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离不开中国自身经济发展以及国际环境的推动。金融市场的开放、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放宽以及配合“一带一路”建设的境外投融资的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稳步上升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条件。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SDR
2016年,人民币将正式纳入IMF的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也将继续推进,政府也将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使用发展,这都将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的机遇和增长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
IMF在SDR原有币种的基础上增加了人民币这一币种。加入SDR(特别提款权),意味着境外官方的认可了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虽然在短期内,由于各国家和地区对此需要一个适应期,人民币资产负债结构不会马上受到波及并做出转变,但从长远来看,国际上各种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等新的主体必将是未来人民币跨境使用的主体,而且,人民币得到国际上的认可,还将使得人民币在商业领域的運用上引起一定程度的示范效应,进而形成规模增长效应。
1 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将持续发展
1.1 境内外企业需求的推动
境内外企业需求将继续有力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2015年度《人民币国际化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2015年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受到来自全球范围的期望,国际社会也强烈表达了以人民币交易的意愿,70%以上的受访企业都表示,人民币国家化进程将会加快,未来将成为国际贸易中重要的支付货币,他们将会在未来跨境交易中使用或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其使用比例。
1.2 “一带一路”和自贸区是新渠道
“一带一路”和自贸区为货币国际化拓宽了发展道路。“一带一路”这一战略构想,既拓宽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又加深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同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而且对中国和沿线国家来说,是双赢。在贸易交往中,两方交易者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一方面能够有效地规避汇率风险,另一方面,降低了因全球货币政策分化引起的潜在风险;此外,“一带一路”沿线的公路、铁路、港口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极大地推动人民币流入境外市场。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人民币在沿线诸多国家中的潜在市场也将被逐渐发掘。
目前,中国已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个城市进行自贸试点,推动贸易、投资和金融等领域的综合改革。2015年10月30日,上海出台新政策,提出要在自贸区率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同年12月10日,人民银行分别发布支持广东、福建、天津三地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在自贸区成为新政策,并作为重点推进的领域。这都将极大增强了人民币在境外实现流动的可能,促进了人民币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的互联互通,人民币的跨境循环的渠道也进一步拓宽。
2 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1 降低美元政策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每一次出现美元加息周期,对大部分国家经济都产生一定的影响。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陷入低迷,为了改善这一现状,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由于美国忠实于市场经济,美联储宣布进行QE,扭转经济颓势。QE的推行,使市场上流通货币迅速增加,美元贬值,中国外汇储备也随之贬值。美元加息,资金回流,人民币贬值,加剧大陆的资本外流,进而引发循环效应:央行的进一步降准预期,又反过来加剧人民币的贬值,根据官方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资本外流已超5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2 降低汇率波动风险和国际贸易成本
降低汇率波动风险和国际贸易成本,扩张企业全球金融资源。多年对外开放政策的有效实施和贸易结构的不断优化,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在对外贸易往来中,由于外贸企业总习惯使用外币进行贸易结算,故其账目中总会出现巨额外币债权债务。加之贸易中外币总是存在汇率风险,交易价格不稳定,从而企业在贸易中可能会受到汇率影响,进而影响整体收益。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后,由于人民币可以自由使用,我国在跨境贸易和投资时,能够使用本币进行交易结算,进而也就减少了贸易往来所产生的汇率风险,中国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也能够降低因汇率而产生的不利影响,这对于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可以起到很大程度的促进作用。这种效应同样也存在于我国的金融市场。
2.3 本币借入外债或持有外国资产,降低流动性和汇率风险。
通过本币借入外债或持有外国资产,降低流动性和汇率风险。美国商务部的报告显示,美国2015年贸易赤字扩大4.6%,至5315亿美元,创下自2012年以来新高。2015年中国首次超过加拿大,成为美国最大的货物贸易伙伴。中国与美国长期的贸易伙伴关系,且我国一直处于顺差地位,持有的美元储备可谓庞大,当美元汇率波动时,我国的外汇储备将面临很大的风险。然而,在人民币国际化后,这一风险将会大大降低,从而减轻外汇储备挟制于美元资产的现状。
2.4 推动跨境贸易发展,获得铸币税收入。
大大推动了中国边境贸易的发展。东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促进了人民币现金边境贸易和旅游等实体经济交易中频繁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双边贸易,极大地促进了境内外的贸易交往,同时,边境地区贸易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减少了货币互换的繁琐手续,跨境贸易更加便捷,提高贸易结算效率,大大推动了中国边境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景学成.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框架的思考[J].中国金融,2012(01):55-57.
[2]李婧.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看人民币国际化战略[J].世界经济研,2011(02):13-19.
[3]刘润心.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对外经贸,2015(10):110.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河南省洛阳市 471023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离不开中国自身经济发展以及国际环境的推动。金融市场的开放、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放宽以及配合“一带一路”建设的境外投融资的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稳步上升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条件。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SDR
2016年,人民币将正式纳入IMF的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也将继续推进,政府也将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使用发展,这都将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的机遇和增长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
IMF在SDR原有币种的基础上增加了人民币这一币种。加入SDR(特别提款权),意味着境外官方的认可了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虽然在短期内,由于各国家和地区对此需要一个适应期,人民币资产负债结构不会马上受到波及并做出转变,但从长远来看,国际上各种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等新的主体必将是未来人民币跨境使用的主体,而且,人民币得到国际上的认可,还将使得人民币在商业领域的運用上引起一定程度的示范效应,进而形成规模增长效应。
1 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将持续发展
1.1 境内外企业需求的推动
境内外企业需求将继续有力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2015年度《人民币国际化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2015年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受到来自全球范围的期望,国际社会也强烈表达了以人民币交易的意愿,70%以上的受访企业都表示,人民币国家化进程将会加快,未来将成为国际贸易中重要的支付货币,他们将会在未来跨境交易中使用或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其使用比例。
1.2 “一带一路”和自贸区是新渠道
“一带一路”和自贸区为货币国际化拓宽了发展道路。“一带一路”这一战略构想,既拓宽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又加深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同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而且对中国和沿线国家来说,是双赢。在贸易交往中,两方交易者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一方面能够有效地规避汇率风险,另一方面,降低了因全球货币政策分化引起的潜在风险;此外,“一带一路”沿线的公路、铁路、港口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极大地推动人民币流入境外市场。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人民币在沿线诸多国家中的潜在市场也将被逐渐发掘。
目前,中国已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个城市进行自贸试点,推动贸易、投资和金融等领域的综合改革。2015年10月30日,上海出台新政策,提出要在自贸区率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同年12月10日,人民银行分别发布支持广东、福建、天津三地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在自贸区成为新政策,并作为重点推进的领域。这都将极大增强了人民币在境外实现流动的可能,促进了人民币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的互联互通,人民币的跨境循环的渠道也进一步拓宽。
2 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1 降低美元政策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每一次出现美元加息周期,对大部分国家经济都产生一定的影响。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陷入低迷,为了改善这一现状,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由于美国忠实于市场经济,美联储宣布进行QE,扭转经济颓势。QE的推行,使市场上流通货币迅速增加,美元贬值,中国外汇储备也随之贬值。美元加息,资金回流,人民币贬值,加剧大陆的资本外流,进而引发循环效应:央行的进一步降准预期,又反过来加剧人民币的贬值,根据官方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资本外流已超5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2 降低汇率波动风险和国际贸易成本
降低汇率波动风险和国际贸易成本,扩张企业全球金融资源。多年对外开放政策的有效实施和贸易结构的不断优化,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在对外贸易往来中,由于外贸企业总习惯使用外币进行贸易结算,故其账目中总会出现巨额外币债权债务。加之贸易中外币总是存在汇率风险,交易价格不稳定,从而企业在贸易中可能会受到汇率影响,进而影响整体收益。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后,由于人民币可以自由使用,我国在跨境贸易和投资时,能够使用本币进行交易结算,进而也就减少了贸易往来所产生的汇率风险,中国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也能够降低因汇率而产生的不利影响,这对于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可以起到很大程度的促进作用。这种效应同样也存在于我国的金融市场。
2.3 本币借入外债或持有外国资产,降低流动性和汇率风险。
通过本币借入外债或持有外国资产,降低流动性和汇率风险。美国商务部的报告显示,美国2015年贸易赤字扩大4.6%,至5315亿美元,创下自2012年以来新高。2015年中国首次超过加拿大,成为美国最大的货物贸易伙伴。中国与美国长期的贸易伙伴关系,且我国一直处于顺差地位,持有的美元储备可谓庞大,当美元汇率波动时,我国的外汇储备将面临很大的风险。然而,在人民币国际化后,这一风险将会大大降低,从而减轻外汇储备挟制于美元资产的现状。
2.4 推动跨境贸易发展,获得铸币税收入。
大大推动了中国边境贸易的发展。东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促进了人民币现金边境贸易和旅游等实体经济交易中频繁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双边贸易,极大地促进了境内外的贸易交往,同时,边境地区贸易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减少了货币互换的繁琐手续,跨境贸易更加便捷,提高贸易结算效率,大大推动了中国边境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景学成.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框架的思考[J].中国金融,2012(01):55-57.
[2]李婧.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看人民币国际化战略[J].世界经济研,2011(02):13-19.
[3]刘润心.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对外经贸,2015(10):110.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河南省洛阳市 47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