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散章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0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乡从前的那片草原,现在已憔悴成缥缈的记忆。
  忘忧草、野菊花、猫眼花……在黑夜里走失了,找不到回家的路。绿,寂寞成干瘪的诗句,再也喂不肥牛羊。曾经故乡的草原,流淌着抒情的蒙古长调,像洮儿河,千年不涸。马奶酒河流一般浸润着草原,手抓肉的鲜香,把狗娃花育肥。声声马蹄响,是追赶幸福的脚步,是草原奔跑的图腾。
  广袤的草原,孕育了草原人豁达的胸怀。男子放牧饮酒,酒是草原男子的情人。女人說,酒是女妖,缠住男人就是一辈子。喝醉了酒的男人,在草原上舒展地写着一个个“大”字。女人知道,男人是草原的孩子,听到远远的鼾声,就不必让他进毡房,广袤的草原,很快吸纳男人身体里的酒,这样不伤身体,除非大雪盖住了草原。草原女人,就像草原勒勒车一样忙碌,深深的车辙,是老额吉脸上的皱纹。额吉说,草原的女人就是一架架勒勒车,装载着牛粪和马奶酒,装载着汗水与泪水,装载着生与死……
  忘忧草,草原人叫黄花菜,也叫金针菜。我更喜欢“忘忧草”这个名字,它诗意而放达。忘记忧愁,要经历生活多少历练?十几岁的少年,还不是爱花的年龄,却因那一片明媚,成为花痴。牡丹、玉兰、荷花、芍药、兰花……丽质美人一一走来,却独以为忘忧草,是草原里纤纤的诗行。
  云雀激情的歌声,是忘忧草的请柬。苏醒的脚步,顾不及母亲的叮嘱,成了迫切中的叛逆者。道听途说,草原里的种种凶险,无法阻拦幽会的急切。风常常慢下脚步,怕摇碎那静美的诗句。那一场幽会,夺人心魄。自此,少年踏着那明媚的诗行,一步步走远了,少年走过的路,忘忧草开得正盛。少年的诗句,忘忧草是忠诚的魂。少年说,他自己不就是一株忘忧草?还有他的子孙。
  草原上的牛粪,是草原人心底里的踏实,是草原人迁徙中最忠实的伴侣。它跟不雅无关,跟臭味无关。跟牛粪有关的是草的清香,火的温暖,肥的力量。牛把力气留给了土地,把奶肉留给了主人,把歌唱留给了天空。最后,牛没有忘记草原,把它们对草原的感恩留下,那是牛给草原的回报。没有牛粪的草原是幼稚的,是自私的。牛粪,是草原的一枚枚勋章,草原上的牛粪多少,是衡量草原是否肥美的重要指标。盛满牛粪的草原,是富有的,满足的,幸福的……
  月朗之夜,牛粪下是一个喧嚣的世界。许多小虫忙着搬运食物,它们可不想让草们独享牛粪的美味。也许,还有的小虫在牛粪下举行婚礼,新郎把牛粪的清香,涂抹在新娘的身上。小草们急了,它们怎么没有接到婚礼的请柬?它们只顾一路猛跑,太阳出来的时候,它们穿过牛粪,嫩白的草芽,在阳光下快乐地喘息。
  草原累了,唤醒沉睡的草原,需要彻悟的良知。人们知道,草原的乳房不能干瘪,好多孩子等着草原哺育;草原的歌声不会沙哑,理智的河流把草原滋养;草原的目光不敢暗淡,明天有一轮鲜红的日出……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我的家乡四季分明,因此,每个季节都可以吃到与众不同的野味。在草长莺飞,春暖花开的时节,大山里到处可见一些叫得出名字或叫不出名字的野菜。  就拿一种叫香椿的野菜来说吧!春天一到,满山遍野的鹅黄,如果你不走近仔细观看,会傻傻分不清楚谁是香椿?谁是嫩条?香椿树,高的有两三丈高,矮的只有三五尺长,树干笔直、光滑,枝丫少,雌雄异株,叶呈偶数羽状复叶。香椿,除了芽可以食用外,它的药用功能也特别多!开胃健脾,抗
期刊
当购药者来到药店明亮的柜台前,购药者身后拖着双重影子,是购药者和患者的生命复合体。购药者那种笑容裹着痛苦,猜测裹着追求的眼神,充满了购药者对患者的爱和对生命的善意追求。  当购药者从怀中掏出医师的处方,这一举止带有人类自古以来对生命最大限度的猜测和幻想。药剂师接过处方,领悟了生命的厚重。看着处方仿佛听到病人痛苦的呻吟和咳嗽。处方上的每一味中药,是药圣李时珍在时间深处用阳光月色揉成的一个个绿色的生命
期刊
我的三叔死于海南岛的消息,是在1985年腊月二十四日知道的。那天在我们家乡是过小年,天空一直飘着淡淡的雪花。乡民政部门敲着锣鼓,放着鞭炮,把两只红彤彤的大灯笼挂在我家门前低矮的土柱子旁。后来,我的爷爷找到两颗生锈的钉子,搭着竹梯,把那两只灯笼重新挂在高高的屋檐下。  晚上,爷爷在每只灯笼底下安放上蜡烛,天黑下来的时候,“烈士光荣”四个大字,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灿烂夺目,那景色美得让人惊心动魄,那烛
期刊
春天,也许是世间最美的遇见。  我在上王家村住了有一阵子了。记得初次踏进这个村子时,一场铺天盖地的茫茫春雪在前夜悄然降临。翌日雪霽,银装素裹的山野、村庄,在明媚的晨曦中缓缓苏醒,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一缕缕青蓝的炊烟在覆盖着白雪的屋顶上袅袅浮动,仿佛整座村庄也在晨曦中上升。而天空仿佛已经昨夜一场豪雪擦拭,宛若纤尘不染的蓝宝石。清冽、深邃、美艳至极致。天地蓝白辉映,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壮美。群山如波浪起伏,
期刊
对于上个世纪的老湛江人来说,鸭乸港是耳熟能详的名字。随着时代的变迁,它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记忆。  鸭乸港的得名,多与此地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盛行养鸭放鸭有关。古时的鸭乸港既是鸭港,也是渔港,更是商港,每当夕阳西下,就霞光映照,鸭鸣声声,归帆点点,渔歌阵阵,一派热闹繁忙景象。也有人形象地比喻鸭乸港为一条活泼的海豚,游动在赤坎海田与调顺岛之间。其实,不管是土气的“鸭乸”,还是帅气的“海豚”,无非是寄托
期刊
我的家就住在陽澄湖畔,家乡的湖水清澈秀丽富有诗意,美得就像漂浮在天边的一块翡翠,珠圆玉润、晶莹剔透。阳澄湖最热闹的时期数南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了,到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了,在“八亿人民八个戏”的特殊历史背景下,著名样板戏《沙家浜》中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的中心唱段,第一句就是“朝霞映在阳澄湖,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阳澄湖旖旎的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尤其清晨,当太阳缓缓升起时,水面
期刊
不知道你为什么背对草原,难道你本来打算离开,但还是舍不得,你遥望着雅鲁藏布,眼泪成河。一棵苍老的树,在河边看你水涨水落。  野驴好奇地看着,模仿你的样子站立,但是它哪能懂你的心,几分钟不到,他就摇着尾巴,灰溜溜地走了,一只老鼠捂着嘴在悄悄地笑。  你就站在高高的地方,是一次孤独地坚守,还是一项神圣的使命,其實你只是一个沧桑的牧人,放牧着山山水水和人世间的喜怒哀乐。  责任编辑:黄艳秋
期刊
胡豆的小豆角,毛茸茸的,胀鼓鼓的,紧紧地贴着豆梗,两个一串、三个一串,紧紧地挨着,像背着书包的小朋友,洋洋得意地列着队,一天一个样地成长着。  妻子种植胡豆很有计划,她错开播种时间,让胡豆的生长周期先后有序,有的已经挂果,有的才开始开花,有的呢,连花骨朵都没有露出来。这样一来,胡豆成熟的时间就有先有后,到吃胡豆的时候,早熟的吃完了,迟一点的恰恰成熟,第二批次的吃完了,第三批次的立即跟上。我家的餐桌
期刊
在澳洲的孩子家里,包装箱有几大堆,都挤在车库里。三个车库挤得差不多了,不像车库,而像纸箱库。车子都丢到外面,可怜巴巴,露宿空地。据说许多人家,车库都做杂物库。空地倒宽敞,足够停车。  那么,今天自告奋勇,在院子里干粗活:割纸箱。割纸箱,要先抖尽渣渣。搬出去,做好了大干的准备。还没抖,孩子像个负责任的大人,发表了重要指示:“搬回来!私人物品,只能在自己的院子里抖!”嗯?在伟大祖国,我的私人物品,无论
期刊
竹简里的大秦帝国  看过兵马俑的人,几乎都会为那个虽然只活了15年的短命帝国的强大与霸气叹为观止。然而,楚地湘西龙山里耶秦简的横空再现,却又更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王朝的每一个精密细微的步态和表情。  我们都知道,秦朝是中国最早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然而,一场声势浩大的“焚书坑儒”,却将秦朝时期大部分历史文献和典籍化作了尘埃,导致有关这个朝代的行政制度的史料记载几乎成为一片荒漠,社会生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