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问题的提出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期幼儿性格的最明显特征之一,对于大部分幼儿来说的确是活泼好动、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但是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一群幼儿,他们对周围环境和人都不感兴趣,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游戏时沉默寡言、形单影只,只沉浸在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中,长久下去幼儿孤僻、不合群的性格因素一旦稳定,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这一规定,无论家庭还是幼儿园,教给性格孤僻的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2形成幼儿性格孤僻的主要原因
2.1家庭环境、父母教育方式不合理
家庭在幼儿性格形成上有着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因为家庭是幼儿生活时间最长的环境,而且我们经常说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谈举止、生活方式、教育态度等都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幼儿。 独门、独户的现代住宅 ;对子女的过分溺爱; 对子女的期望过高 ;还有自己先天的遗传因素,导致幼儿缺乏人际交流,尤其步入新环境中就用沉默应付,养成了幼儿孤僻胆小的性格。
2.2同伴关系受挫
如:幼儿在和别的幼儿相互接触过程中挨了打,或者玩具被别人抢去等,心灵受到刺激产生了负面影响,致使他们变得十分敏感,于是就会躲避他人。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不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幼儿的结论就是:"同别人一起玩还不如自己一个人玩的开心、舒适呢"!这样很容易使幼儿形成敏感、孤僻的性格。
2.3幼儿教师的态度不当
幼儿教师应该理解和爱护每一个幼儿,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愿望和要求,做到真正尊重幼儿、热爱幼儿;反之,如果教师不能耐心爱护每一个幼儿和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只用一些粗暴简单的方法如恐吓、责骂、惩罚等解决问题,这样就会导致幼儿不愿上幼儿园,不愿与教师接触。
另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幼儿教师在组织集体活动时,往往对调皮好动的孩子严加控制和管理,采取多观察、多引导的方法尽量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以免节外生枝。而那些老老实实,不打不闹,不易出事故的孩子,老师的眼神很少停留在他们身上,更少有时间与他们交流沟通,这样使孤僻幼儿性格更弱势,自然也削弱了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那么,如何培养性格孤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呢?在这里,针对上述根源,特从家长和幼儿教师两方面提出办法。
㈠家长要给予充分重视
①为孩子树立交往榜样
在生活中,家长是孩子进行模仿的主要对象,家长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及态度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如果家长个性开朗,喜欢交往,与他人友好相处,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模仿家长的交往行为。相反如果家长个性孤僻生活闭塞,与别人很少交流,孩子也很容易去模仿这样的待人方式,可以说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因此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为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②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中明确建议:“主动亲近和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一起游戏或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成人交往的快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所以,对家长而言,首当其冲的不是说教,而是抽出时间做孩子交往的玩伴。如:陪孩子说说话,过问过问孩子的事,和孩子玩玩游戏,解决了“玩”的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教”与“学”的问题。孩子定会在玩中欢笑,在欢笑中交往,在交往中变得自信、勇敢。
如:每当家中有客人来访时,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预先玩一玩“会客”的角色游戏,让孩子知道会客时怎样说话,怎样送茶送水。当客人到了以后,鼓励他照着去做。客人的表扬,对他的言行就是一种强化。几次之后,就能大胆应酬了。
父母跟孩子交往时,要平等、关爱地对待孩子,力争走进孩子的心灵,成为孩子的朋友。注意保护孩子的说话兴趣,做孩子的忠实听众,使孩子有表达意愿的机会和倾诉的对象。孩子喜欢与亲人交流是人际交往的第一步,良好的亲子关系更有助于孩子变得活泼开朗,也是产生与外界交往欲望的动力。
③为孩子创设更大的交往空间
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培养的,孩子正是在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了待人处事应有的态度和经验。因此,家长还可利用走亲访友、集体活动、外出旅游玩等机会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把孩子逐步推向多种社会圈,让孩子在见多识广、充满信心中克服胆小、羞涩、孤僻,逐步变被动交往为主动交往,继而喜欢与人交往。
㈡教师有目标、有计划地引导
①以爱心感化性格孤僻的幼儿
教师对幼儿的爱是教育中最宝贵的营养。只有沐浴在爱的甘霖下的幼儿才会有安全感,才能适应幼儿园环境,学会与同伴、教师交往,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胆小、孤僻的幼儿更需要爱的滋润。人们都认为:孤僻幼儿恰恰又十分固执,不会轻易顺从,不太容易改变。所以教师必须摸清他们的脾气、喜好。首先得投其所好;其次再慢慢地加以引导,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以慈母般的爱去感化他们。
我曾遇到过一个性格孤僻的女孩,刚入园时整天抿着嘴、低着头、谁都不理。我与之对话总是听不见回音,一副"受欺负"的模样。后来我决定少说话,多行动,头发乱了给她理一理,鼻涕出来了给她拿纸巾,给她剪指甲、系鞋带,经常伴以爱抚的动作,摸摸头、拉拉手……,总之给了她比其他幼儿更多的关爱。当她能主动地大声叫"老师"、举手回答问题时,我非常欣慰。
是啊,教师的爱有着无坚不摧的力量,我们应当用爱心去感化性格孤僻的幼儿,帮助他们迈开人际交往的步伐。
②给予更多的交往机会和及时的表扬
在日常保教中,性格孤僻的幼儿常常不受老师关注,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把机会更多地留给他们。比如:选择孩子能办的一件事,告诉他应该怎样办。他自己不敢去完成时,教师不妨陪他去,但事情得由孩子办。如果引导他们在活动区进行活动时,可以多请他们扮演角色、回答问题、充当教师的助手等。教师应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耐心诱导幼儿,鼓励他们大胆表现、大胆交往。由小事到较大的事,由简单的事到较复杂的事,几次下来,孩子的勇气和能力就会增强了。
同时,教师要做到“眼明口快”,对性格孤僻幼儿的点滴进步,及时地在班级、教师、家长面前予以表扬,甚至给他们奖励小食品、小玩具、小红花,使孩子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人际交往的信心和动力。
③采用以强带弱的办法优化同伴关系
在同伴群体中,受欢迎,便有安全感,反之会产生孤独感、自卑感,这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兴趣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我常安排活泼大胆的幼儿去帮助胆小孤僻的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培育孤僻幼儿积极主动的交往态度和交往技能,促使其健康交往心理的形成。
如:在活动区活动时,允许幼儿随意交换器材,可贝贝小朋友性格孤僻,不善于交往,很少与同伙伴们主动交换,经常是一种玩具玩好长时间,于是我便指定几名幼儿去找他进行器材交换,并与他交谈,询问各种玩法,邀请他一起玩等。开始时,贝贝很少说话,经常处于被动,可在几名活泼幼儿的感染下,经过多次实践,贝贝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胆小孤僻幼儿感受到了集体生活中的快乐,体会到与人交往的乐趣,树立了交往的信心。
总之,作为幼儿教师对于孩子的人际交往应当非常重视,在孩子人生的启蒙阶段,我们不要放弃任何一个性格孤僻的孩子,而要给孩子们最正确的引导和关注。当然,要使一个性格孤僻的孩子,变得善于与他人交往绝非一朝一夕的事,但只要家园合力,坚持多渠道对孩子们进行培养和教育,相信他们慢慢会成长为活泼、开朗、大胆的孩子,都能具有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的。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期幼儿性格的最明显特征之一,对于大部分幼儿来说的确是活泼好动、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但是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一群幼儿,他们对周围环境和人都不感兴趣,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游戏时沉默寡言、形单影只,只沉浸在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中,长久下去幼儿孤僻、不合群的性格因素一旦稳定,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这一规定,无论家庭还是幼儿园,教给性格孤僻的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2形成幼儿性格孤僻的主要原因
2.1家庭环境、父母教育方式不合理
家庭在幼儿性格形成上有着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因为家庭是幼儿生活时间最长的环境,而且我们经常说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谈举止、生活方式、教育态度等都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幼儿。 独门、独户的现代住宅 ;对子女的过分溺爱; 对子女的期望过高 ;还有自己先天的遗传因素,导致幼儿缺乏人际交流,尤其步入新环境中就用沉默应付,养成了幼儿孤僻胆小的性格。
2.2同伴关系受挫
如:幼儿在和别的幼儿相互接触过程中挨了打,或者玩具被别人抢去等,心灵受到刺激产生了负面影响,致使他们变得十分敏感,于是就会躲避他人。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不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幼儿的结论就是:"同别人一起玩还不如自己一个人玩的开心、舒适呢"!这样很容易使幼儿形成敏感、孤僻的性格。
2.3幼儿教师的态度不当
幼儿教师应该理解和爱护每一个幼儿,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愿望和要求,做到真正尊重幼儿、热爱幼儿;反之,如果教师不能耐心爱护每一个幼儿和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只用一些粗暴简单的方法如恐吓、责骂、惩罚等解决问题,这样就会导致幼儿不愿上幼儿园,不愿与教师接触。
另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幼儿教师在组织集体活动时,往往对调皮好动的孩子严加控制和管理,采取多观察、多引导的方法尽量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以免节外生枝。而那些老老实实,不打不闹,不易出事故的孩子,老师的眼神很少停留在他们身上,更少有时间与他们交流沟通,这样使孤僻幼儿性格更弱势,自然也削弱了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那么,如何培养性格孤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呢?在这里,针对上述根源,特从家长和幼儿教师两方面提出办法。
㈠家长要给予充分重视
①为孩子树立交往榜样
在生活中,家长是孩子进行模仿的主要对象,家长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及态度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如果家长个性开朗,喜欢交往,与他人友好相处,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模仿家长的交往行为。相反如果家长个性孤僻生活闭塞,与别人很少交流,孩子也很容易去模仿这样的待人方式,可以说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因此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为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②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中明确建议:“主动亲近和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一起游戏或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成人交往的快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所以,对家长而言,首当其冲的不是说教,而是抽出时间做孩子交往的玩伴。如:陪孩子说说话,过问过问孩子的事,和孩子玩玩游戏,解决了“玩”的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教”与“学”的问题。孩子定会在玩中欢笑,在欢笑中交往,在交往中变得自信、勇敢。
如:每当家中有客人来访时,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预先玩一玩“会客”的角色游戏,让孩子知道会客时怎样说话,怎样送茶送水。当客人到了以后,鼓励他照着去做。客人的表扬,对他的言行就是一种强化。几次之后,就能大胆应酬了。
父母跟孩子交往时,要平等、关爱地对待孩子,力争走进孩子的心灵,成为孩子的朋友。注意保护孩子的说话兴趣,做孩子的忠实听众,使孩子有表达意愿的机会和倾诉的对象。孩子喜欢与亲人交流是人际交往的第一步,良好的亲子关系更有助于孩子变得活泼开朗,也是产生与外界交往欲望的动力。
③为孩子创设更大的交往空间
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培养的,孩子正是在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了待人处事应有的态度和经验。因此,家长还可利用走亲访友、集体活动、外出旅游玩等机会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把孩子逐步推向多种社会圈,让孩子在见多识广、充满信心中克服胆小、羞涩、孤僻,逐步变被动交往为主动交往,继而喜欢与人交往。
㈡教师有目标、有计划地引导
①以爱心感化性格孤僻的幼儿
教师对幼儿的爱是教育中最宝贵的营养。只有沐浴在爱的甘霖下的幼儿才会有安全感,才能适应幼儿园环境,学会与同伴、教师交往,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胆小、孤僻的幼儿更需要爱的滋润。人们都认为:孤僻幼儿恰恰又十分固执,不会轻易顺从,不太容易改变。所以教师必须摸清他们的脾气、喜好。首先得投其所好;其次再慢慢地加以引导,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以慈母般的爱去感化他们。
我曾遇到过一个性格孤僻的女孩,刚入园时整天抿着嘴、低着头、谁都不理。我与之对话总是听不见回音,一副"受欺负"的模样。后来我决定少说话,多行动,头发乱了给她理一理,鼻涕出来了给她拿纸巾,给她剪指甲、系鞋带,经常伴以爱抚的动作,摸摸头、拉拉手……,总之给了她比其他幼儿更多的关爱。当她能主动地大声叫"老师"、举手回答问题时,我非常欣慰。
是啊,教师的爱有着无坚不摧的力量,我们应当用爱心去感化性格孤僻的幼儿,帮助他们迈开人际交往的步伐。
②给予更多的交往机会和及时的表扬
在日常保教中,性格孤僻的幼儿常常不受老师关注,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把机会更多地留给他们。比如:选择孩子能办的一件事,告诉他应该怎样办。他自己不敢去完成时,教师不妨陪他去,但事情得由孩子办。如果引导他们在活动区进行活动时,可以多请他们扮演角色、回答问题、充当教师的助手等。教师应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耐心诱导幼儿,鼓励他们大胆表现、大胆交往。由小事到较大的事,由简单的事到较复杂的事,几次下来,孩子的勇气和能力就会增强了。
同时,教师要做到“眼明口快”,对性格孤僻幼儿的点滴进步,及时地在班级、教师、家长面前予以表扬,甚至给他们奖励小食品、小玩具、小红花,使孩子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人际交往的信心和动力。
③采用以强带弱的办法优化同伴关系
在同伴群体中,受欢迎,便有安全感,反之会产生孤独感、自卑感,这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兴趣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我常安排活泼大胆的幼儿去帮助胆小孤僻的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培育孤僻幼儿积极主动的交往态度和交往技能,促使其健康交往心理的形成。
如:在活动区活动时,允许幼儿随意交换器材,可贝贝小朋友性格孤僻,不善于交往,很少与同伙伴们主动交换,经常是一种玩具玩好长时间,于是我便指定几名幼儿去找他进行器材交换,并与他交谈,询问各种玩法,邀请他一起玩等。开始时,贝贝很少说话,经常处于被动,可在几名活泼幼儿的感染下,经过多次实践,贝贝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胆小孤僻幼儿感受到了集体生活中的快乐,体会到与人交往的乐趣,树立了交往的信心。
总之,作为幼儿教师对于孩子的人际交往应当非常重视,在孩子人生的启蒙阶段,我们不要放弃任何一个性格孤僻的孩子,而要给孩子们最正确的引导和关注。当然,要使一个性格孤僻的孩子,变得善于与他人交往绝非一朝一夕的事,但只要家园合力,坚持多渠道对孩子们进行培养和教育,相信他们慢慢会成长为活泼、开朗、大胆的孩子,都能具有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