行充分把握,积极寻求合作获益点,如人才需求、技术开发、品牌影响等;②高校应该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加大实践教学的发展力度和投入力度,积极建立实习基地、实训中心、实验室,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人才需求;③校企合作过程中,可以颁布一些奖励或鼓励性的政策,通过物质奖励或优惠政策的方式奖励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教师、员工、管理者。例如:组织岗位竞争或岗位评测,采用奖金的方式奖励优秀人员;对校企合作项目给予一定的课时费与研究经费等,同时,将其作为晋升的参考依据等。
(四)加强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验室建设是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中的关键,高校与企业共同构建实验中心或实验室,可以引进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共同承担成本与风险,共享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训实习平台,加快“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步伐。当然实训基地可以建在校外或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多设立在企业,安排学生分阶段、分专业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更好地融入到企业文化氛围中,以便今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校内实训基地则是对企业工作环境进行模拟,如软件设计室、会计事务所等的模拟,生产企业能利用学校场所成立生产线,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实训,互利互惠。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模式作为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民办高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运用校企合作模式,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管理,深化校企合作,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加强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校企合作模式的作用,有效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增强人才培养计划的合理性与针对性,培养出更多企业与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邱东博.民办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北方经贸,2015,(04):247-248.
[2]竺柏康,石一民.地方高校專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的校企合作机制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6):136-138.
[3]龚畅.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9):138-139.
[4]神会存,梁纪凤,肖顺根,神潇.基于校企合作的地方本科高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6,(31):139 127.
关键词:民办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模式
在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许多高校愈加重视和发展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是培养综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发展校企合作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具有积极作用。通常校企合作能够将企业与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加以充分发挥,为社会培养出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实现企业与高校的共赢,因此实施校企合作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校企合作模式对民办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意义
校企合作模式对民办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有利于全面认识实践教学
民办高校深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并且有些实践教师缺乏丰富的实践指导经验,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导致学生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通过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民办高校可以积极与外界取得联系,拓宽自身的视野范围,全面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从而改进自身的思维,与企业共同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二)有利于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以往民办高校实施实践教学活动时,由于缺乏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比如,没有专门的实训器材与实训场地等,导致实践教学开展效果不佳,学生实践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严重降低了实践教学的质量。而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可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充分拓展实践教学的场地,比如,教师能够针对实践教学的具体情况进行课程讲解,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的质量。
二、民办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民办高校实施校企合作模式时,应该积极遵循国家与各级领导部门制定的行业行规、管理办法、法律法规等,并与企业共同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校企合作规章制度,对合作管理加以规范,保证校企合作模式的长效运行。比如,针对各岗位、组织管理部门、合作双方制定恰当的权责范围,明确各方的责任;成立实训基地管理规章制度、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实习管理规范等,确保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构建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专兼职教师任职资格标准等。总之,校企合作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可以加强校企合作的监督与管理,保证校企合作的长效有序开展。
(二)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深化校企合作
要想落实校企合作模式,必须要加强相关部门的推进力度,做好日常的监管工作,保证各个岗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增强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和有序性。例如:对校企合作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跟进,使教学大纲与技术发展要求相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计划与企业需求相符,科学规范管理日常实践教学,加快校企合作项目推进的步伐。对于实践教学而言,其作为多方参与的活动,必须要有高效规范的管理,这样才能确保校企合作的有序实施,达到理想的效果。另外,校企合作具有多样化的形式,企业积极参与高校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学生培养、师资培训、教学计划实施等,这样能够改变高校教学的滞后性与盲目性,培养出企业所需的人才。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形式直接关系到校企合作的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可以使企业与高校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形成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三)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
要想构建校企合作激励机制,激发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加快产学研的一体化建设,必须要做到如下几点:①企业与高校进行合作时,应该对自身的实际需要进行充分把握,积极寻求合作获益点,如人才需求、技术开发、品牌影响等;②高校应该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加大实践教学的发展力度和投入力度,积极建立实习基地、实训中心、实验室,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人才需求;③校企合作过程中,可以颁布一些奖励或鼓励性的政策,通过物质奖励或优惠政策的方式奖励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教师、员工、管理者。例如:组织岗位竞争或岗位评测,采用奖金的方式奖励优秀人员;对校企合作项目给予一定的课时费与研究经费等,同时,将其作为晋升的参考依据等。
(四)加强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验室建设是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中的关键,高校与企业共同构建实验中心或实验室,可以引进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共同承担成本与风险,共享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训实习平台,加快“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步伐。当然实训基地可以建在校外或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多设立在企业,安排学生分阶段、分专业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更好地融入到企业文化氛围中,以便今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校内实训基地则是对企业工作环境进行模拟,如软件设计室、会计事务所等的模拟,生产企业能利用学校场所成立生产线,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实训,互利互惠。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模式作为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民办高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运用校企合作模式,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管理,深化校企合作,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加强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校企合作模式的作用,有效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增强人才培养计划的合理性与针对性,培养出更多企业与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邱东博.民办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北方经贸,2015,(04):247-248.
[2]竺柏康,石一民.地方高校專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的校企合作机制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6):136-138.
[3]龚畅.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9):138-139.
[4]神会存,梁纪凤,肖顺根,神潇.基于校企合作的地方本科高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6,(31):139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