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温暖你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rost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注一:压力之大,难以承受
  
   “再不好好工作,我就让你当校长。”
  这一句看似调侃的话语道出了一个真实的现状:一直被乡村教师所羡慕的完小校长已渐渐失去了昔日灿烂的光环。这是一个亟需我们去关注的群体。长期以来,他们每天要应付难以承受的工作壓力,千头万绪,且重复琐碎,无法量化。在被超负荷的工作弄得焦头烂额的同时,层出不穷的检查、评比,每天又把他们死死地缠住,使这一群体身心长期处于紧张和压抑的状态。残酷的现实已经让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读书、思考,关注学生,做教育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让乡村完小校长如此的疲惫,承受如此的压力呢?
  事实上,乡村校长一般都要担任教学工作。他们首先要履行教师的职责,然后才去管理学校。资料显示,某地几个学区的完小校长周任课均在13节左右,除了主任学科以外,还兼任了3~4门的技能课。曾经有一位完小的校长z君苦着脸对我说:“我真的受不了了,我连上洗手间也要小跑着去!”原来他担任五、六年级的数学,又兼这两个年级的美术,一共14节。这样的教学工作量相当于城市一般教师的工作量,要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已经把他们累得够呛了,况且还要处理学校的日常事务,迎接各种与教育有关的、无关的名目繁多的检查、评估,报送各种表册、材料,忙得他们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
  工作的繁杂可以不在乎,毕竟可以发动教师加班加点,水来土掩,兵来将挡,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也许可以解决,但来自经费的压力却让校长操碎了心。校长时常祈祷:学校的电脑、打印机、抽水机……千万千万别坏。目前各校都有大面积的绿化,配备了计算机室,学校美丽了,设施改变了,但校长的脸上却时常挂着丝丝的忧愁,每个月的水费、电费等日常开支迫使他们每个月月底都要仔细盘点学校财务,学校到底还有多少经费可以撑着?
  
  关注二:责任重大,难以言喻
  
  也许有人会说那一二百号人的学校算什么?规模虽小,校长也是法定代表人呀,如今的这个法定代表人可不是那么好当,校长是权力有限、责任无限。他们每天所面临的问题之多,责任之重是难以言喻的:时常为管理受困、为经费所愁、为课改所惑、为安全所忧,各方面的责任让校长如坐针毡。“非典”来了,“台风”来了,你是第一责任人;全国文明城市检查评估、“双高普九”省级评估,你是第一责任人;学校安全,你是第一责任人。“生命不保,谈何教育,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句口号已经成为校长的心病,学校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压在校长心头上的一座大山。学校每天都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将安全教育材料归档成备查资料。学生安全让校长成天提心吊胆,如履薄冰,每天一睁开眼,就想着肩头的重任。如果你特别注意马路上行走的人,你们可以发现面黄肌瘦的有两类人,一类是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一类是乡村完小的校长。
  
  关注三:机制制约,难以管理
  
  目前,整个教育机制制约着乡村完小校长的管理。现在各行备业都有压力,各行各业的—把手都说单位难管,有谁知道我们完小校长的学校管理比任何—个单位都存在着更大的困难?目前,在我们学校里没有优胜劣汰,没有竞争机制,教师聘任制度形同虚设,—个老师一旦获得了高级教师的职称,那就意味着车到码头、船到岸。面对我行我素的老师,你拿什么来制约他?对老师进行监督成了—句空话,校长的权力形同虚设。学校的很多事务都凭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校长与教师的私人感情来完成。许多完小校长很无奈地说,安排教师工作,好像是为校长个人做事,就是给校长面子,校长还要心存感激。面对这样的一种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关注四:待遇不公,难以理解
  
  目前某地出台了一个文件,每月给中、小学班主任老师100元的津贴。每年又给班主任500元的奖金。的确班主任老师兢兢业业,含辛茹苦,为培养教育学生付出了心血,理当得到嘉奖。但做为完小校长,其工作量、责任、压力远远大于班主任,但他们却无法享受到班主任这样的待遇,这到底是匕级的疏忽还是理应这样?
  更严重的是,农村小学的校长、教导主任辞职、跳槽现象日益严重,大部分乡村完小校长有了职业倦怠感,乡村办学面临新的挑战。
  面对这样的现实,校长们虽然有过彷徨怀疑,也有过忧心忡忡。但绝大部分乡村完小校长仍然保持着对教育理想的追求。他们默默地工作,默默地期待着。前面的道路虽然艰辛,处境虽然无奈,但他们仍在努力追求。
其他文献
厦门英才学校是一所创办于1995年,当初以招收“富家子弟”为主要对象的全封闭全寄宿式民办学校。正因如此,很多人把我们划入了另类般的“贵族学校”,甚至不少人基于“富人的孩子不读书”的逻辑推理,认为我们学校的前途命运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虽然我们在办学初期也确实遇到不少坎坷,走过一些曲折之路,然而,十多年一路走下来,如今放眼四望,全国许多与我们同时出现的同性质的大校、名校,目前不是惨淡经营、勉强
从6月1日起实施的《江苏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针对未成年人学业负担重的问题,做出了“不得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专门规定。  该条例规定,学校应当执行国家关于教学制度和教学内容的课程设置规定,执行国家和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关于课时和作业量的规定,不得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适龄未成年人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本行政区域内逐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  同
又是9月,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一个充满思念与感恩的季节。老师,是这个季节的主题。  在全社会尊师重教风气渐浓的时刻,在教师的职业已变得十分抢手的时候,我们也应认真地思考和重新认识教师这一职业所特有的职责和内涵。人们之所以尊师重教,源于对“知识”的崇拜和对“道德”的敬仰,源于教师是承担“启迪心志,传承文明”神圣使命的人。因此,教师这个职业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事业。只有教师把职业当成事业时
2009年7月19日,江西省首届初中教育发展论坛暨校际协作研讨会的200多名来自江西省以及四川、河南、辽宁等地的与会代表来到了坐落于美丽的鄱阳湖畔的秀才岭中学参观。代表们走进校园,首先被这里美不胜收的绿化环境所吸引,当他们饶有兴致地参观完学校,所有人都为这里的学生落落大方的举止而赞不绝口,学生们彬彬有礼地鞠躬问好,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很多人都在惊叹:一所农村学校,能够培养出有如此良好行为习
素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美誉的洛阳市在新世纪迎来了强势发展的良好机遇,洛阳市龙城双语小学与这一机遇相伴而生。  洛龙区教育局张欣局长亲自兼任该校校长,在其“有理念,须具体,可操作,要扎实”全课程教育理论指导下,学校秉承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奋力打拼,渐成特色,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规矩教育益终身    走进龙城小学,你会被一个又一个新发现叫好——  每个孩子值日后
艺术类专业学校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时,侧重点应放在如何提升师生整体文化素养、人文素养方面。当然,作为整体上、宏观层面的校园文化,艺术学校也应具备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共性特征——以人为本、学生本位、诚信友爱、民主管理、弘扬时代精神、抵制不良文化侵蚀、注重教书育人、强化素质教育等等,在这些方面艺术学校并无特殊之处。但如果涉及个性特征,艺术学校的和谐校园文化的建构则需要根据艺术学校自身办学特点、办学方向等
仅近三年就向高等院校输送合格艺体类新生800余人;  自2003年起,体育考生连续5年在高考中位居全市前三名;  在全县中小学运动会上,年年蝉联总分第一,得分甚至超越二、三名总分之和;  三年内,学校两次在全市高中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其“深入课堂”“经营学校”“励志人生”、在特殊时期“强行起飞,空中加油”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全市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并被兄弟学校广泛借鉴;  学校被授予“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一位上海知名小学的大队辅导员,向我讲述了她在子女教育中的困惑和矛盾:她女儿读幼儿园时,是完全按照孩子兴趣出发,爱好广泛,活泼开朗,但进入一所名牌小学并被选入数学兴趣班后,奥数题目的训练不仅把孩子原来的艺术学习时间挤压得所剩无几,而且由于作业太多,晚上做到很晚,造成了上课不能专心听讲。结果这位大队辅导员就成为经常被班主任叫去教育的“不称职”家长。  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不得不去反思一下,问题究竟出在
2021年服贸会成果数量、交易金额均超上届  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21年9月7日在北京落下帷幕。本届服贸会在2020年“综合 专题”“线上 线下”“室内 室外”基础上,继续创新办展办会模式,打造了12.6万平方米的展览展示区,举办了5场高峰论坛,200场论坛会议、推介洽谈和边会,达成一批丰硕成果,总体成果数量、交易金额均超过上届。  北京将评选100个网红打卡地  2021年9月8
为了加强区域教师科研方法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使其不断趋于科学、不断贴近教师学习的需要,首先需要了解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情况,了解他们开展研究的动机及态度。由此,在开办首届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师科研方法实训班初期,我们从参与培训的学员中挑选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主要涉及访谈对象对科研的了解与认识,以及对科研实践活动的切身感受,从而为科研培训工作提供现实的基础。  根据培训班学员情况,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