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问题解决”应当被看成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也就是如何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非常规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在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地利用已知信息,而是对信息进行加工,重新组织若干已知的规则,形成新的高级规则,用以达到一定的目标。这些活动涉及到了“高级”的思考过程。学生应在解决问题中找出对当前问题适用的对策。这便形成了对“策略”的需求。因而,传统的应用题教学应当是形成解题策略的一条渠道。学生能正确解答应用题并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更进一步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提炼出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即解决问题的策略。在问题解决的教学中强调策略的意义,是为了促成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其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因成功解题的需要而形成选择相关策略的意识,体验具体策略的优越性。这可以归结为传统教学中的“举一”。其二,将形成的策略“射或反射”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运用具体的策略解决问题,完成对具体策略的重新建构。这一过程可归结为传统教学中的“反三”。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对“解决问题策略”的概括和提炼应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的重心应放在让学生经历数学思考的历程,体验到策略形成的背景和优越性。这是因为,问题解决的核心并非是各种特殊的解题方法或技巧,而是一些十分一般的思想方法或思维模式。
在“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既要重视例题教学,又要加强习题教学。教材中安排的解决问题,从例题到习题变化较大。这样安排的优势是能促使学生关注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但缺点是少了必要的模仿巩固,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出现思维障碍。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我认为:一是要教好例题;二是当学生在自主解决习题出现困难时,需要给予必要的提示;三是可以适当增加模仿练习,以巩固策略;四是注意适当变化,以形成策略,发展思维。
2、既要重视创设情境,又要分析数量关系。教材中的实际问题重视情境的创设,重视素材的现实性和趣味性,呈现形式图文并茂。教学中,如何在活生生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多途径、多方法地获取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其次,要指导学生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掌握基本的分析、综合的方法,积累必要的数量结构,才能使学生在获取信息后形成解题思路,学会解决问题。综上所述,重视创设情境、沟通生活联系与分析数量关系、形成解题模型要并重。
3、既要重视生活经验,又要体验解题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进行解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使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解题策略,如列表整理法、画图整理法、枚举法、还原法、假设策略、转化策略、分析法和综合法等。教师还要追溯波利亚的数学启发法,认识“怎样解题”表,掌握解题的四个步骤;弄清问题——拟订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关键要在弄清问题和拟订计划这两个环节中,引导学生学会应用上述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抽象出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模型。总之,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孩子,你真的怕“作文”吗——对课改后“小学作文教学遗留问题”的反思
胡 丹、
由于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在教师头脑中已根深蒂固,很多教师未教先怕——怕学生审题不清、选材不新、结构安排不全、思想上得不到升华,因此从备课伊始就从审题立意、文章结构、写作素材等各方面着手考虑,上课时将这些内容一一“喂”给学生,要求学生按“标准”写作模式完成一篇作文。一位作家曾对学生这样说:“作文考试想得高分,你跟老师学;想把文章写好,那跟我学。”这句看似简单的话直指当今作文教学的软肋。也有人反驳:“文章写得再好,若不能得高分,那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有人一眼看出了这句话的问题所在:文章写得好,怎么就不能得高分呢?得高分的都是些什么文章呢?是啊,一旦统考、抽考、调考中某些作文得了高分,无形的,老师们总是趋之若骛,要求学生大量阅读这类文章,作文课上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生活实际套上去,美其名曰:“作文要紧密结合生活。”
然而,孩子毕竟天性纯真,在整齐划一的口令下,有学生稍稍.弄了小差。你们看:好朋友到家里玩,见小狗可爱,不顾“我”劝去逗弄小狗,顽皮的小狗不识客,抓破了朋友的手,“我”一怒之下踢死了小狗,以后每次看到朋友手上的伤疤内心都非常愧疚;公鸡妈妈领着一群小鸡到处寻找食物……你们听,有这样一些评议:为朋友的伤疤愧疚,你就不为小狗的死愧疚吗?如果换成“每当我想起小狗被踢飞撞到墙上临死前那双瞪大的痛苦的眼睛,我的内心就悔恨不已”则符合文章整体感觉。公鸡怎么称妈妈呢?公鸡爸爸、母鸡妈妈才对……再听听,也有这样一些评议:小狗固然可怜,孩子也必定自责,但狗已死,朋友却要一如既往地与之交往,时时目睹小狗在朋友手上留下的疤痕难免尴尬,成人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便不难体会其中难言的感受;孩子的意识中,妈妈是时时护着自己、想着自己、为自己做饭吃的那个人,因而孩子眼中的公鸡理所当然地成了“妈妈”,这样的理解透出了孩子的天性和主观意识,要慢慢引导。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我们应让幼小的孩子重温生活的经典,释放真实的个性,造就一个个生活的个体、独立体。
改革之风吹遍全国各地,在领悟课改精神的同时,我们不妨把孩子当作一个个诗人、一个个生活者乃至一个个生命体,细心呵护、精心培育。要坚信:未来的孩子必定是一批神话!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对“解决问题策略”的概括和提炼应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的重心应放在让学生经历数学思考的历程,体验到策略形成的背景和优越性。这是因为,问题解决的核心并非是各种特殊的解题方法或技巧,而是一些十分一般的思想方法或思维模式。
在“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既要重视例题教学,又要加强习题教学。教材中安排的解决问题,从例题到习题变化较大。这样安排的优势是能促使学生关注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但缺点是少了必要的模仿巩固,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出现思维障碍。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我认为:一是要教好例题;二是当学生在自主解决习题出现困难时,需要给予必要的提示;三是可以适当增加模仿练习,以巩固策略;四是注意适当变化,以形成策略,发展思维。
2、既要重视创设情境,又要分析数量关系。教材中的实际问题重视情境的创设,重视素材的现实性和趣味性,呈现形式图文并茂。教学中,如何在活生生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多途径、多方法地获取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其次,要指导学生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掌握基本的分析、综合的方法,积累必要的数量结构,才能使学生在获取信息后形成解题思路,学会解决问题。综上所述,重视创设情境、沟通生活联系与分析数量关系、形成解题模型要并重。
3、既要重视生活经验,又要体验解题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进行解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使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解题策略,如列表整理法、画图整理法、枚举法、还原法、假设策略、转化策略、分析法和综合法等。教师还要追溯波利亚的数学启发法,认识“怎样解题”表,掌握解题的四个步骤;弄清问题——拟订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关键要在弄清问题和拟订计划这两个环节中,引导学生学会应用上述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抽象出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模型。总之,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孩子,你真的怕“作文”吗——对课改后“小学作文教学遗留问题”的反思
胡 丹、
由于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在教师头脑中已根深蒂固,很多教师未教先怕——怕学生审题不清、选材不新、结构安排不全、思想上得不到升华,因此从备课伊始就从审题立意、文章结构、写作素材等各方面着手考虑,上课时将这些内容一一“喂”给学生,要求学生按“标准”写作模式完成一篇作文。一位作家曾对学生这样说:“作文考试想得高分,你跟老师学;想把文章写好,那跟我学。”这句看似简单的话直指当今作文教学的软肋。也有人反驳:“文章写得再好,若不能得高分,那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有人一眼看出了这句话的问题所在:文章写得好,怎么就不能得高分呢?得高分的都是些什么文章呢?是啊,一旦统考、抽考、调考中某些作文得了高分,无形的,老师们总是趋之若骛,要求学生大量阅读这类文章,作文课上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生活实际套上去,美其名曰:“作文要紧密结合生活。”
然而,孩子毕竟天性纯真,在整齐划一的口令下,有学生稍稍.弄了小差。你们看:好朋友到家里玩,见小狗可爱,不顾“我”劝去逗弄小狗,顽皮的小狗不识客,抓破了朋友的手,“我”一怒之下踢死了小狗,以后每次看到朋友手上的伤疤内心都非常愧疚;公鸡妈妈领着一群小鸡到处寻找食物……你们听,有这样一些评议:为朋友的伤疤愧疚,你就不为小狗的死愧疚吗?如果换成“每当我想起小狗被踢飞撞到墙上临死前那双瞪大的痛苦的眼睛,我的内心就悔恨不已”则符合文章整体感觉。公鸡怎么称妈妈呢?公鸡爸爸、母鸡妈妈才对……再听听,也有这样一些评议:小狗固然可怜,孩子也必定自责,但狗已死,朋友却要一如既往地与之交往,时时目睹小狗在朋友手上留下的疤痕难免尴尬,成人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便不难体会其中难言的感受;孩子的意识中,妈妈是时时护着自己、想着自己、为自己做饭吃的那个人,因而孩子眼中的公鸡理所当然地成了“妈妈”,这样的理解透出了孩子的天性和主观意识,要慢慢引导。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我们应让幼小的孩子重温生活的经典,释放真实的个性,造就一个个生活的个体、独立体。
改革之风吹遍全国各地,在领悟课改精神的同时,我们不妨把孩子当作一个个诗人、一个个生活者乃至一个个生命体,细心呵护、精心培育。要坚信:未来的孩子必定是一批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