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度的忧伤与美丽的童话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__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最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本文通过歸纳柴可夫斯基的生平、情感经历等,分析其多重性格形成的原因,研究音乐家独特个性与其音乐个性的独特性之间的内在关联,并进行总结和概括。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多重性格;音乐风格
  彼得·伊里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1840~1893),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作曲家、音乐家,也是俄罗斯浪漫主义时期代表人物之一。他创作的音乐被称为“俄罗斯之魂”。柴可夫斯基出生于乌拉尔的沃特金斯克一个贵族家庭。他从小在音乐的熏陶下,显现不凡的音乐天才。他早期并没有系统的学习音乐,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对音乐的忠贞的喜爱与眷恋,他梦寐以求的依然是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家。1861年,22岁的柴可夫斯基考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安东·鲁宾斯坦业余学习理论作曲,另外他还学习长笛与管风琴,并参加学校乐队。1866年,27岁的他受邀至莫斯科音乐学院,成为一名年轻的教授。柴可夫斯基在莫斯科时期的创作,大多描写俄罗斯的生活,并运用民族民间歌曲为基本素材,反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俄罗斯民族性格的音乐语言与艺术风格。如他该时期的作品第一交响曲《冬之旅》和第二、第三交响曲,及别开生面的序曲——幻想曲《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柴可夫斯基与他们之后在艺术上的分歧导致他们走上了不同风格的艺术道路,但早期的交流使他们在各自的音乐学习与音乐创作上受益匪浅。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创作除了富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的风味,最大的特色是音乐形象鲜明,题材极其广泛。他在音乐创作中广泛吸纳法国芭蕾舞、意大利歌剧、德国交响乐与艺术歌曲的优势与特点,以一种崭新的方式诠释其音乐创作风格。他先后创作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管弦乐《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1812序曲》、《意大利随想曲》、《哈姆雷特》、《那不勒斯舞曲》等,柴可夫斯基汲取他国音乐题材的精华,巧妙地融俄罗斯鲜明特性于一体,形成了他独具艺术魅力与特色的音乐风格。他的音乐作品具有精致的人物刻画与丰富的心理描写及细腻典雅的抒情性;另一方面又具有深刻的戏剧性与情感的宣泄性。在音乐创作的内心情感上,他可以与细腻温情的肖邦相媲美;在音乐织体的厚重感上,他与贝多芬的气势磅礴不分上下;在音乐风格的宣泄性与戏剧性上,他丝毫不亚于李斯特熠熠生辉的风采。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之所以具备这些音乐风格,因为他本身具备了多重性格,这与他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经历的爱情生活及他的性格、气质等有着必然联系。
  作为艺术家,柴可夫斯基内心极其复杂,充满矛盾与挣扎。他性格的多重性一直被很多心理学家深究。他的性格内向而脆弱,感情丰富而细腻,他敏感、多疑,甚至极端的情绪化;他有时孤僻,甚至封闭自己,有时又很热情;他孤独却又喜爱旅游;他并不善于交际,却又渴望爱情与友谊……这些都是构成他音乐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也使他在音乐的创作上比别人更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更注重音乐的抒情性。
  柴可夫斯基曾说,他对莫扎特十分崇拜,但莫扎特的气质与自己的又相矛盾。他尊崇莫扎特,甚至在音乐创作上模仿莫扎特的动机与手法,如他创作的管弦乐组曲(No.4,Op.61)。他说“正因为我作为本世纪的人感到抑郁和精神痛苦,我才乐于在莫扎特的音乐中寻求慰藉,莫扎特的音乐大多表现了生之欢乐,一种健康的、完整的、不受反射作用所分割的天性体验到的人生之欢乐。”作曲家在创作时,周围环境会影响到创作的心情,这一点是很重要的。音乐家创作时,必须心平气和,只有这样的创作才是客观的。柴可夫斯基被认为是一位同性恋者,而正是因为其对于侄子的不伦之恋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压力,致使其创作了《b小调第六“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一生没有体验过爱情的幸福。他向往,他期待,因而在创作中热衷于描写想象中的美妙爱情。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为我们展示出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柴可夫斯基细腻的、甚至女性特有的感触与恬美的爱情画卷创作风格,在他的作品中流淌。如他的作品《胡桃夹子》组曲中的一段《竹笛舞曲》,描写了神秘东方世界——他脑海中对中国的幻想与情境描写,乐曲开始部分木管组精细的音符,使我们能够感受到芭蕾舞演员足尖触冰面的刹那;《糖果仙子舞》是组曲《胡桃夹子》中一抹的绚丽的色彩,仿佛带我们进入一个五彩缤纷的糖果世界,作品富有浓郁的童话风情。柴可夫斯基曾有过不幸的短暂婚史。可值得一提的是他与另一个女子——富孀娜杰日达·冯·梅克长达13年的情谊,她每年赞助他6000卢布,他们相互约定只通过信函来沟通情感。柴可夫斯基将自己的全部精力用于音乐创作,并取得辉煌的成就。后来,因梅克夫人的“宣布破产”的信件,致使他们的关系毫无悬念地崩溃了。柴可夫斯基被她的突然终止赞助大受打击,更一路消沉。闻名于世的芭蕾舞剧《天鹅湖》展示给听众的是美妙绝伦的艺术场景。我们可以感受到湖面的平静与微风袭后的阵阵涟漪,湖面照应着天鹅高贵的倩影。我们一度以为,《天鹅湖》的作曲家一定是心境顺意,爱情美满的天之骄子,这种逻辑恰恰相反。现实生活中经历坎坷、复杂的人,往往更加苛求幸福感与完满感,他会将自己的最美好的祈福与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融入音乐创作中去,他们也善于用最柔美的动机、最丰富的音乐语言、最恬静的艺术风格来表现内心深处最美好的生活。正如柴可夫斯基给梅克夫人的一封信中说道:“即使没有特殊值得欢乐的理由,我也能够经验一种快乐的创造心境的,反过来说,就是在顶快乐的环境当中,我也可以写出混合了黑暗和绝望的音乐。”
  大量史料记载,柴可夫斯基是同性恋患者,事实上,他的性格同时有着男性的刚强伟岸与女性的细腻柔情。除了柴可夫斯基自身的多重性格以外,生活上的坎坷与情感上的多次波折也是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的重要源泉。母亲的离世,爱情的消逝,同时,他越来越明显得意识到,自己是个同性恋者。这一切使他痛苦,但又无力排遣,并难以自拔。他只得将内心深处的苦楚与郁闷,夹杂着无可奈何的悲哀,杂糅进自己的音乐创作中去。就柴可夫斯基本身来说,这种多重的、矛盾的性格对他的个人生活是一种悲剧,但对他的音乐创作来说,这种复杂矛盾的性格为他的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正是有了柴可夫斯基多样的性格,才为我们演绎了如此多彩的音乐。
  参考文献:
  [1] 柴可夫斯基(俄).柴可夫斯基论音乐创作[].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2] C.波汶、B.冯·梅克(俄).我的音乐生活.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通信集[M].陈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3] 柏西·布克.音乐家心理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4] 根纳季·齐平(俄).音乐活动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焦东健,董茉莉,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5] 张伯源.变态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张曌曌(1986—),女,硕士研究生,现任教于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助教,音乐学专业,研究方向:器乐演奏与教学。
  何爱军(1978—),硕士研究生,兰州交通大学讲师,音乐学专业,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我们沿用符号学理论的思路,将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传播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种并加以研究。而两者的相互交融,正是促进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有效传播的关键途径。  关键词: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有效传播;相互交融  在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当代电视新闻报道时态以及报道形式都发生了重大改变,过去一贯的“P.P过去时”被“-ing进行时”取代,报道形式也由传统的“演播室中心制”向“演播室与
期刊
摘 要:随着3G时代的发展,开发博物馆的掌上应用已然成为博物馆的新趋势和新手段之一。根据研究调查发现,自然博物馆在这方面的开发与利用与同行业的其他博物馆对比起来处于劣势地位,掌上应用数量远远低于其他博物馆。该研究将探讨自然博物馆对掌上应用的开发与利用,并以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掌上应用为重点分析对象,分析并总结自然博物馆掌上应用的优缺点,旨在唤起相关单位与机构对掌上应用开发的重视
期刊
摘 要:1994年由昆汀·塔伦蒂诺编导的电影《低俗小说》是一部以乱序的叙事结构加以呈现的黑帮电影。这种非线性叙事在线性的章节叙事的辅助下,不但重构了电影自身的意义,而且更进一步消解了其可能具有的重大社会意义,使其具有了游戏的性质,成了“浆状的虚构”。  关键词:低俗小说;叙事结构;意义重构;意义消解  《低俗小说》(Pulp Fiction)是1994年由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
期刊
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文化的实力及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尺,筹划了要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宏伟蓝图。2012年初,在国家发布的《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里,特别强调要打造文化品牌,强化品牌意识。同时,文化部要以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积极培育300家左右的品牌文化产业。而伴随着这一系列计划的具体实施,建立健全文化品牌的授权机制,打造文化品牌
期刊
摘 要:中国当代艺术的格局中,书法一直处于边缘状态。这与它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书法关乎中国文字的起源和流变,指引着中国绘画的发展方向,是中国文化及思想体系的重要载体。现代的学科分类,新的艺术理念的引入,切断了书法与中国文化的整体关系,它的价值观和美学趣味也屡遭质疑。但是,书法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在今天社会中却显示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活力,通过OCAT西安馆邀请王冬龄、邱振中、徐冰三
期刊
花鸟画,是中国画中最能体现东方世界的自然观的画种。同时也是最体现了中华民族审美情趣的画种之一。早在六朝时期就开始出现独立的花鸟画题材作品,唐代时独立成科,历经五代,至宋代达到高峰,此后元、明两代尤其是明代还出现了大批花鸟画家。期间名家名作不计其数,风格种类丰富多彩。若说花鸟画,除去两宋时期,就数明清两代,而明代又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花鸟画的承上启下中,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画家和作品。  1 林良活动的
期刊
摘 要:影片《阿甘正传》讲述了一个传统“美国梦”坚守者的故事,《中国合伙人》讲述了三个满怀“美国梦”的年轻人的“中国梦”的实现过程。“美国梦”和“中国梦”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人只能怀揣“美国梦”的精神努力奋斗,勇于创新才能实现自我的成长和华丽转身——实现“中国梦”。  关键词:“美国梦”;“中国梦”;务实;奋斗  影片《阿甘正传》呈现了在物欲横流的尘世中对传统“美国梦”坚守的成功。《中国合伙人》讲
期刊
摘 要: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起源于秦汉,兴盛于唐宋。至迟于唐末五代由中原传入闽地,开始了它经久不衰、顽强不息的传奇般生存繁衍奇观。其间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闽南地区—“泉州”更是以得天独厚的人文关怀,延续着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来不间断传承与发展的动人佳话。  关键词:提线木偶戏;创新;傀儡版;赵氏孤儿  一整套保存完善的泉州提线木偶特有音乐‘傀儡调’、连台脚本‘落笼簿’、传统提线
期刊
Abstract:Space is marginalized for a long time in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when it is treated as insignificant background informatio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space not only construct the general backgr
期刊
摘 要:“文革”过后,八十年代面临新文化秩序的建立,是一个思想极其活跃的时代。十七年与“文革”中被压抑的文化因素全部突显出来,关于“启蒙”、“个人”、“人道主义”与“宗教”等问题的讨论重新浮上水面,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也掺杂了对此类问题的思索和探讨,在同时代读者群中引起极大反响。作为八十年代初的作品,《晚霞消失的时候》承前启后,既对“文革”乃至十七年文学有所反叛,又为其后提供范例,作用不可忽视,因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