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进步。当前,教育的发展备受人们重视,尤其是幼儿教育。但是,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限制,以及家长文化水平有限,家长们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育方法落后,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认识不足,缺少环境创设知识,等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幼儿园必须做到普及育儿知识,提高家长的认识,帮助家长学习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环境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长期以来,很多家长在对幼儿的教育上缺乏科学的方法和知识,甚至有的家长不仅不能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还会将幼儿置于充满各种不安因素的环境中,对其身心发展都造成了不良影响。家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因此,要想创造合理的家庭环境,首先需要考虑到环境中的各种要素是否对幼儿身心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要在物质与精神方面形成统一的教育价值并不断体现。
一、幼儿家庭教育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
家庭对于人的一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提高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发现能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家庭教育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物质环境的创设
1.家长对环境创设认识不足
结合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现状,大部分家长把对子女的教育只放在了学习书本知识层面,完全忽略了环境的作用,这就导致父母在对幼儿的教育上偏离了幼儿的实际需要,极端地追求书本知识。有的家长看似了解家庭教育,一味地追求物质环境的创设,购买大量的玩具和昂贵的教辅材料,但他们只是片面地强调物质对幼儿的影响,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幼儿更需要的是父母的呵护。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要满足幼儿物质的需求,也要满足幼儿精神的需求。
2.物质过于成人化
幼儿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所以家庭作为幼儿整个成长过程中的主要场所,其任何一件物品都可能对幼儿产生深刻影响。但是,目前大部分家长在家庭物质的摆放和选择上,都以成人的需求和审美来安排,幼儿在家庭中完全感受不到童趣。长久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会让幼儿的性格过于成人化,不利于幼儿独特个性的形成。
3.幼儿在家庭中受环境的束缚
很多家长为了追求室内环境的干净和整洁,经常会对幼儿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束缚幼儿的行动。幼儿在家庭中不能随便摆放物品,更不能自由地玩耍和涂画,这让幼儿在家庭中缺少了一个无拘无束、自由表现的空间。
例如,小明是一个性格开朗、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刚入园的时候,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他,愿意和他一起玩。可是,最近老师发现,小朋友们都对他非常冷漠,不再和他一起玩了,小明的表现也渐渐发生了变化。经老师询问得知,小明前几周经常到小朋友家玩,他们玩得很好。可是,上周小朋友们说想到小明家玩,小明害怕小朋友把家里弄乱被妈妈骂,于是拒绝了小朋友们的请求。之后,小朋友们觉得小明很自私,就不再和小明一起玩了。
案例中,小明之所以会拒绝小朋友们的请求,正是因为家长平时对小明要求过多,造成了其心理负担。这种过于谨慎不愿与人分享的态度,会对其社会性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精神环境的创设
1.家长教育理念陈旧,教育方法落后
家庭作为幼儿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无疑要担负起孩子的教育工作,但家长的教育同样要讲究方式和方法,不能一味地追求严厉。让幼儿长期生活在权威之中,会不断增长幼儿的逆反心理,逐渐形成叛逆的性格。家长要懂得为幼儿创造一个和谐、宽松、平等的家庭环境,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幼儿。
2.家长缺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认识
就目前而言,多数父母在子女出生前都没有科学系统地去了解幼儿的生长发展特点,他们对幼儿的教养大多是习得传统的一些教育方式,严重缺少对幼儿身心发展的认识。这就导致父母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不能满足幼儿不同阶段的需要,只是按自己的意愿来安排幼儿的生活环境和需求。此外,由于父母缺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认识,不能在一些最佳发展阶段中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特殊的发展环境,从而使幼儿得不到强化和练习,错过最佳发育期。
3.家长缺少榜样的作用
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上来说,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都处于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因此,家长在对幼儿进行语言上的教育时,幼儿多数是因害怕而勉强应答,很少能真正理解和意识到这些说教的深刻意义。
很多家长并没有认识到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也没有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只是一味地传统说教。有的家长盲目地认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常常是不厌其烦地对幼儿进行说教。所以,说教对幼儿来说并非家庭教育的良策,家长应该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以身作则,用行动来引导他们。
二、幼儿家庭教育环境创设的策略
兰兰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平时喜欢画画和手工。每次区域活动时,她都会选择美工区,而且完成得又快又好。我们通过调查得知,原来妈妈知道兰兰喜欢画画,就在房间的墙壁上贴了很多绘画作品,还摆放了各式各样的颜料、工具,尽管兰兰每次都把房间弄得脏兮兮的,可妈妈丝毫不介意,依旧鼓励兰兰继续创作。
由此可见,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的教育极为重要。目前,大部分家长还没有真正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要想把环境教育真正融入到每一个家庭中,至少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普及教育知识,提高对幼儿身心发展的认识
为了让父母更好地学习和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必须不断提高每一位父母的知识水平,对此,社会上兴办的大量教育机构为我们提供了可能。另外,幼儿园也有责任普及和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知。幼儿园作为幼儿接受教育的另一重要场所,既要让幼儿在园内接受科学的教养,又要向家长提供科学合理的育儿知识。当然,最重要的角色还是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家长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育儿知识,与子女共同进步。 (二)掌握家庭教育环境创设的方法与技能
要想真正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就必须要掌握家庭教育环境创设的方法与技能,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
1.物质环境的创设
所谓的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幼儿生活场所中的物质结构,如家庭中的家具,幼儿自己的玩具、房间等。家长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家庭环境。首先,在家具的颜色、样式和摆放方面,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求,让幼儿参与室内的布置,特别是幼儿自己的房间,家长在设计时要征求幼儿自己的意见,尽量满足他们的愿望。其次,在为幼儿购买玩具、学习用品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在购买量上要有所控制,满足幼儿的基本需求即可。
2.精神环境的创设
优越的生活条件可以让幼儿在物质上得到满足,但是,精神环境的营造对于家庭来说更是不可或缺,健康的精神环境可以让幼儿的心理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对他们的成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三)帮助家长创设良好家庭环境
幼儿园和家庭作为幼儿成长的主要活动场所,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都意义重大,二者同等重要,不能顾此失彼。幼儿园应经常给家长进行指导,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怎样为孩子创设科学健康的生长环境。
家长开放日是幼儿园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的良好契机。在开放日活动中,家长不仅可以观察到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表现,还可以通过带班老师的讲述,充分了解孩子的特点,学习更多的科学教养方式。此外,亲子活动也是幼儿园的必备活动之一,可以让家长与幼儿亲密接触,走进幼儿的世界,去体会幼儿的快乐,了解幼儿的内心需要。
(四)充分利用社区等周边环境的辅助作用
环境是一个相对静态的物体,当人们不作用于环境时,环境也不会对人起任何作用。幼儿的生活环境相对狭窄,因此,家长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社区等周边环境,让幼儿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首先,社区在创建社区文化时,要充分考虑到对幼儿的影响,如在社区中单独创设一个幼儿活动场所,投放相应的幼儿活动器材,让幼儿在社区中不仅可以有自己的活动场所,也可以与其他同伴一起游戏。如此,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能动性,又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其次,家长要充分利用社区环境来教育幼儿,让幼儿与社区环境亲密接触,从而熟悉身边的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环境对幼儿而言如水和空气,成人无法避免其对幼儿的影响。但是,作为幼儿家长,要学会在家庭中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幼儿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家庭成为幼儿真正的课堂,也让父母成为幼儿终身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科尔曼.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A].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C].何瑾,张人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吴奇程.袁元.家庭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李洪曾.如何进行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实践[J].学前教育研究,1998,(2).
环境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长期以来,很多家长在对幼儿的教育上缺乏科学的方法和知识,甚至有的家长不仅不能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还会将幼儿置于充满各种不安因素的环境中,对其身心发展都造成了不良影响。家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因此,要想创造合理的家庭环境,首先需要考虑到环境中的各种要素是否对幼儿身心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要在物质与精神方面形成统一的教育价值并不断体现。
一、幼儿家庭教育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
家庭对于人的一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提高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发现能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家庭教育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物质环境的创设
1.家长对环境创设认识不足
结合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现状,大部分家长把对子女的教育只放在了学习书本知识层面,完全忽略了环境的作用,这就导致父母在对幼儿的教育上偏离了幼儿的实际需要,极端地追求书本知识。有的家长看似了解家庭教育,一味地追求物质环境的创设,购买大量的玩具和昂贵的教辅材料,但他们只是片面地强调物质对幼儿的影响,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幼儿更需要的是父母的呵护。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要满足幼儿物质的需求,也要满足幼儿精神的需求。
2.物质过于成人化
幼儿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所以家庭作为幼儿整个成长过程中的主要场所,其任何一件物品都可能对幼儿产生深刻影响。但是,目前大部分家长在家庭物质的摆放和选择上,都以成人的需求和审美来安排,幼儿在家庭中完全感受不到童趣。长久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会让幼儿的性格过于成人化,不利于幼儿独特个性的形成。
3.幼儿在家庭中受环境的束缚
很多家长为了追求室内环境的干净和整洁,经常会对幼儿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束缚幼儿的行动。幼儿在家庭中不能随便摆放物品,更不能自由地玩耍和涂画,这让幼儿在家庭中缺少了一个无拘无束、自由表现的空间。
例如,小明是一个性格开朗、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刚入园的时候,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他,愿意和他一起玩。可是,最近老师发现,小朋友们都对他非常冷漠,不再和他一起玩了,小明的表现也渐渐发生了变化。经老师询问得知,小明前几周经常到小朋友家玩,他们玩得很好。可是,上周小朋友们说想到小明家玩,小明害怕小朋友把家里弄乱被妈妈骂,于是拒绝了小朋友们的请求。之后,小朋友们觉得小明很自私,就不再和小明一起玩了。
案例中,小明之所以会拒绝小朋友们的请求,正是因为家长平时对小明要求过多,造成了其心理负担。这种过于谨慎不愿与人分享的态度,会对其社会性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精神环境的创设
1.家长教育理念陈旧,教育方法落后
家庭作为幼儿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无疑要担负起孩子的教育工作,但家长的教育同样要讲究方式和方法,不能一味地追求严厉。让幼儿长期生活在权威之中,会不断增长幼儿的逆反心理,逐渐形成叛逆的性格。家长要懂得为幼儿创造一个和谐、宽松、平等的家庭环境,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幼儿。
2.家长缺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认识
就目前而言,多数父母在子女出生前都没有科学系统地去了解幼儿的生长发展特点,他们对幼儿的教养大多是习得传统的一些教育方式,严重缺少对幼儿身心发展的认识。这就导致父母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不能满足幼儿不同阶段的需要,只是按自己的意愿来安排幼儿的生活环境和需求。此外,由于父母缺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认识,不能在一些最佳发展阶段中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特殊的发展环境,从而使幼儿得不到强化和练习,错过最佳发育期。
3.家长缺少榜样的作用
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上来说,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都处于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因此,家长在对幼儿进行语言上的教育时,幼儿多数是因害怕而勉强应答,很少能真正理解和意识到这些说教的深刻意义。
很多家长并没有认识到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也没有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只是一味地传统说教。有的家长盲目地认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常常是不厌其烦地对幼儿进行说教。所以,说教对幼儿来说并非家庭教育的良策,家长应该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以身作则,用行动来引导他们。
二、幼儿家庭教育环境创设的策略
兰兰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平时喜欢画画和手工。每次区域活动时,她都会选择美工区,而且完成得又快又好。我们通过调查得知,原来妈妈知道兰兰喜欢画画,就在房间的墙壁上贴了很多绘画作品,还摆放了各式各样的颜料、工具,尽管兰兰每次都把房间弄得脏兮兮的,可妈妈丝毫不介意,依旧鼓励兰兰继续创作。
由此可见,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的教育极为重要。目前,大部分家长还没有真正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要想把环境教育真正融入到每一个家庭中,至少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普及教育知识,提高对幼儿身心发展的认识
为了让父母更好地学习和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必须不断提高每一位父母的知识水平,对此,社会上兴办的大量教育机构为我们提供了可能。另外,幼儿园也有责任普及和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知。幼儿园作为幼儿接受教育的另一重要场所,既要让幼儿在园内接受科学的教养,又要向家长提供科学合理的育儿知识。当然,最重要的角色还是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家长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育儿知识,与子女共同进步。 (二)掌握家庭教育环境创设的方法与技能
要想真正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就必须要掌握家庭教育环境创设的方法与技能,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
1.物质环境的创设
所谓的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幼儿生活场所中的物质结构,如家庭中的家具,幼儿自己的玩具、房间等。家长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家庭环境。首先,在家具的颜色、样式和摆放方面,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求,让幼儿参与室内的布置,特别是幼儿自己的房间,家长在设计时要征求幼儿自己的意见,尽量满足他们的愿望。其次,在为幼儿购买玩具、学习用品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在购买量上要有所控制,满足幼儿的基本需求即可。
2.精神环境的创设
优越的生活条件可以让幼儿在物质上得到满足,但是,精神环境的营造对于家庭来说更是不可或缺,健康的精神环境可以让幼儿的心理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对他们的成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三)帮助家长创设良好家庭环境
幼儿园和家庭作为幼儿成长的主要活动场所,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都意义重大,二者同等重要,不能顾此失彼。幼儿园应经常给家长进行指导,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怎样为孩子创设科学健康的生长环境。
家长开放日是幼儿园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的良好契机。在开放日活动中,家长不仅可以观察到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表现,还可以通过带班老师的讲述,充分了解孩子的特点,学习更多的科学教养方式。此外,亲子活动也是幼儿园的必备活动之一,可以让家长与幼儿亲密接触,走进幼儿的世界,去体会幼儿的快乐,了解幼儿的内心需要。
(四)充分利用社区等周边环境的辅助作用
环境是一个相对静态的物体,当人们不作用于环境时,环境也不会对人起任何作用。幼儿的生活环境相对狭窄,因此,家长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社区等周边环境,让幼儿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首先,社区在创建社区文化时,要充分考虑到对幼儿的影响,如在社区中单独创设一个幼儿活动场所,投放相应的幼儿活动器材,让幼儿在社区中不仅可以有自己的活动场所,也可以与其他同伴一起游戏。如此,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能动性,又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其次,家长要充分利用社区环境来教育幼儿,让幼儿与社区环境亲密接触,从而熟悉身边的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环境对幼儿而言如水和空气,成人无法避免其对幼儿的影响。但是,作为幼儿家长,要学会在家庭中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幼儿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家庭成为幼儿真正的课堂,也让父母成为幼儿终身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科尔曼.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A].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C].何瑾,张人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吴奇程.袁元.家庭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李洪曾.如何进行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实践[J].学前教育研究,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