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态电路是电学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典型问题,也是近几年来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该类题目考查了学生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电路的结构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还考查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一般的资料在对动态电路进行讨论时,往往定性的分析较多.但只是给出定性的结论会有一些不好的方面,一是会使学生误认为这些结论是无法证明的,二是不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物理思维.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列出电阻或电流的表达式,然后利用数学工具进行定量的讨论,这样就使问题的分析过程清晰明了,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真正掌握分析动态电路的方法.
在动态电路的问题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以下两种电路:
在图1中,R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R1与定值电阻R并联(以下简称为并联段),然后这部分并联电路再和滑动变阻器的另一部分R2串联(以下简称为串联段).我们可称图1这个电路为分压电路.
在图2中,R1、R2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电路中有两个并联支路,其中一支为R1和滑动变阻器的上半部分串联(可简称为R上),另一支为R2和滑动变阻器的下半部分串联(可简称为R下).我们可称图2这个电路为并联电路.
在这两种电路中,电路的电阻、电流到底是如何变化的呢?一般的资料中会给出定性的结论.在图1所示的分压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情况与并联段电阻的变化情况相反,与串联段电阻的变化情况相同.在图2所示的并联电路中,当并联的两支路电阻相等时,总电阻最大;并联的两支路电阻相差越大时,总电阻越小.
但一般的资料中定量的讨论相对较少.下面,我们就针对一些典型的情况,通过数学工具来严密地来探讨电路中电阻和电流的变化情况.
1对图1的分压电路中的电阻、电流的讨论
例1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池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由a向b移动的过程中,则
A.电流表的示数将增大
B.电压表的示数将增大
C.灯L的亮度将增加
D.端电压将增大
分析与解这是个典型的分压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由a向b移动的过程中,并联段的电阻增大,串联段的阻值减小,根据定性的结论:总电阻的变化情况与并联段电阻的变化情况相反,与串联段电阻的变化情况相同,总电阻的变化情况减小.其实我们可以用数学工具写出外电阻的表达式,电阻的变化情况就一目了然了.设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为R,灯泡的电阻为RL,滑动变阻器与灯泡并联的这一段的阻值为Rx,则电路的外电阻
R外=R-Rx RxRLRx RL=R-R2xRx RL=R-11Rx RLR2x,
由上式可以看出,当Rx增大时,R外减小.所以题目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由a向b移动的过程中,Rx增大,R外减小,所以路端电压减小,总电流增大,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D错误.
对并联部分来说,电流变大,电阻也变大,所以并联部分的电压也变大,所以灯L的亮度也增加,所以选项C正确.
对滑动变阻器的右边一段,由于路端电压减小,而并联部分的电压增大,所以其两端的电压减小,故选项B错误.
本题答案为A、C.
例2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总阻值为R.当在电路两端加上恒定电压U(图4),移动R的触片,可以改变电流表的示数,则电流表示数变化的范围是多少?
分析与解这也是个典型的分压电路,现在需要求解的这个分压电路中电流的情况.
设滑动变阻器触头左边的电阻为Rx,则所求电流
I=UR0RxR0 Rx R-Rx·R0R0 Rx
=UR0R0Rx RR0-R0Rx RRx-R2x=UR0-R2x RRx RR0
=UR0-(Rx-R2)2 RR0 R2r,
由上式可以看出,当Rx=R2时,I最小.
Imin=UR0RR0 R24=4UR04RR0 R2 (A).
当滑动头置于左端或右端时,电流最大,Imax=UR (A).
所以电流表的示数范围为4UR04RR0 R2~UR (A).
例3在如图5所示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R1=30 Ω,R2=40 Ω,R3=30 Ω,R4=15 Ω,电源电动势E=6 V,内阻r=5 Ω,当R1的滑片P从下端B逐渐移到上端A的过程中,何时R3的电功率最小.
分析与解R3为定值电阻,当R3的电流最小时,R3的功率最小.我们可以用数学工具讨论R3的电流I3.设滑动变阻器下端的阻值为Rx.则通过R3的电流
I3=E(R3 Rx)R2R3 Rx R2 R1-Rx R4 r·R2R3 Rx R2
=ER2-R2x (R1 R4 r-R3)Rx (R1 R4 r)(R3 R2) R2R3
=ER2-(Rx-R1 R4 r-R32)2 (R1 R4 r)(R3 R2) R2R3 (R1 R4 r-R3)24.
由上式可以看出,当
Rx=R1 R4 r-R32=30 15 5-302 Ω=10 Ω,
I3有最小值, 此时R3的功率最小.
2对图2并联电路中的电阻、电流的讨论
例4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能忽略,阻值小于变阻器的总电阻,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停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电流表的示数为I.那么,滑片P由中点向上移动的全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将怎样变化?
分析与解由题意,设滑动变阻器的下半段阻值为Rx,则电路的外电阻为
R外=(R1 R-Rx)RxR1 R-Rx Rx R2=-R2x-(R1 R)RxR1 R R2
=-(Rx-R R12)2 (R R1)24R1 R R2.
从上式可以看出,当Rx=R R12时,R外有最大值.现在滑片P在变阻器的中点,故Rx=R2 例5如图7,E为有内阻的电源,R1为滑动变阻器,R2、R3为定值电阻,A、V为理想电表.电键闭合后,当滑动片P由a滑至b时,判断电流表的示数的变化情况.
分析与解如何知道通过R2的电流I2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利用数学工具进行讨论.设滑动变阻右面一段的电阻为R右,左面一段的电阻为R左,则通过R2的电流
I2=I总×R左R2 R右 R左=R左R1 R2×E(R2 R右)R左R2 R右 R左 R3 r=R左·ER2R左 R右R左 (R3 r)(R2 R1)=E(R3 r)(R2 R1)R左 R右 R2.
从上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滑动片P由a滑至b时,R左一直在增大,R右一直在减小,所以通过I2的电流一直增大,即电流表的示数一直增大.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见,利用数学工具讨论动态电路问题,可以使问题的分析过程更加清晰明了,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态电路的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的严密性和科学性,也更好地培养学生严密的物理思维.
在动态电路的问题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以下两种电路:
在图1中,R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R1与定值电阻R并联(以下简称为并联段),然后这部分并联电路再和滑动变阻器的另一部分R2串联(以下简称为串联段).我们可称图1这个电路为分压电路.
在图2中,R1、R2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电路中有两个并联支路,其中一支为R1和滑动变阻器的上半部分串联(可简称为R上),另一支为R2和滑动变阻器的下半部分串联(可简称为R下).我们可称图2这个电路为并联电路.
在这两种电路中,电路的电阻、电流到底是如何变化的呢?一般的资料中会给出定性的结论.在图1所示的分压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情况与并联段电阻的变化情况相反,与串联段电阻的变化情况相同.在图2所示的并联电路中,当并联的两支路电阻相等时,总电阻最大;并联的两支路电阻相差越大时,总电阻越小.
但一般的资料中定量的讨论相对较少.下面,我们就针对一些典型的情况,通过数学工具来严密地来探讨电路中电阻和电流的变化情况.
1对图1的分压电路中的电阻、电流的讨论
例1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池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由a向b移动的过程中,则
A.电流表的示数将增大
B.电压表的示数将增大
C.灯L的亮度将增加
D.端电压将增大
分析与解这是个典型的分压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由a向b移动的过程中,并联段的电阻增大,串联段的阻值减小,根据定性的结论:总电阻的变化情况与并联段电阻的变化情况相反,与串联段电阻的变化情况相同,总电阻的变化情况减小.其实我们可以用数学工具写出外电阻的表达式,电阻的变化情况就一目了然了.设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为R,灯泡的电阻为RL,滑动变阻器与灯泡并联的这一段的阻值为Rx,则电路的外电阻
R外=R-Rx RxRLRx RL=R-R2xRx RL=R-11Rx RLR2x,
由上式可以看出,当Rx增大时,R外减小.所以题目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由a向b移动的过程中,Rx增大,R外减小,所以路端电压减小,总电流增大,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D错误.
对并联部分来说,电流变大,电阻也变大,所以并联部分的电压也变大,所以灯L的亮度也增加,所以选项C正确.
对滑动变阻器的右边一段,由于路端电压减小,而并联部分的电压增大,所以其两端的电压减小,故选项B错误.
本题答案为A、C.
例2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总阻值为R.当在电路两端加上恒定电压U(图4),移动R的触片,可以改变电流表的示数,则电流表示数变化的范围是多少?
分析与解这也是个典型的分压电路,现在需要求解的这个分压电路中电流的情况.
设滑动变阻器触头左边的电阻为Rx,则所求电流
I=UR0RxR0 Rx R-Rx·R0R0 Rx
=UR0R0Rx RR0-R0Rx RRx-R2x=UR0-R2x RRx RR0
=UR0-(Rx-R2)2 RR0 R2r,
由上式可以看出,当Rx=R2时,I最小.
Imin=UR0RR0 R24=4UR04RR0 R2 (A).
当滑动头置于左端或右端时,电流最大,Imax=UR (A).
所以电流表的示数范围为4UR04RR0 R2~UR (A).
例3在如图5所示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R1=30 Ω,R2=40 Ω,R3=30 Ω,R4=15 Ω,电源电动势E=6 V,内阻r=5 Ω,当R1的滑片P从下端B逐渐移到上端A的过程中,何时R3的电功率最小.
分析与解R3为定值电阻,当R3的电流最小时,R3的功率最小.我们可以用数学工具讨论R3的电流I3.设滑动变阻器下端的阻值为Rx.则通过R3的电流
I3=E(R3 Rx)R2R3 Rx R2 R1-Rx R4 r·R2R3 Rx R2
=ER2-R2x (R1 R4 r-R3)Rx (R1 R4 r)(R3 R2) R2R3
=ER2-(Rx-R1 R4 r-R32)2 (R1 R4 r)(R3 R2) R2R3 (R1 R4 r-R3)24.
由上式可以看出,当
Rx=R1 R4 r-R32=30 15 5-302 Ω=10 Ω,
I3有最小值, 此时R3的功率最小.
2对图2并联电路中的电阻、电流的讨论
例4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能忽略,阻值小于变阻器的总电阻,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停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电流表的示数为I.那么,滑片P由中点向上移动的全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将怎样变化?
分析与解由题意,设滑动变阻器的下半段阻值为Rx,则电路的外电阻为
R外=(R1 R-Rx)RxR1 R-Rx Rx R2=-R2x-(R1 R)RxR1 R R2
=-(Rx-R R12)2 (R R1)24R1 R R2.
从上式可以看出,当Rx=R R12时,R外有最大值.现在滑片P在变阻器的中点,故Rx=R2
分析与解如何知道通过R2的电流I2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利用数学工具进行讨论.设滑动变阻右面一段的电阻为R右,左面一段的电阻为R左,则通过R2的电流
I2=I总×R左R2 R右 R左=R左R1 R2×E(R2 R右)R左R2 R右 R左 R3 r=R左·ER2R左 R右R左 (R3 r)(R2 R1)=E(R3 r)(R2 R1)R左 R右 R2.
从上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滑动片P由a滑至b时,R左一直在增大,R右一直在减小,所以通过I2的电流一直增大,即电流表的示数一直增大.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见,利用数学工具讨论动态电路问题,可以使问题的分析过程更加清晰明了,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态电路的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的严密性和科学性,也更好地培养学生严密的物理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