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好人”也是病

来源 :大众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yan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们心目中,好人的价值不证自明,毋庸置疑,好人,似乎是多多益善的。但是,一味的做好人,做老好人是否真的是健康的呢?我们将自己塑造成为一名老好人,不拒绝,没有立场,一团和气,就心理而言,又是怎样一种状态呢?
  “好人”
  所谓的“好人”,是指那些对别人特别亲切和善、特别好说话、有求必应、想方设法帮助别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们。对他们来说,当好人不仅是一种习惯的行为方式,更是一种与他人建立的特殊人际关系。
  好人做的是对别人有利、令别人高兴的事,所以好人总是能够讨人喜欢。很少有人讨厌好人来替自己无偿地做好事的。可以说,接受好人助人为乐行为的其他人,都有意无意带有自私目的,利用和受益于好人的这一特点。而好人对此不仅不在乎,而且还乐在其中。
  “友善病”
  “老好人”也许是对人格的赞许,因为他们对别人总是有求必应,哪怕自己力有不逮也不会拒绝。其实这种不懂得拒绝的人可能有心病,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将其命名为“友善病”。
  有一个典型案例:一位女性就是典型的老好人,她的侄女每天给她打电话,声泪俱下地控诉自己的丈夫,而且一说就是数小时;其他朋友也是遇到问题就找她帮忙,她从来都不知该如何拒绝别人。私下里,这位女性说,她已经身心俱疲了,有一次,一位同事向她倾诉,她放下自己的事情安慰同事。“我当时真想让她闭嘴或滚开,但不知如何开口。”
  对此,美国心理学家莱斯·巴巴内尔认为,其实为人友善本没有错,但在能力不够或自己繁忙时懂得拒绝才算正常。难以对他人说“不”的人不值得赞美,因为他们的友善掩盖了一系列的心理和精神问题。在他的《揭开友善的面具》一书中,他将这类人的病理状态名为“看管人性格紊乱”或“友善病”。
  “好人综合症”
  美国作家布莱柯(HarrietBraiker)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他的《讨好的毛病:治疗讨好他人的综合症》一书,宛如在好人众多的美国社会中投下的一枚重磅炸弹。他让读者看到,一心当好人原来不是一个无大碍的问题,而是一种有害的心理疾病,它源自“好人”对自己个体价值的信心匮缺,渴望用对他人做好事来换取外来的肯定和赞美,这种渴望一旦成为心理定势,就会严重降低行为者的判断力和自控力,变成一种可以称作为“癖”的习惯和依赖。
  布莱柯所说的“讨好他人”综合症就是人们现在一般所说的“好人综合症”。好人综合症是可以自我测试的,心理学家们建议每个人不妨问自己几个简单的问题,例如,“你是否在想说不的时候却说了是?”“你渴望所有的人都赞许你吗?”“如果有人不喜欢你,你觉得难受吗?”自我检测的先决条件是对自己诚实,如果一个人对上述问题回答“是”,那么他很可能已经患上了好人综合症。

  危害自己的“好人”
  好人综合症不仅是一种行为偏差,还会致使生活或事业的某些方面出现了危机。通常好人综合症患者工作都非常努力,但成就却相当有限,做过多的好事成为他们博得他人另眼看待或赞扬的补偿方式;而对家庭而言,一味的做好人,往往会弄得家人很困扰,甚至给他们带来跟着受罪的感觉,好人的亲疏不辨通常会对家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要保持健康的心理,有合乎常理的行为,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健康界线”。每一位个体的人都生活在某种身体、感情和思想的健康界线之内,这个界线帮助他判断和决定谁可以接纳,并接纳到什么程度,为谁可以付出什么,并付出到什么程度。
  无条件满足别人,只会让自己的需求被压抑,幸福感下降。实际上,只有满足自己的需求,才会得到别人的重视;只有自己重视自己,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相信自己值得被爱,才会得到更多的爱。(编辑/夏冬 和恩馨)
其他文献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微课引入体育教学也就应时代而生。微课作为极限飞盘教学重要的辅助手段,
日前,我省發布2017年度贵州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公告,根据公告,2017年度贵州省科学技术奖共有103项入列公示名单,其中省最高奖公示为贵州医科大学的官志忠教授。  根据省科技厅发布的公示指出,经过各专业学科组初评,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总评,省科学技术厅(省知识产权局)核准,共评出2017年度贵州省科学技术奖103项,其中省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79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5项,三等
2015年,美国在内华达州空投下第一枚B61-12型“精确制导核弹”。据披露,该型核弹体积较小,配有电脑和可控弹翼,能钻入敌方深埋的地下隧道或武器库内再爆炸。这是美国核钻地弹的又一进步。  核钻地弹又称“核鼹鼠”,是一种能钻入地下一定深度后爆炸的核弹,利用爆炸产生的地震波作用,毁坏敌方导弹发射井、地下指挥中心等硬点目标。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为了能在核打击中首先摧毁前苏联导弹发射井、