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班级德育管理的策略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u890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却做着最不平凡的工作。班主任需要负责一个班的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全面工作,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还是各科教学工作的协调者。因此,做好班主任工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爱心、耐心、用心。笔者通过工作实践,从了解中职学生的成长特点和求学特殊性着手,对实施中职班级德育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帮助中职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效率,共同探讨更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
  一、鼓励学生展现自我,培养信心
  中职班主任尤其不能鄙视学生,更不能表现出一脸嫌弃。一旦鄙视学生,小则招来学生的继续颓废,大则引来学生的反感抵触,进而导致班级管理事倍功半。倒不如对学生的过去一笑置之,鼓励他们从当下这一刻开始改变,一点点地进步,积跬步以达千里。
  一次,学校计算机专业组织开展“office办公软件操作技能大赛”,我鼓励班上的三名学生参赛,刚开始他们觉得跨专业比赛很难获奖。在我的鼓励下,三名学生坚持参加了比赛。最后居然有一名学生荣获三等奖,这不仅给了他自己,也给了其他学生很大的信心。
  二、培养主人翁意识,激发集体荣誉感
  李镇西老师曾说:“即使对属于班主任分内职责的班级常规管理及各种事务,班主任也不应该一手包办,而应放手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班级,处理班级事务。”其实,学生在处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也会得到锻炼成长。
  记得学校举行广播操比赛时,我在班里张贴了比赛规则后就忙别的事了,一直没有时间组织。学生们看到其他班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也自觉地准备了起来,编排了舞蹈、剪辑了音乐,还利用早读、晚修的时间积极排练。节目顺利上演,班级学生归属感和荣誉感大大增强。
  三、搭建平台,增强合作意识
  职业学校一般会更关注学生的技能和素养的发展,班主任尤其要善于挖掘一切机会为学生搭建锻炼平台。比如组建合作小组,同一小组的学生通过合作共事,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在合作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他们主动求知的能力,而且还能够发展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班主任还可以利用班会和晚修时间为学生策划合作游戏的项目,或者把游戏方案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合作策划,然后进行实践,最后对比效果、跟进改善。笔者曾经让学生参与过合作项目,收到令人意外的良好效果。
  四、“察言观色”,适时调整对策
  1.切实掌握班情动态。为了更准确地掌握班级动态,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建立紧密的关系,久而久之师生情感也會越来越深厚。比如主动出席早读课,其目的并不是督促学生大声专注地朗读,而是为了近距离地了解班风班情,掌握学生真实的思想动向和学习状态。也可以找一两个学生问问话,或者到宿舍、课室巡视,观察其中的变化,以便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能够及时调整策略,对症下药,将陋习戾气灭绝于萌芽之中。
  2.及时给予引导纠正。中职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决定了其喜欢引起关注,尤其是部分男生,哪天不惹事总觉得缺个性,三天两头找茬惹事。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进行阻止就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但是阻止也需要讲究技巧。记得有一次,我们班微信群因为一张表情包引发了唇枪舌剑,A和B两名学生还准备回校打架。第二天班会课,我决定就此事进行引导教育,我没有直接批评,而是讲了“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针对两种行为进行了对比点评,使他们领悟其中的道理。此后,班上学生再也没有嘲笑同学,也再没有提起过这件事。因此,我认为,批评学生时要有意识地针对行为本身,并且要趁热打铁,及时妥善引导。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而中职班主任的工作却恰恰致力于如何修正、转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因此难度非常大,任重而道远。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秉持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用心、细致,相信哪怕改变一点点,也有可能增加学生人生出彩的机会。
  责任编辑    王思静
其他文献
四月的风在这里也很轻柔  荷塘里铺满了荷叶,岸边丛立着奇岩怪石  扮好的庭园不过是后世人的偏好  我立在竹荫下擦拭汗水  桥头矮矮的一间草庐  有个书房,有个堂屋  杜甫怎么可能有个这么好的房子  父母兄弟早早失散  看不下妻兒受苦  离家的杜甫  用干瘪的铜脸看着我  似乎说着还不够凄凉  君可曾五日空腹  君可曾饿死家女  肺病、中风、疟疾、糖尿病  甚至还聋了一只耳朵  拾栗削麻养活的家人 
期刊
当今信息化、科技化的社会发展趋势要求人们必须学会深度思考和理性判断,未来的智能化社会也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因此,关注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热点和教育者的共识。  虽然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受到普遍的关注,但是教学评价往往被忽视,而且大多把它视作测量高阶思维水平的工具。对于教学评价如何促进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研究甚少。笔者指导小学六年级学生开展“影响世界的人”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设
期刊
我校在传承经典文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践行“一个理念,打造两支队伍,开发三种课程,开展四类活动,取得五项成果”的思路,扎扎实实用“匠心”传承经典,以“文化”浸润童心。  一、坚持“一个理念”  我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将优秀传统文引进校园、领进课堂、走进学生,并秉持着“传经典,承文化,润童心”的理念,让学生在学习经典文化中培养精神和价值观。  二、建立“两支队伍”  加强师资配备,聘请专业
期刊
一、“礼文化”传承全覆盖  1.开设“礼文化课堂”  每个学科都承担着教育职责,科任教师有责任把“礼文化”种子播进每个学生的心田。课堂上收拾自己的书桌、做好下节课准备工作,举手发言声音洪亮、说话有礼貌等基本的课堂礼仪是各学科礼文化的最基本元素。学校还应该要求教师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教材内容不失时机地渗透“礼文化”教育。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极强,可以根据具体课文内容渗透不同的礼文化;数学学科可以给学
期刊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在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时要将“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依据,在“做中教”,在“做中学”,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一、通过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还不够完善,他们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选择身边某个目标当做自己的榜样,这个目标可能是家长,也可能是
期刊
初中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常易感到压力重重,自信不足。本文结合学校的“四雅”办学理念和正面管教的教学手段,探索培养初中生自信心的方法和途径,逐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一、发展个性特长,帮助学生找到归属感  “四雅”办学理念中的“雅趣”指的是高雅、文明的兴趣和爱好。上了初中,面对成绩的落差,其实很多学生在学业上不太自信。为了转移这种不自信,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实施成功教育,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
期刊
作文是语文的重头戏,但一直以来,学生怕写,教师怕教,却是不争的事实。回顾我的作文教学之路,经历了观摩学习、借鉴模仿、创造创新三个阶段,似乎窥到作文教学的堂奥,找到了实践经验与教学规律。  第一次观摩作文公开课  记得2005年夏天,笔者在成都参加“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项目四川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有幸观摩了成都市玉林小学李晓英老师执教的作文教学研究课,印象深刻。李老师带来了几只小乌
期刊
资源取向教育观强调以积极、尊重的态度关注学生内在资源,让学生学会用积极的态度处理问题。本文以资源取向教育观及相关技术为理论指导,通过指导家长关注自我成长、学会情绪管理、聚焦孩子优势及正确进行表扬,帮助他们解决孩子的问题并实现自我成长。  一、问题描述  去年寒假结束前,小张妈妈来到心理室寻求帮助。原来是她发现小张周末一回家就以做网络作业为由,经常玩手机到三更半夜,有时凌晨四点都不睡觉,甚至还有“早
期刊
《琴和箫》是一册窄三十二开的薄薄的小书,从旧书店里淘回。多年前,我也是在那里淘到孙犁的《白洋淀之曲》《秀露集》《芸斋小说》等,都是分量颇重的小书。这种淘书乐,可遇不可求。每晚灯下亲炙这些心仪的小书,其间的乐趣,不足为外人道。《琴和箫》书小分量重,是孙犁研究专家、作家冉淮舟在1981年为孙犁编的一本白洋淀作品专集,辑录了孙犁描写白洋淀生活的全部作品,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书信凡二十一篇(首),包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节奏越来越快,人面临着生活、工作、学习各种压力,从而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比如焦虑和抑郁。小学生在成长期,思想还不成熟,受环境影响比较大,以前是独生子女比较多,小学生在温室中成长,遇到一点挫折就表现得消极。有关社会调查数据表明,全国中小学很多学生都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为了让小学生在成长期身体心理健康发展,加强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一、保证心理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