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的创业活动和创业活动中的创业者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d_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对世界主要国家的创业实践及其活动态势进行了简要阐述,分析和回顾了不同学术视野下的创业者的创业活动和创业活动中的创业者,最后基于创业研究的共同性和切入点综合了学者们的共识,
  关键词:创业;创业者;创业活动;学术共识
  
  一、世界主要国家的创业实践及其活动态势
  
  在美国普遍存在的企业家意识和强烈创业欲望,造就了以盖茨、戴尔为代表的一代新的创业者。他们被称为“美国的新英雄”。创业经济和知识经济是美国经济的主要特征和代名词。是美国经济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经济表现出持续性不同和稳定性不同的重要标志。美国国家优势的来源正是在于它的创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其背后的知识蕴藏。世界管理学大师Drucker(1985)认为,创业型就业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鼓励创业是带动就业增长的主要措施。他分析了1965年-1984年间美国的就业结构,发现就业机会都是中小企业创造的,并且几乎全都是创业型和创新型企业创造的。
  考夫曼企业家领袖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每12个美国人中就有1个人期望开办自己的公司,持相同看法的日本人占8%,英国人占3%。日美两国研究经费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和2.5%,而欧盟内平均仅为1.8%。所以。欧盟高新技术企业创造的工作岗位比美国少就不足为奇。英国政府于1998年发表了《我们竞争的未来建设知识推动的经济》白皮书中说,对政策制定者的挑战是创造一个框架。用这个框架支持科技杰出性持续发展。加强竞争以及创业和创新文化。日本也大力促进原创性的研究开发工作,创业投资也开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日本过去的特色鲜明的以大企业集团为主体、技术上以引进吸收改良为主,员工长期雇佣、社会文化中强调服从及忽视创造力培养等方面近来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具有典型意义上的创业活动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以地域为特征以农民为主体的乡镇企业的创业实践。目前乡镇企业占国家财政收入的1/5。解决了约一亿三千万人的就业。二是私营企业的粉墨登场。它产权关系明晰。经营机制灵活,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三是如火如荼的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创业和兴起。顺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围绕高新技术开展创业活动,民营科技型企业成为当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二、不同学术视野下的创业者和创业活动
  
  大约在1730年左右,被熊彼特称为“政治经济学之父”的爱尔兰经济学家Cantillon就把Entrepreneur(创业者。企业家)一词作为术语引入经济学。自此创业活动也就进入了经济学的范畴。他认为创业者要承担以固定价格买入商品并以不确定的价格将其卖出的风险。Knight(1921)赋予了创业者(企业家)不确定性决策者的角色。Cantillon认为创业者的原始动机是寻求商业利益,在创业过程中对未来商机的准确把握是获取经济利益的关键,而这个过程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Cantillon和Knight的共同点是认为创业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创业者由此要承担这种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风险性是创业活动的一个本质特性。Knight还认为“有更好管理才能(远见力和领导他人的能力)的人具有控制权,而其他人则在他们的指挥下工作”。创业者是企业中的一个特殊阶层,他在创业活动中起着主要作用,他自信且敢于冒险,Knight部分地揭示了创业者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特征。
  法国经济学家Jean Baptiste Say认为,创业就是要把生产要素组合起来,把它们带到一起,创业者就是生产过程的协调者和领导者。创业组合生产要素的过程既是一条创业路径,又是一种创业方法。通过组合可以产生新的商业机会,形成新的组合力量,这一点对创业十分重要。而且这种组合还需要创业者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Jean Baptiste Say指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必须要有判断力、毅力和包括商贸在内的有关这个世界的广博的知识以及非凡的管理艺术,把所有的生产资料组织起来。将其所利用的全部资本、支付的工资价值、租金和利息以及属于他自己的利润的重新组合都体现在产品的价值中。英国经济学大师马歇尔赋予创业者(企业家)在企业中担任多重领导职能,如管理协调、创新者和承担不确定性等。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创业者必须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一方面他必须对自己经营的事业了如指掌,有预测生产和消费趋势的能力,另一方面他必须有领导他人、驾驭局势的能力。善于选择自己的助手并信赖他们。Knight、Jean Baptiste Say和马歇尔都提出了创业者需具备经营(预见和预测商机的能力)和管理素质和能力(决策、组织、控制、协调、领导能力),所不同的是马歇尔认为创业者应是一个创新者,这一点和熊彼特、德鲁克的观点相同。
  熊彼特认为市场是一种均衡系统,而创业就是打破这种均衡并引起市场变化的过程。他指出(熊彼特。1990)。“我们把新组合的实现称为‘企业’,把职能是实现新组合的人们称为‘企业家’。”(注:企业家即创业者)创业者的重要职能就是创新。即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的“新组合”。熊彼特最早提出“创新”的观念,创新是企业有效利用资源,以创新的生产方式来满足市场需要,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企业创新活动或企业创新者具有如下五个特征,包括发现潜在市场盈利机会、开拓新经营领域和承担风险责任、有较强组织能力、有社会参与感和责任感、以及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收益预期。
  熊彼特区分了创新和发明。他认为(Schumpeter,1934)创业者是创新者,却不一定是发明家(Inventor)。虽然不少创业者同时也是发明家,著名的例子包括诺贝尔和爱迪生,但更多的创业者不是任何技术的原创者或新产品的发明人。正如Betz(1993)所指出的。创造产品的新概念或新的程序方法只能视之为“发明”,而“创新”是必须要将新产品、程序或服务带到市场上,并产生利益。熊彼特提出了“创造性破坏”的概念,创造性破坏是指改变现有市场联系。摧毁以往企业的先前优势资源,是资源的重新组合。创业者是“离经叛道”者。他们永不满足现存的结果,而是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机会。从某种意义上,创造性破坏过程是市场和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Casson(1982)则认为“创业者是擅长于对稀缺资源的协调利用作出明智决断的人。”Shackle认为创业者在作出决策时具有非凡的想象力。柯斯纳(kirzner)的理论更有开创性,他试图将经济学与心理学连接起来,他提出了一个描述创业者心理认知性的术语——“敏感”(Alertness),IGrzner(1973)认为,创业者具有一般人所不具有的能够敏锐地发现市场获得机会的“敏感”。也只有具备这种敏感的人才能被称为创业者,这种敏感性是具有鲜明的创业者个人性格特征。Kirzner的理论引发了很多心理学学者对于创 业的研究,特别是创业者的心理特性的研究。
  Drucker(1985)发展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他把创新定义为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他把创新从技术领域扩展到社会领域,将创新分为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技术创新是在自然界中为某种自然物找到新的应用方式,并赋予新的经济价值;社会创新是在经济与社会中创造一种新的管理机构、管理方式或管理手段。从而在资源配置中取得更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德鲁克认为。“任何敢于面对决策的人,都可能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创业者并具有创业精神。创业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个人性格特征”。德鲁克关注的创业者是哪些具有决策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人,并指出这些能力和精神是可以学习和培养的。但德鲁克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敢于决策和勇于创业既受后天经验和学习的影响,又明显受Kinner所描述的个人性格特征的影响。他认为创业是一种“可以组织、并且是需要组织的系统性的工作”。甚至可以成为“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成功的创业者不是去坐等灵感的降临,而是要实际工作”。德鲁克也十分强调创新在创业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只有那些能够创造出一些新的、与众不同的事情、并能创造价值的活动才是创业。而且进一步来说,将创业看成是管理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因为许多发明家虽然是创新者,但恰恰是因为不善于管理才成为不了将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创业者。
  
  Abernathv&Clark(1985)在以往研究中所提出的创新种类的基础上对创业者进行了分类,创新可分为“结构性”创新、“革命性”创新、“创造利基”创新和“经常性”创新,这些创新活动由“企业”创业者、“技术人员”创业者、“市场人员”创业者和“管理者”创业者来实现。
  
  三、创业者的创业活动和创业活动中的创业者的共识抽象
  
  在西方。尽管创业概念已被采用了两个多世纪,但学者们仍在扩展、重新阐释和修改创业者和创业活动的定义(Bull&Willard,1993;1995)。创业者和创业活动定义的多样化一方面是由于创业现象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是由于学者们过于阐明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建立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而使“创业”成为一个广义标签。涵盖了广泛的研究领域(Shane
其他文献
作业设计是巩固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辅助手段,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然途径。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却没有赋予其应有的重视,相反还呈现出一种随意性和模式化的倾向,学生学习效率自然低下。怎样改变这种现状,真正发挥出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由统一性向层次性转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一直以来,教师为了教学的方便在数学作业的
近几年来,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不断增大,以公路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也有了很大发展,由于我国山地丘陵地区众多,因此在公路建设中的隧道路段建设水平和环境系统监控水平也有
儿童生来具有灵性,儿童灵性的外在表现具有即时性、隐蔽性、易逝性,与环境、氛围等密切相关。童年期的灵性如果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激扬,那么便会逐步增强,进而发展为常人口中“有灵气、有创造性”。相反,如果未得到很好的保护,那么灵性就会逐步消退,儿童往往变得“故步自封、因循守旧”。因此,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细致观察,善于捕捉学生灵性的想法和行为,把发掘儿童的灵性,激扬儿童的灵性,让儿童在自身的基
文章运用开放性整合之手法与项目管理方式,执行整合创新方法,以建构一开放式创新研发项目管理模式。在模式中最主要之关键,在于建构一有效之研发项目组织。透过开放性之手法,整合
<正>这学期我校的谢老师上了一节组内课——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这节课同时也是校级研究课和区级公开课。我参与、经历了他磨课的全过程,四次课的设计虽有所迥异,但次
期刊
《最强大脑》这一科学类节目的走红,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科学。“让科学流行起来!”这一口号,更激励人们不断超越自我,勇攀智慧高峰,用汗水和勤奋铸就最强大脑。对于人类科学
一、当前科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在这种科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引领学生们亲历科学,让学生在科学探索研究过程中经历、感悟、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以提升。可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要真正发挥科学探究活动的作用却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