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研究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f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合适的方式来为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构建优秀的交流桥梁,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有效推进教师与学生一同发展.学习过程的评价着重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展开全方面的具体分析,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本篇文章通过对小学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展开具体的分析,以期对小学数学教育水平的提升作出贡献.
  【关键词】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过程评价;研究;技巧
  引 言
  以往的评价更重视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对于课堂规划、学习情况的总结,这种评价方式通常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在这种评价方式之中,通常只能了解到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要求,不能让教师与学生自由调整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全方面地了解學生的学习过程,常常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而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要求评价应当呈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实现自身的真正价值.这些只有通过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才能真正实现,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调动学习兴趣、发散数学思维能力、深化知识理解进行有效结合,在重视对学生学习结果评价的同时,更加重视对于学习过程的评价,在重视对于数学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与理解的评价的同时,还需要重视对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处理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在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水平的评价的同时,还需要重视对和同学之间合作、沟通能力的评价.
  一、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担任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的表扬与鼓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兴趣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结果的一个肯定,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更为愉快地进行学习.
  以苏教版数学教材为例,教师在讲授三年级上册“加与减”的内容时,可以通过向学生讲星期六去商场买童装来创设生活式的教学情境,从而调动学生对本节数学课所讲内容的好奇心.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出示一幅图片,继续向学生提问:“这幅图片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数学信息?”一部分学生会说:“图片上的鞋子79元.”另一部分学生会说:“图片上有鞋子、帽子、衣服.”还有学生会说:“帽子16元、上衣58元、鞋子79元.”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笑着肯定学生说:“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就是这种带有鼓励性与表扬性的语言,能有效调动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接下来教师再询问学生:“那么鞋子和帽子加在一起一共多少元呢?帽子和衣服加在一起一共多少元呢?”等学生思考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一些图片:一顶帽子加上一双鞋子,三件衣服再拿掉一件衣服,一件衣服加上一双鞋子等.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对本节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加法、减法的运算法则来解答这种类型的问题,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教师在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之中,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表扬,将抽象的数学基础知识转变为形象化、具体化的教学内容来向学生进行讲授,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喜欢上数学这一学科,并且能够踊跃且自主地去探究与思考数学问题.
  二、铺路搭桥,发散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学生在回答教师提出来的问题时,有时会出现逻辑混乱、缺少连贯性、思考不够周全等现象,甚至遗漏较多的数学知识要点,并且也极容易让学生出现不细心的状态,这对学习数学知识是不利的.因此,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依旧以苏教版教材为例,教师在讲授“数学广角”相关的数学知识时,应当在学生充分掌握好最为基本的运算知识后,为学生设计一个与本节课程相关的数学问题:“把7个火龙果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至少获得1个火龙果,请问:一共有多少种分法?”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最大程度地开动自身的思维能力,在思考结束之后,有一部分学生会回答:“只有一种分法,可以给前两个小朋友每人分2个火龙果,第三个小朋友分3个火龙果.”还有一部分学生会回答:“可以给一个小朋友分1个火龙果,剩下的两个小朋友各分3个火龙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每一名同学的思考都很认真,这些分法都是正确的,但是同学们还可以深入思考一下,还有没有更多的分法呢?”这时,学生受到了教师的鼓励与表扬,变得更为自信,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积极发散思维,有一些学生探究出了另外的分法:“两个小朋友各分1个,第三个小朋友分5个;第一个小朋友分1个,第二个小朋友分2个,第三个小朋友分4个.”在这个时候,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这名同学所回答的答案十分正确,肯定对问题进行了全方面的思考.虽然其他同学所想的分法也很正确,但是并不全面,同学们要多向这名同学学习,做到全方面地思考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教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且学生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全面地运用发散性思维来思考数学问题.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回答正确的部分给予一定的鼓励与肯定,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接下来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带领学生通过多个角度、多个方向运用逻辑思维对问题展开思考,这样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快速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
  三、追根究底,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其智力、辨别能力、理解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还并未成熟,知识储备量十分有限,当遇到难题时,比较容易出现失误,但是小学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这是一种可贵的探究精神,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展开评价,从而有效加深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问:“10的几分之几是5?”,班级里的一部分学生会误认为答案是“10÷5=2”,这是学生解答习题时十分容易出现的一种错误.追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对于数学题目缺少正确的理解.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指导学生对题目进行一定的追根究底,找出产生错误的最根本原因在哪里,最终找出是对题目没有正确理解,还是对乘法、除法的計算方式没有准确地掌握.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回避学生出现的错误,而是需要有意识地利用这些错误的习题回答来引导学生将出现错误的根本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哪一个方面存有不足之处,“10的几分之几是5”这一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除法问题,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很快就能明确自身对于运算法则以及对于数学题目的理解部分还存有一定的不足,这对学生加深理解数学基础知识有所帮助,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的解题方式,进而让学生形成探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因此,当学生出现解题错误的时候,教师不应对学生展开批评或是责罚,而是应当充分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给予学生准确的学习评价,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协助学生探究出解题出错的根本原因,进而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与解题方式,加深学生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怎样对学生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展开有效的评价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之中的一个全新的研究内容,这其中还有诸多问题需要教师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本篇文章所阐述的只是一部分初步的认识与方式,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存有一定的距离,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展开深层次的探索与研究,让素质教育能够得到真正的施行,从而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为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宁艺.小学数学学生评价现状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家长,2020(28):70-71.
  [2]高晓红.小学数学优化教学评价结构的有效措施[J].宁夏教育,2020(04):55-56.
  [3]李晓令.丰富小学数学“学习过程评价”内涵的策略[J].辽宁教育,2019(15):16-17.
  [4]张岚.现场考查:揭示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真相:南京市玄武区小学数学“五位一体”评价体系之实践探索篇[J].小学数学教育,2018(Z2):16-17.
  [5]张炳意.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中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性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
  [6]杨福斌.立足过程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关于小学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思考[J].教育科研论坛,2008(07):17-18.
  [7]郁斌.给评价增添人性美: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习过程的评价[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09):42-43.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促使其能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数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应当通过综合考虑,利用合理的手段开展教学工作,从而实现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本文针对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研究,首先阐述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其次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最后提出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方法,为其他小学数学教师提供
【摘要】不等式内容在高中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比并不大,但与解不等式相关的算法和技巧却贯穿高中数学学习的始终.不等式如同高中数学的解题工具,甚至是解决函数问题、圆锥曲线问题、数列问题、三角函数问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且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在不等式的解题过程中也有较明显的体现,这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锻炼具有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借助具体的不等式高考试题,分题型分析了试题的命题意图和考试方向
【摘要】初中学段是学生成绩提升与巩固的重要学段,而数学学科作为初中学习的重点内容,一直困扰着学校、数学教师,还有数学成绩一直不理想的学生.每个班级中都有很多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中有一些学生可能只是数学成绩较差,但其学习兴趣较浓.对于学校来说,这些学生影响着学校的升学率与普通高中的上线率.对于数学教师来说,这些学生影响着课堂氛围与教学进度.对于学生自己来说,数学成绩一直提不上去可能导致其对数
【摘要】本文以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为例,对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及实施策略进行研究,先阐述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然后分析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多样化教学方式,其内容包含:从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入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从构建教学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注重突出难點入手,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从构建讨论式教学入手,强化学生的认识;从实施精讲精练入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等,目的在于提升高中数学
【摘要】本文用建立两个集合一一对应的方法得出了n元一次不定方程x1 x2 … xn= m非负整数解的个数,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正整数解的个数,进而还得到了该方程的泛方程相应解的个数.  【关键词】不定方程;非负整数解;一一对应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8260)  引言  今讨论形如  x1 x2 … xn=m(1)  的n元一次不定方程非负整数解的个数,其中整数n≥
【摘要】近几年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新课程改革政策的实施有效促进了教育的进步.但是目前的教育中依然存在很大的弊端,还是有一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依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被不断融入初中课堂,“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被不断应用在教学当中,有效促进了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革新和进步,对于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微课”的
2020年蓝色巨人缘何逆风增长  想要了解一家企业就要学会看懂它的财报。2020年对整个科技行业的影响都很大,疫情改了人们的生活、工作的模式,我们习惯了很长时间地在家办公、娱乐和学习,也更多更快地利用线上的资源来实现出行、购物,尽管它们已经在过去数年里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疫情让它们差一点就成为了生活的“惟一”一面。  在英特尔2020年的财报里,我们会惊异地发现,这个蓝色巨人受疫情的影
【摘要】数学教育在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以及抽象性,因此,它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这无论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还是工作发展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水平的同时,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