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教学——美术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763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欣赏作品的分类
  美术教材的作品欣赏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是古今中外名作的欣赏,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拉裴尔的《椅中圣母》、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还有徐悲鸿的《八骏图》、蒋兆和的《流民图》等现代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艺术水平很高,是欣赏教学的重头戏,二是范图的欣赏,每课的前面都有一定的范画插图,这些范图主要是针对某一概念或某一技法而配备,它直观明了,学生易于接受,对于提高学生的绘画知识与技能至关重要。三是同龄小朋友的优秀作品欣赏,这些作品天真浪漫,富有儿童情趣,是儿童心理世界的反映,这类内容学生觉得亲切,容易产生共呜。四是其他门类的欣赏,如雕塑、建筑以及剪纸、编织、印染、拼貼等工艺制作。这类作品制作精妙,具有很高的美术观赏价值,学生很感兴趣。
  二、欣赏的角度
  对于一件美术作品,教师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欣赏:一是画面直观形象的欣赏,也就是画面给人的视觉印象,如《最后的晚餐》画的耶稣和门徒们共进晚餐,当耶酥说出“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这句话时,众门徒的惊异神情动态;1949斗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激动时刻;齐白石的《虾》表现的是一群活蹦乱跳的虾在水中嬉戏争食的情趣。
  二是艺术风格特色的欣赏,它包括画面的构图、色彩、透视、表现手法等,主要指绘画的技巧。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家采用国画水墨技法,通过线条的干湿、浓淡、粗细、疾徐,寥寥数笔,便将马的奔腾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凡高《阿尔的吊桥》一国,画家采用鲜艳浓烈的色彩,有力的笔触,奔放的线条,使画面给人一种明快跳动的感觉,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最后的晚餐》画中,画家把人物都安排在桌子的一边,全部面对观众,这种独特的构图法更便于表现众门徒的各种表情。三是与作品相关的边缘内容的讲授,包括艺术家的生平、爱好、传说、趣闻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比如在讲达•芬奇的画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达•芬奇画蛋的故事,以及他刻苦研究解剖学、透视学的有趣事例;在欣赏齐白石的画时,可以讲他三十岁学画,为了画好画,在家里养了很多花鸟鱼虫,经常观察写生的例子。四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挖掘,如雕塑《艰苦岁月》,表现的是长征中一位红军小鬼依偎在老红军身旁,被悠扬的笛声所吸引的感人场面。但其表现的并不仅仅是这些,作品还歌颂了红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不怕牺牲不怕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表现出了红军战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再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面中绝非单单表现了八匹马,而主要讴歌了那种勇往直前、战斗不息的大无畏精神,当然,像一些静物画、肖像画及一些工艺品就不必非得深控其思想内涵了。
  三、教学时教师的注意点
  1.教师要提高对欣赏课的认识,教师首先要利作品有一个较全面深刻地理解。
  另外在欣赏的方法手段、教具的使用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等方面教师也要心中有数。
  备课越充分,教学效果就越佳。
  2.欣赏时要有重点,有些作品以艺术特色、绘画技法欣赏为主,像风景画、静物画,而有的在艺术特色欣赏的同时更要对作品的主题思想学习领会,《血衣》、《南昌起义》等,此外在选材上也要有主有次,教师要把欣赏的重点放在那些有代表性的、风格独特的名作上,以加深学生对著名作品的印象。
  3.欣赏的内容不可过深,超出了学生欣赏能力的东西,教师要少讲,甚至不讲,要欣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易于接受的直观内容,如某一点某一处的用色、线条、构图、明暗等。
  4.欣赏的手段要多样化、生动化、艺术化,避免教师空洞枯燥的讲解、学生被动地干巴巴听的现象。可以采用故事、提问、讨论、观察、悬念等多种形式,还要充分发挥幻灯、挂图、录像、录音等现代教学手法,增强欣赏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使学生乐学、想听、爱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5.欣赏的时间不可过长,内容过多过滥,学生会厌倦,教师可以把欣赏教学穿插于平时教学之中,使欣赏与传授技能相结合。
  6.欣赏后要有检查和总结。可以采用提问、谈话及卷风考试的方法来进行。
  使之达到复习巩固减少学生遗忘的作用。
  
其他文献
阅读能力是影响一个人发展的重要能力。大量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有效地培养儿童的个性;提高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培养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上语文课。以下是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只要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是执着的追求。从小培养兴趣,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进行全方位的反思,寻找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途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参与课堂教学。  [关键词]课堂是学校教育书写 “人”字最重要的阵地,而教师就是“人”字的直接的书写者。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
目的: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而且还有年轻化的趋势。目前,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 CAG)作为诊断冠心
[摘要]小学生作文能力应含“作”和“改”两部分。《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作文教学要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所以,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和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方式有:以文章大家的论述或故事,让学生知晓好作文是改出来的道理;重视学生作文的修改过程,以便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授予方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关键词]小
人的一生中,幼儿期创造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着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六大解放"来培养幼儿创造力。而绘画活动不仅是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赋予了幼儿发展创造力的机会。怎样在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笔者以"搭房子"的原理,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进行了论述。  一、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摘 要】本文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际出发,针对当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并阐述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写作教学的具体方法和一些建议。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有效训练  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毕业生写作技能的目标要求是: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能简单描述人物和事件;能根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
研究背景:银屑病(Psoriasis,PS,OMIM#177900)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人群中患病率为0.1-5%,汉族人群患病率约为0.123%。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PV)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占患者总数的90%以上。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认为是由遗传、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通过对寻常型银屑病的基因型-表型分析,可以客观反映疾病基因多态性与临床
初中生正处在人生重要的转折时期,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开始初步形成,并逐渐转向成人,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时期。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教育人。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教学生学习唱歌,还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然而,在笔者的教学生涯中却遇到过不少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如何激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