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创新人才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z8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教育和中学教育如何衔接?2018年11月26日,“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创新人才”2018高校高中教育发展论坛在南京大学举行。专家建议,国内大学可以参照国外,设立统一标准的先修课程。
  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联合主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为指导单位,南京大学学生工作处、重庆课堂内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大学》杂志承办。来自全国40余所知名高校和150余所重点高中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名师参加研讨。
  论坛以“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创新人才”为主题,旨在创新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交流方式,解读教育改革政策,建立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教育新机制与新路径,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国家储备创新人才。
  田慧生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新时代 新要求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面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引领的新技术革命,我们迫切需要培养大批具备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特别是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系统阐述了在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培养的着力点这些方面提了“六个下功夫”。大家都在学习,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六个下功夫”应该说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以及培养的着力点。特别提出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应该说有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要求。我们这次会议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召开,探讨“双高”背景下高中高校如何携手合作,为人才培养方面探索新路。
  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面向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克服唯分数、唯升学论的顽瘴痼疾,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新型招生制度,推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特别是这次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一方面对教育取得的重大成就给予充分的肯定,另一方面对我们面临的很多亟待改革的新问题也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包括在评价改革、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答,衷心地希望各位与会代表围绕“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与选拔”这一主题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广泛交流,共同奉献一场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盛宴,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
  谈哲敏
  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育部大气类专业委员会主任
  大学应将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首要事业
  作为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一直以来,南京大学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人才培养作为办学事业的重中之重,努力做教学理念革新的践行者和人才培养观念的创新者。
  自“三三制”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荣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以后,我们努力推进“三三制”2.0改革,其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启动大学、中学人培养协同整合的培养试验。这个试验,是我在分管本科教育时颇费了一些脑力设计的。其实这里面含有“整合”和“协同”。
  我想这个计划更主要的是加强跟高中的联系,打造创新人才,贯通连接的机制。为此,我们先后与南师附中创新人才合作培养基地,与金陵中学合作的菌博士培养站,与锡山高中合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基地,与郑州外校联合的物理教师培训培养班,与绵阳东城国际学校合作的地质博物馆。以及参加今年在安徽、山东、江西、云南、陕西等五省以“新时代下中学需求与责任担当”为主题的对话中学校长,还有参与面向全国开展的“飞跃计划”、国际科考、中学生营员选拔和支持活动等等。
  从现阶段来讲,能不能找到一些特殊的途径,能够真正地让我们优秀的中学生,能够顺利地和大学之间建立一座平滑的桥梁,这对我们“双高”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当然我们要强调公平,但是公平并不是让100米和1000米的选手都在一起,发令枪开始,开始起跑。如何分类?如何让一些优秀的学生找到他满意的成长之路,我想这的确是我们教育界,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需要迎接的挑战。希望本次论坛能够借助全国教育大会的东风,探索高中与高校的协同互动,为推进形成有机衔接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提供宝贵的经验,为推动我国教育强国的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杜晓勤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新高考面临挑战
  2018年是新高校改革全面推进的一年,在这个推进过程中,每个省市,每个学校都会遇到种种阻力与困惑。在今年原定有18个省市推行新高考改革,其中又有8个省市推迟了改革,这说明我们的高考改革遇到了困难,高中遇到了转型的困难,我們高校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所以自“双一流”建设推进以来,发展压力就落到了学科、专业的头上,甚至在新高考改革过后,学生们对专业的倾向性将超越大学本身,志愿的填报也会更多地以专业为导向,因此我们高校学科建设的压力和责任也更大了。现在的论坛把在座的同仁聚集在一起,就是为了要讨论和解决这场改革中所遇到的问题。虽然我们各自的困扰和问题各不相同,但是对于优秀学子的培养、选拔与输送,始终是联系高中与高校紧密的纽带,这是一条人才培养与选拔的道路,同样也是联系高中与高校一起解决困惑和障碍的途径。“双高”论坛给我们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我们可以紧密地围绕着人才培养的核心使命,探讨高校与高中教育的衔接,为全国教育改革提供更多的决策参考。
  刘信中
  课堂内外杂志社党委书记、董事长
  青少年成长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2015年10月中旬,以学术报告为主的首届“双高”研讨会在北大成功举办。今天,在这里,我们迎来了第三届“双高”论坛。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时空不断变幻。但是不变的是我们炽热的教育情怀,是对人才培养的孜孜以求,是对国家兴盛的奋斗不止。“双高”论坛永不落幕。我们思想的交流、观念的碰撞、智慧的启迪以及实践和探索,必有结晶和成果,必将让更多的青少年受益,帮助他们不断成长。
  今天来的嘉賓有大学领导、教授、院长、招办主任,有中学校长,还有教育科研部门的专家和领导,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而亲切的称呼——“老师”。
  一位好老师就是一个精彩的世界:他既是大师,也是教育家。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大中小学校,甚至包括在边远的山区,有许多这样的好老师。他可能仁爱公正,他或许博学幽默,他也许善于发现并呵护学生们的特长,他或者经常鼓励同学们独立思考追寻真谛,他们是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好老师。这样的好老师,堪称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家,他们是青少年成长的良师益友,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源头活水,是国家美好未来的守护神。
  我们呼唤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更多的知识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甚至更多的家长和社会人士,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使命,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今年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的成就举世瞩目,四十年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以来,以此为标志,我们的人才培养、选拔和成长就源源不断地推动着国家的进步和繁荣。
  但是纵观工业革命以来的科学史和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发展史,中国无疑又是后来者。因此,客观理性地审视我们的现状,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差距和局限。而人才的培养更是需要若干代人不懈的努力和坚守。任何的埋怨或者羡慕,任何的急功近利都无济于事。重要的是,我们应该遵循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规律,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从点滴做起,做脚踏实地的建设者,就会不断地进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2019年课堂内外将迎来自己创刊四十周年的生日,课堂内外应该说见证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也伴随着中国三代青少年的成长。科学教人求真,人文教人向善,生活教人尚美。真善美,让少年向上。我们愿意与大家一道,为亿万青少年的成长,贡献我们的心力。
其他文献
3岁时,他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丧失正常行走能力;18岁时,灾难再次降临,亲人去世让他几乎陷入了人生最大的难关。然而,凭着不屈的斗志,他在6年时间里靠自学完成了大专与本科的学习;23岁,他进行了5次腿部手术,甩掉了拐杖;39岁,他放弃优渥的城市生活,毅然决然地进入山村当上了支教教师,成为人们口中“点亮山区的希望之灯”。他就是三次“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获得者、全国交通“年度感动人物”、“全国最美
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教育部特训“规范汉字书写”指导教师,中国书法兰亭小学专职教师。书法作品多次入展全国及市、区级书法展,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书法节教师展,全国第四届西部书法展,重庆市第八届书法展,重庆市第二、三、四教师书法展。教学获重庆市“书法卓越课堂”竞赛一等奖。  艺术风格:隶书追溯秦汉古风,古雅;行草书以宋朝尚意书风,深入领会宋四家书法艺术的情趣,着力展现书法的意态之美,通过自身作品以复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在我们生命的长河中,除了工作、学习,还需要一个爱好来丰富我们的生活,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我的爱好就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享有“无声的诗,立体的画”这一美誉的盆景。  说起我的爱好,还源于我家先生的熏陶,先生一直喜欢盆景,十年前他就创建了自己的盆景园,看他那么辛苦,我就帮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拔草、浇水、施肥,活脱脱一个“园林护工”……先生每创造一个盆景作品,
在“研学旅行”开始之前,咱们的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做足功课。首先,学生必须检索自身的观念和能力储备的状况,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就难以很快进入“研学旅行”的学习状态;二是教学中关注关键事件,可以将“研学旅行”活动做得很精彩、有艺术感并能够增加学生的新观念;三是教师的“临场智慧”,教师娴熟的技术和高度的智慧,能够让学生总是处在“旅行”“研学”的热爱和分享狀态,内在的学习动机得到了充分激发。
你见过五颜六色的金吗?你知道这里面有哪些高科技的成分?实际上,彩金中含有高科技的纳米技术,因此价格比普通黄金要贵不少。张育新教授在博士期间就做出过五颜六色、甚至黑色的金。现在,他一边带领团队进行纳米材料的研究,一边开展“学术素养”相关课程,在业余时间,还在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科普讲座,带领中小学生在实验室搞研究,被授予了“最美科普志愿者”荣誉称号。  科研、教研、教学、科普……张育新在忙碌中体会一份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同学情不自禁地带头鼓起掌来,崇森满脸泛着红光,那双纯真的眼睛里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刚任教这个班语文没多久。有个星期一早上,小组长跑过来告诉我说,“崇森同学第一课的那三个自然段还是不会背,都一个星期多了,好几次问他,他总是找借口推来推去……”  我听后把崇森单独叫到办公室,问他能不能背,他慢腾腾地张开了嘴,愁眉苦脸地背了两三句便卡住了,然后低着头,怯怯地说:“老师……我……我不
秋去冬来,寒风瑟瑟,又到了“要不要穿秋裤”的纠结时刻。很多妈妈都会说“不穿秋裤,老了会得老寒腿”,是真的吗?  对此,烟台业达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郑彦平表示,医学上,“老寒腿”的学名叫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虽然多见于老年人,也常因受寒而加重疼痛,但是,“老寒腿”还真不是冻出來的病,也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生活中我们穿暖些或者热疗,腿确实会舒服很多,这不就说明是冻出来的?其实是
近日,安徽纪检监察网通报了安徽省六安市某中学教师张某论文造假的事件。据悉,该教师发表的61篇论文中,有48篇发表杂志是假杂志。由此认定该教师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按有关规定,给予该教师行政警告处分,追缴发表论文所得1.3万元奖金,5年不得再申报正高级职称。  恰好认识该校的一名老师,也有意打听这件事情。据这位老师介绍,张某是一位优秀的老师,先后获得六安市优秀教师称号,主持过省级重点课题,入选安徽省教育
袁远辉,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赤光中学语文老师、科研处副主任,导读语文倡导者,广东省首批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广东省普通高考优秀评卷员、广东省河源市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龙川县享受政府津贴县管优秀科技人才。  把诗带进课堂,把课上成了诗  现在,袁远辉老师仍然记得,当儿时坚持的梦想——当一名老师实现时的喜悦。梦想成真的第一节课,恰逢台风及之后带来的一场大雨,从还是瓦房的教师宿舍,走向通往课室的泥泞校道,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名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发问候信息(44.4%)、送贺卡(42.2%)和送孩子手工作品(42.2%)是受访家长在教师节时向老师表示感恩的最常见方式。其中,62.8%的受访家长表示身边其他家长“求关注”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了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