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从“装腔拿调”到“真情流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大部分人都喜欢自然美,厌恶矫情做作。作者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在小学阅读课堂教学中要走进“内容”,激起情感的共鸣;解密“形式”,感悟情感中带来的那一丝丝精妙;聚焦“标点”,提取情感密码等,旨在探寻“有感情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初中阅读教学 “装腔拿调” “真情流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学段关于阅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阅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阅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阅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阅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可是,反观当下的很多语文阅读教学,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似乎越来越重视“读”的功能,“读”的时间占课堂时间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为什么花了“大时间”练习的“读”,花了“大气力”指导的“读”,总还是感觉孩子们是装腔作势、拿腔拿调呢?每想到这个问题,笔者的脑海中瞬间涌现出前不久刚刚发生的一件事:
  一次班级组织的阅读比赛,参加比赛的10位学生中有7位在全班同学及评分老师的面前将“装腔拿调”一词发挥得淋漓尽致,声音尖而细,再配上夸张的动作,让人啼笑皆非。不由深思:阅读应该是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有声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过程;有感情地阅读就是让这阅读的声音从心底里发出,应该是“真情流露”,绝不是“装腔拿调”。下面笔者仅就小学阅读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师生“灵魂”在场,恰如其分地指导学生真情阅读,谈谈看法。
  一、真正走进“内容”,激起情感的共鸣
  “感悟有多深,阅读就有多真”。阅读总是伴随着文本的理解,有效阅读的指导过程其实就是深入解读文本的过程,感悟文本的过程,也是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实现语文本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过程。只有让孩子走进文本,犹如身临其境,有了自己的感悟,才能产生情感共鸣。
  走进文本内容,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扩大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原本远离学生的本文内容更形象生动,使学生身临其境,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读出真情实感。
  二、解密“形式”,感悟情感中带来的那一丝丝精妙
  “学习语文,形式大于内容”。在言语习得、阅读指导诸多方面都应该去关注文本的表达形式。“内容人人都看得见,形式对于大多数人却是个秘密”。学生通过内容去理解情感并不难,难就难在引导学生去关注作者语言的表达形式,并从这种形式中去理解和感悟情感。所以,要让学生读出真情实感,就必须去关注语言形式,了解文本的精妙所在。
  初中生毕竟只有十几岁,年龄还小,经历的也少。在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事情是熟悉的,但是对于表达形式却极其陌生。教师要教给孩子们不知道的知识,就必须关注语言的表达形式。经老师的引导和点拨,孩子们关注和体会到这样形式所流露出的情感,阅读情感更加准确到位。
  三、聚焦“标点”,提取情感密码
  标点符号在文中除了表示停顿之外,还有提示语气、表达情感的作用。有时同样的一句话,仅标点不同,表达出的感情就迥然不同。为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标点符号所传递的情感信息,适时提取情感密码。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关注到学生不能关注到的,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标点。其实,在汉语表达中,标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引导学生不仅学文字表达,而且学标点的运用。标点传递给我们很多的信息,从中感受到情感,为学生阅读指引了方向,同时也揭开了文本内部的朦胧面纱。
  自语言符号诞生以来,语言文字就成了人们表情达意的载体,蕴藏在其中的情感、内涵等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来。裴斯泰洛齐说:“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阅读技巧,而是引导学生经历真实的情感体验。”教师要注重阅读指导的技巧和策略;注重引领学生细细品味、静静思索;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作者心灵碰撞,感悟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如何实现阅读教学时“灵魂”在场,阅读课文时真情流露,是一线语文教师应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赵丽平.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方法浅谈[J].华章,2010(27).
  [2]陈建芬.享受阅读——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漫谈[J].西江教育论丛,2002(03).
  [3]林卓玉.当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反思与教改实践[J].新课程(教研),2010(02).
其他文献
课题:《轮椅上的霍金》  教材简析:  《轮椅上的霍金》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介绍了的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非凡的科学家霍金及名著《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要人物——顽强不屈、具有大无畏冒险精神、善于创造性劳动的鲁滨逊。这一单元的课文既让学生识名人、塑品格、传精神,又给予了学生更多写作方法的指导。  《轮椅上的霍金》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作者精心选择了事例,通过典型事例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是人人成才、一次满足企业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职业教育若与企业结合则必须以就业岗位和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并立足企业的需求。课程目标、内容和设计思路都需要企业参与,需要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开发设计。  一、课程教学的设计理念  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对企业的教育,所以在设计课程时要直接面向企业的工作岗位,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企业资深人士共同参与的原则,由工作任
摘 要: 高中物理学习要联系实际生活,把课本中学习的知识转向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物理的眼光看待物理现象,解释物理规律,为今后的学习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生活化 实践活动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对生活中物理现象与物理实验的观察
千年的历史给了我们厚重的积淀,同时也给我们戴上了千年的枷锁,思维的惯性,求同的潜意识,让一代代优秀的人才归于平庸,最终沉寂于苟同。古时的科举,如今的应试,无疑都以权威的姿态加速了我们这个民族思维的固化。在与世界对话的当今,我们惊觉自身的缺憾:十四亿人口的思维模式是如此缺乏创新,不敢突破,漠视求异,自觉中庸。我们被这千年的文化滋养着,也被这千年的文化定势固化着。应试教育延续了几千年的人才选拔制度,继
摘 要: 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给学生课内、课外正确的阅读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 阅读能力 阅读习惯 阅读方法  阅读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课本或参考资料获取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读书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个重要途径。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化学试卷,信息题大量增加,主要考查学生能否读懂所给信
德育教育是奠基工程,基本任务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人才。德育重在打好做人的基础,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做人的规范,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的第一要旨就是加强德育,培养学生人格”。新课程改革下的德育工作主要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文道德素养的培养。教师以“开展反思性教学”为突破口,优化教学过程,强调德育渗透,形成教学特色,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素质教育快速发
摘 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所在,它的重点在于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激励的一种工具,从而营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从而实现“自主、探究、合作”为特点的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整合中得到有效的锻炼、提高。作者从一个高中一线信息技术教师的角度,结合教学理论和自身的教学经验,阐述了对整合的理解和思考。  关键词: 信
摘要: 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等。案例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案例的选择是否恰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目的性、时代性、适度性和专业性。此外,还应注意案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策略,从而使这种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马克思主
摘 要: 家庭教育中,一直存在两种基本的教育形态,其一是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其二是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使已有养育孩子经验的祖辈能够在各方面将孩子照顾得很好很周到,但是,它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隔代教育这一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过分溺爱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隔代教育 形式 优势 弊端 建议  一、
摘要: 目前,我校二年级公共体育课采用选项课教学模式。通过师生座谈会、资料查阅等方式,作者针对我校学生选课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必须建立体育选项课程选课指南资料库,利用现代发达的网络系统,对相关课程、教师等信息进行介绍,包括文字说明、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形式。淘宝模式的宝贝展示、店家服务、买家评价恰好解决了体育的课程介绍、教师信息、学生评价三个主要问题。构建淘宝模式下的公共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