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玉芳:高质量陪伴能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名片】
  边玉芳,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著有《读懂孩子》系列丛书等。
  边玉芳教授常年致力于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和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有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日前,笔者带着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采访了她。
  “零起点教学”不等于“零准备”,孩子入学准备水平直接影响其后续发展水平
  笔者:近几年,我国实施小学零起点教学,反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这无疑是遵循孩子成长规律的正确举措,但是家长们仍有疑惑:孩子入学前真的不需要学点什么吗?
  边玉芳(以下简称边):“零起点教学”并不意味“零准备”。入学准备状态,即儿童在进入学校时应当达到的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任务要求的身心发展的水平与状态。大量研究表明,孩子入学准备水平对后续学业成就和学校适应具有预测作用,入学准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后续水平。但入学准备不是提前学习小学的课程,不能错误地等同于识字、算术。
  笔者:具体来说,孩子入学前应该做哪些准备?
  边: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良好的习惯对孩子身心健康、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品德陶冶、个性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将伴随孩子一生。家庭教育要有意识地促进孩子的生活、学习、思维、人际交往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第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好奇心强的孩子,接触新事物时注意力集中、爱提问、爱探索。面对孩子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父母应合理对待,采取合适的方式实事求是地回答。父母要善待孩子的某种破坏行为,如把玩具拆开等,满足孩子主动探索的心理,鼓励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与关注。
  第三,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独立性发展特点,营造宽松的环境氛围,让孩子愉快地玩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第四,培养孩子的多方面能力。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让孩子认读汉字和感受数学,使用浅显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比如选择图文并茂、贴近生活的图书,通过讲故事、亲子共读的方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习惯。还可以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绘画、音乐与体育运动的能力。
  第五,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孩子获得更多的社交技巧,使孩子更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因此,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合作与分享、处理同伴矛盾,学会社会交往技能以及发展友谊。
  研究显示,父母陪伴孩子的底线时间是每周21.2个小时
  笔者:长期以来,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一直是我国家庭教育的难题。专家们不断呼吁父母回归家庭,但父母有苦衷,毕竟要赚钱养家。您对此有何看法?
  边:大量研究表明,亲子陪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可以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及自信心,并有利于孩子在与人互动中获得良好的交往技能,获得更有利的社会支持,减少负面情绪,等等。由此可见,高质量陪伴能有效地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有研究指出,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不足,会像物质匮乏那样,对孩子大脑发育产生永久性的负面影响。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因为幼时缺乏父母的陪伴,很多孩子不能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从而造成性格缺失。尽管这种缺失在未来可以弥补,但是往往事倍功半。所以,父母要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兼顾职场和家庭,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笔者:什么是高质量的陪伴?
  边:首先,亲子陪伴要有时间的保证。美国的研究得出结论:家长陪伴孩子的底线时间是每周21.2个小时。当然,具体的时间不必拘泥,但時间肯定是一个重要参数。有调查显示,亲子陪伴每周增加一小时,孩子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便能明显减少。
  其次,父母陪伴孩子,要有情感投入。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候,积极或消极的情感投入都会对孩子的情绪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父母以什么样的心态跟孩子相处是非常重要的。
  再次,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有调查显示,孩子最喜欢父母对他做这些事:晚上会来我的房间,给我盖好被子,为我唱歌,给我讲我小时候的事情;拥抱我,亲吻我,和我坐下来聊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的事;花时间和我单独在一起,兄弟姐妹也不在旁边;给我做健康美味的食物,让我长得壮壮的;和我一起蜷缩在毯子里面,看我们最爱的电视节目;不让我为所欲为……看,父母做到这些并不很难,重要的是用心去做。
  最后,不要过度控制孩子。以前,我们理解的溺爱是指包办代替,其实,过度的重视和过度的控制都是溺爱。过度的控制容易让孩子没有责任感,没有充足的心理能量,对孩子的发展不利,甚至会变成一种压力,导致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和父母在一起,也容易剥夺孩子的自主能力,所以,父母们要格外警惕。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父亲对孩子的陪伴十分重要。研究发现,在孩子人生的早期,父亲陪伴不足会对孩子造成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希望父亲们抽时间多陪伴孩子。
  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能够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笔者:陪伴离不开环境。您认为父母应该为孩子营造怎样的家庭环境?
  边: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是物质上的,也是心理上的,心理环境的建设更需要家长们细心营造。
  笔者:说得好!那么,父母应该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呢?
  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重视亲子沟通,提高沟通质量。
  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是营造良好家庭心理环境的基础,也是家庭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亲子沟通,具体是指父母与子女通过信息、观点、情感或态度的交流,达到增强情感联系或解决问题等目的的过程。   想要提高沟通质量,父母应该掌握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比如,在倾听孩子讲话时,父母要保持微微前倾的身体姿势、温暖支持的目光接触等,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注,使其更愿意向家长倾诉。
  许多父母倾向于关注孩子的困境,一起寻找解决方法,但更重要的是体会孩子的情绪感受,并给予孩子适当的共情和回应,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理解他的。
  父母应当平等地与孩子讨论问题,尊重孩子的意愿,对孩子做到“不评判、不干涉、不偏执”,即不直接评价孩子的对错,不过度保护和干涉孩子,不认为孩子必须要听父母的话。这样,亲子沟通的质量才会稳步提升,家庭心理环境和氛围也会更加融洽、和谐。
  第二,组织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
  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不仅有助于建立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还可以提高所有家庭成员的生活满意度。研究发现,家庭活动的频率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就越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另外,丰富的家庭活动还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交技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家庭活动主要包括核心家庭活动和平衡家庭活动两种模式。其中,核心家庭活动是指日常生活中低成本的、相对容易的、多在家里发生的活动,比如一起吃饭、看电视、玩游戏等;平衡家庭活动是指不常发生的、新奇的、户外的活动,比如露营、旅行、看话剧等。
  父母不仅要重视核心家庭活动,也要结合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和孩子一起组织多种类型的平衡家庭活动。比如,父母可以和孩子约定,每天或每周安排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为亲子专属时间。在这个时间里,父母和孩子一起逛书店买书、一起看电影、一起逛博物馆等,既能帮助孩子劳逸结合、适当放松,也有助于家庭成员之间建立亲密、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第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情绪表露氛围。
  家庭情绪表露,是指家庭成员间口头或者非口头化的情绪表达风格。家庭情绪表露的氛围直接影响着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家庭情绪表露氛围,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接纳、被理解、被尊重和被关注的,从而可以放心地表露情緒,能够更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另外,积极家庭情绪表露的家庭中,儿童能够表现出较强的社会能力,同伴接纳程度也较高。
  笔者: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情绪表露氛围?
  边:要想营造良好的家庭情绪表露氛围,父母对孩子要有较高的接纳性,即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所有情绪,既要接受孩子的积极情绪,更要包容孩子的消极情绪。
  父母对孩子要有较高反馈性,即对孩子的情绪给予共情并做出反应。也就是说,父母需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理解孩子的情绪以及情绪产生的原因,帮助孩子消除消极情绪。
  此外,高预测性也是家庭情绪表露氛围的重要指标。父母要学会合理地表达情绪、调节情绪,让孩子熟悉父母的情绪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预测父母的情绪状态,从而获得安全感。
  家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场所,家庭环境的好坏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家长需要积极参与家庭教育,重视家庭心理环境建设,为孩子的成长助力,更为家庭的幸福助力,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编辑:陈彤】
其他文献
最近,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青少年吸烟上瘾的速度比一般人想象的要迅速得多。负责这项研究的迪佛兰萨教授表示,过去一直认为青少年要花两年时间才会吸烟上瘾,“事实上,青少年成为瘾君子只要几星期”。  迪佛兰萨教授的研究小组对681位12~13岁的青少年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验与追踪,结果发现,每星期抽2~3根香烟的青少年,在短短几周的时间内,就已经开始对尼古丁产生依赖。  研究人员在这些青少年身上发现了一
几句嘲笑,  小自行车睡起了大觉  儿子会骑小自行车已经三四年,算是个“老骑兵”了。不过,是带着辅助轮骑的。如今,六七岁的他早就可以拆掉辅助轮骑车了。  我曾几十次劝过他:“儿子,咱们把小自行车的辅助轮拆了吧?那样可以减少阻力,你骑起来更轻松更快。”  儿子总是不自信地说:“不行不行!妈妈,我怕摔倒。我不敢骑。”  儿子从小就胆小,这点应该随我,所以我理解他,也就没有勉強他。以前总想着等他再大点,
“给孩子存份脐带血吧,能治白血病!”“存上一份脐带血,全家都能用得上!”“存了脐带血,就是上了一份生命保险!”……  在医院的产检室旁,妈妈们总能听到关于脐带血的宣传,这些宣传无一例外都鼓励家长们花钱给孩子存上一份脐带血。自存脐带血的价格不一,有的是3万存20年,有的是每年交6000元,一连交3年或5年。这笔钱说多不多,可不明不白地花出去也很可惜,因此常常有准妈妈问:脐带血到底要不要存?也有些家长
在预防孩子性早熟的道路上,总有太多荆棘和雷区,我们总说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碰,但你真的了解性早熟吗?当孩子出现性早熟征兆时,你能够辨别吗?下面这些,为人父母一定要知道!  性早熟,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称为性早熟。由于发育年龄提前,身高短期内加速增长,导致骨骺提前闭合,成人期身高反而矮小,甚至影响生殖能力,提前绝经,引发心理疾病及不良性格养成。  男
1.牛奶怎么选?  看配料表。配料表中只有生牛乳的,就是真牛奶;如果除了生牛乳,还有水、白砂糖、食用香精等的,就不是真牛奶。  选完真牛奶,我们就要选好牛奶了。选好牛奶,看营养成分表。国标规定,牛奶制品的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2.8g/100ml。从营养角度考虑,孩子喝的牛奶蛋白质越高越好。所以,正确的牛奶选购方式是:首先买纯牛奶或巴氏鲜奶,其次蛋白质含量越高越好。  除纯牛奶和巴氏鲜奶外,其他牛奶要
英国权威心理学家西格曼博士在出席一个国际儿童保育会议时指出,各国政府应颁布法令,禁止9岁以下的儿童接触电脑,因为儿童过早接触电脑会影响智力发育。  许多家长为了更好地开发孩子的智力,让孩子2~3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电脑,认为这样能够使孩子在走向科技世界的起点上“抢先一步”。但是,从幼儿的身心特点来看,这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开发是弊大于利的。  电脑的电磁辐射影响幼儿脑细胞的发育,长时间在电脑屏幕前
很多妈妈有洁癖,非把宝宝弄得干干净净才放心。其实,适度的脏反而能够保护宝宝。比如,宝宝身上的这四个部位,看起来脏脏的,可如果过度清洁,反而有损健康。  鼻屎恶心还有碍呼吸?乱挖害处多!  有妈妈问:我每天都给宝宝清理鼻屎,怎么还有这么多?答案是你清洁过度了。  宝宝的鼻腔比较短,不像成人有鼻毛保护,鼻黏膜也柔嫩,如果老给孩子挖鼻孔、清理鼻屎,鼻黏膜受到刺激,反而更容易流鼻涕和发痒,鼻屎也会更多。 
因为皮肤黑屡遭歧视和捉弄,   少年忍无可忍奋起抗争  小誉是一名高一男生,因拒绝上学,在其父亲祁先生陪同下找到我寻求帮助。  父子俩走进咨询室的时候,我微微吃了一惊:他们该不是黑人吧?父子俩像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皮肤一样黝黑,嘴唇一样厚,身材一样魁梧,肌肉一样发达,但他们向我问候时说的是标准的汉语。  “我们是货真价实的中国人。”祁先生看出了我的疑惑,自嘲地解释道。  “对不起!”我连忙道歉,
美 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发现,家中第二个孩子(特别是男孩)在校期間出现纪律问题或者成年后违法犯罪概率比老大高25%~40%。  此前有关研究显示,家中长子通常学习成绩、智商比弟妹高,甚至成年后工资也高。此次研究涵盖了美国和欧洲成千上万个家庭,首次指出,次子更容易出问题,主要由于父母往往对老大教育更上心,对老二则没那么投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榜样的力量,老大出生后,个人习惯养成以父母为榜样。老二往往
起床前——“薄荷时间”  要想一天有个好心情,早晨睁开眼睛的那一刻是很重要的。所谓“薄荷时间”,就是要让孩子起床前的时间如薄荷般清新,令人愉悦。家长不妨这样做:  1.为孩子在睁开眼睛到起床之间预留15分钟左右的时间。  2.营造一个适宜环境,让孩子自然地醒来。比如: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来;放令人愉快的轻音乐;轻轻摩挲孩子的头顶(这有助于让人自然醒来)。  3.给孩子美好的问候。当孩子睁开眼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